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塑人 以爱化人

2018-05-14 09:05方敏
新班主任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家校家庭家长

方敏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发展的两个关键环境因素,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维系良好的家校关系,正确把握家校合作的边界,引导家庭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是自己职业生活的重要部分。

当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越位与缺位现象

一是家庭教育缺位,孩子的教育被家长全面移交给老师。在学校与家庭合作过程中,学校教育是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只是学校的责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是第一个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必须始终在场,如果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家庭教育长期缺位,家长逃避、推诿责任,那么孩子受到的教育必定是不完整的,最终也会阻碍学校教育的推行。养而不教,是为失责。因此,每位家长都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用更好的家庭教育来配合学校教育。

二是家长与学校各行其是。当下,独生子女家庭较为普遍,如果父母不能恪守原则,那么,父母对孩子过度的关爱很可能会发展为溺爱。这种溺爱主要表现为:老师在校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家长表面上尊重和支持,暗地里却对孩子降低标准和期望,最终影响孩子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去。因此,每个家庭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家校各司其职,以制塑人

目前,家校合作的效果之所以不尽人意,主要是因为家长尚未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责任与范围。家校合作的边界是弹性的,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定,家长很难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班级管理中,我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引导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自觉践行“责任清单”,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孩子的假期管理是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头疼的一件事,离开了学校,回到最舒适、最让人放松的家,孩子们也最容易丢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事原则。此时,家长应该在学校教育无法触及的场合给孩子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在开学后的第一个家长会上,或在班级QQ群公告中,我会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拟订家长“责任清单”,引导家长更好地参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第一,在检查家庭作业方面,为了保证孩子在家完成作业的有效性,家长的参与、监督、签名是必要的,这也是近几年家校合作中引发热议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学期初布置家庭作业之前,我会将以往的作业范本在QQ群中展示,并提出检查作业的标准:孩子是否独立完成,完成时间,是否有完整的做题痕迹或过程,是否按老师的要求认真订正、思考并提问。家长按照以上4个标准检查,最后签字。这样的标准与家长的文化水平无关,也不是要家长代劳孩子的家庭作业,更多的是要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认真程度和效率等,而這对于延伸学校教育也非常重要。第二,家长可以与孩子共享假日时光。假期,孩子的身心应该在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中得到调整,但现实是,有些孩子把大量时间用在玩乐上,甚至挤占了睡眠时间,最终使学校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每到假期,我就会呼吁家长多陪孩子,既增进彼此的感情,又能够以健康的方式促进彼此身心愉悦。第三,我通过QQ群发布了家长和孩子假期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建议,也根据学校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求发布了本班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的规定。建议家长做出表率,适度玩手机,引导孩子用好电子产品;提醒家长不能完全禁止孩子玩手机游戏,但一定要对玩的时间有严格限制;对有特殊原因需带手机到校的孩子,手机实行集中管理,并在QQ群中公示,督促家长配合学校,让孩子在家长的监督下使用电子产品。

适时开设家长课堂,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父母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不学习、不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鉴于此,一方面,家长应该意识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自我成长,发挥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开设家长课堂,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在开展家长课堂的过程中,我通常会采用个别指导与集体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一个班而言,不同时期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共性问题,此时我会在QQ群中将解决这类共性问题(如,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应对孩子的早恋问题,高一如何选科、高二如何渡过学习的“舒适期”、高三如何看待频繁的考试等)的建议发给所有家长,以供参考。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是有差异的,此时,我会针对孩子的个性问题与家长定向沟通,并给出指导性的建议。

家校互相配合,以爱化人

爱是教育的核心,刚性的制度与柔性的关爱相结合,便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对老师和父母有不同程度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但家庭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个窗口,也是孩子心目中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坚强后盾,家长在认识和了解孩子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许多父母因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再加上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父母与孩子之间聚少离多,这就直接导致孩子孤僻、自卑、叛逆,或者沉迷于网络和虚拟世界,这也使得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在教育中,老师固然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爱心,但这代替不了父母的爱。为了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家长应该尽可能地给予孩子陪伴和关爱,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互相配合,并积极为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创造条件。

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作为连接家校的核心人物,班主任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管理思路和教育方法,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家校家庭家长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家庭“煮”夫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