落叶松种植与管理方法

2018-05-14 12:19万少欣
山西农经 2018年2期
关键词:落叶松种植管理方法

万少欣

摘 要:落叶松属松科落叶松属,喜光,耐寒冷,适应性强。寿命长,生长较快,经济价值高,使得它成为电业、煤矿方面的优质木材,在东北地区被广泛种植。目前,东北落叶松的主要树种包括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主要分布于我国小兴安岭、大兴安与部分东部山区。随着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启动,对落叶松的种植与管理技术的研究也逐渐兴起,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分析了东北地区落叶松种植与管理方法。

关键词:落叶松;种植;管理方法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2-0086-01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1.22 文献标志码:A

1 落叶松的种植技术

1.1 合理选择圃地

落叶松苗圃所在地应具备以下特点:灌水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且偏弱酸性、沙壤质草甸土质。此外,还要做好圃地的翻耕,保证一年两次的土地深翻,深翻要大于20cm。在土壤肥力方面,主要通過施肥来保证,每亩圃地施肥要在700kg上下,在播种前,还应喷洒1:10的硫酸亚铁,保证土壤的元素含量与酸性。需要注意的是,若在春季深翻,此时土地刚刚解冻,不能直接用耙地作床,应将土块打碎,保证土层细碎、疏松。

1.2 种子处理

落叶松田容器苗一般用于春播,播种前半个月进行消毒和发芽处理,并选取种子发芽率达到65%以上的优质种子。冲洗种子去除坏种子与杂质,浸泡在0.5%氧化锰水溶液或0.3%硫酸铜水溶液中2小时后,取出种子并用清水冲洗,然后浸泡24小时。可以使用温水处理方法,将消毒处理后的种子用35℃左右的温水浸泡,不断搅拌至20℃左右,取出种子铺展在室内阳光充足之处,保持室温在20℃左右,盖上草垫子,12小时翻一次,经常洒温水保持湿润。直到大部分的种子裂缝后播种。

1.3 播种

地表面温度10℃以上后方可播种。在地表温度14℃~20℃时,15天即可发芽。播种量视发芽率而定,发芽率较低时,要适当提高播种量。播种前苗床适当灌水,播种松散的土壤可用沙子覆盖。一般可以覆盖沙、土或草碳混合物。播种方式主要有撒播与条播,条播较为常用,播宽应在5~8cm,条间距维持在5~10cm。出苗后要及时喷洒波尔多液,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落叶松苗期管理

2.1 苗期灌水与施肥

在落叶松幼苗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土壤水分、肥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在出苗期的半个月的时间内,要少浇水,勤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促进种子发芽。幼苗进入生长期时,随着温度逐渐升高,需水量也会增大,并开始对土壤施氮肥,施肥要结合类落叶松幼苗实际情况而定,当幼苗叶片老旧,生长发育迟缓时,应补充磷、钾为主要元素的肥料。也可以用根外施肥的方式。

2.2 间苗、除草与松土方式

当幼苗出土1个月左右就可以间苗,要依据密间、稀留的原则,放弃长势较弱的苗木。 落叶松是生长期较长,增长速度较慢的植物,而与其同地的杂草生长期短、生长势强,如果不及时除杂草,落叶松幼苗需要与杂草竞争养分与阳光。造成减产。播种后应该喷洒24.5%的果尔,喷洒量要保持每667m2100~120mL,喷洒后8小时内不可浇水,保持药效。在苗木拔节之后,方可人工除草。

2.3 苗木切根与移植

大约到7月下旬到8月上旬时,苗木会停止生长,此时,要用根犁切根,切根的深度要保持床面下15cm左右,切根能够促进幼苗根系的发育和木质化。之后要压实土壤并灌溉。若某些幼苗不符合幼苗标准,可以再移栽一年,在中国东北部的早春,圃地解冻约15cm后进行移栽培育,一般常用大垄双行法种植,保持行间距在10cm,株距在3~5cm,也可以采用广垄种植4行的形式,在苗木不到10cm高时移栽苗木。

2.4 苗期病虫害防治

落叶松幼苗的病害主要是立枯病,一般在5、6月份容易发病,发病持续时间较长。依症状可分为猝倒型与根腐型两种。

波尔多液是一种防治落叶松病虫害的常用药物,无论发病与否,均可使用。在除杂草后立即喷洒,然后每7~10d喷洒一次,连续喷洒4~5次。浓度保持在1%到2%,浓度先低一些,随着喷洒次数增加浓度的可以适当提高。此外,要注意波尔多液不宜长时间存储,存放时间过长的波尔多液效用不大,所以要做到即配即用。

结束语

落叶松是我国东北主要的造林树种,其需求量较大。采用合理的落叶松种植和管理方法可以促进落叶松育苗的生长速度,苗木是落叶松种植的基础,培育优质的苗木才能保证成活率。要加强落叶松种植与管理技术的研究,为培育优良落叶松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落叶松种植管理方法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关于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东北地区落叶松种植技术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阿尔卑斯山上的落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