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生态经济的景区开发对策研究

2018-05-14 17:05孙璐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开发对策

孙璐

[摘 要]旅游生态经济是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经济系统的有机统一,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运用旅游生态经济理论加以指导,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贵州紫云格凸河景区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但由于喀斯特地貌的特殊性,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对此,加强景区生态资源保护,大力发展旅游生态经济,有助于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是贵州省发展“大旅游”“大生态”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旅游生态经济发展理论,对紫云格凸河景区旅游资源现状进行概述,并对其旅游生态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优势条件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景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格凸河;旅游生态经济;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1 紫云格凸河景区旅游资源概况

1.1 生态旅游资源

紫云格凸河景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安顺市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这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终年温暖湿润。景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是全省喀斯特地貌最显著的景区之一,它以穿洞群景观为代表,集峡谷、河流、溶洞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沿格凸河两侧上游往下延展有布妖岩、大河、大穿洞、小穿洞、4个主要的片区及多处独立景点,共有特级、一级景观5个,二级景观11个,三级景观14个。格凸河景区内喀斯特裸岩分布较广,岩壁陡峭高大,景观类型丰富又较为集中,这里不仅拥有举世无双的大穿洞燕王宫及万燕归巢的绝景,还有世界上最高、保存最好的古河道遗迹盲谷。同时,由于格凸河风景区处于地形幽闭的峡谷之中,多年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因此其原生态自然环境保护得较好,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这里聚集了多种珍稀动植物,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如楠木、红豆杉等,有动物药材、中草药材数百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等,被国外专家称为 “喀斯特天然公园”。

1.2 文化旅游资源

紫云格凸河的沿岸不仅拥有着神奇秀丽的喀斯特自然风光,还毗邻贵州旅游西线唯一的苗族原生态村寨—大河苗寨,这里居住着一群淳朴的苗族村民,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亚鲁王》史诗的发源地。另外,在格凸河畔的喀斯特洞穴中,还有一个被称为“现代山顶洞人”“最后的穴居部落”的中洞苗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山洞里,保留着最为原始的生活方式,使人叹为观止。在紫云格凸河沿岸的苗族群众中,还有一群可以徒手攀岩的“蜘蛛人”,他们能在高达百米的悬崖绝壁上不需要任何保护措施,徒手进行攀岩,徒手攀爬悬崖峭壁,到达顶点后又原路返回到地面,在高 108 米的绝壁上如履平地,上下只需 7—8 分钟。飞跃于只有燕子才能到达的最高最隐蔽处,轻松行走于高山、绝壁与溶洞之间。令人叫绝的徒手攀岩绝技是数百年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又与现代攀岩运动形成良好的互补,相得益彰。

2 紫云格凸河景区发展旅游生态经济的必要性和优势

2.1 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紫云县地处我国西南山区,是我国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之一,由于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特殊性,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若不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战略性高度,过度地开发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格凸河景区沿岸作为紫云县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对格凸河景区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不断发挥旅游生态经济的优势,这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更符合自然发展的法则,是紫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需要。

2.2 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旅游,需要有可持续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支撑。紫云格凸河风景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它集岩溶、山、水、洞、石、林为一体,融雄、奇、险、峻、幽、古为一身,各种不同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分布广泛,特色鲜明,这里还有全国唯一幸存的“盲谷”原始森林,上百种珍稀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更有大穿洞燕王宫“百燕归巢”的绝美景色,整个风景区旅游景观类型多、品位高、组合好,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性,这为其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性条件,具备较强的开发价值。

2.3 相关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贵州省提出了“大扶贫”“大旅游”“大生态”等一系列重要的发展战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助推旅游业发展,并通过“大生态”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同时,在《贵州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还将山地生态旅游作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出发点,提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影响力。紫云格凸河风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且地处国家重点扶贫和支持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贵州省这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都为格凸河风景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3 紫云格凸河景区旅游生态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及开发对策

3.1 生态环境监控保护体系不完善

旅游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本身的特点,还取决于旅游资源合理利用率的高低,旅游资源形成的时空性,决定了部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格凸河景区内有着大量的原生态自然资源,这些资源是在数千万年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旦破坏就是不可逆的。因此,对景区环境的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前提,也是旅游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通过笔者实地调查走访发现,目前紫云格凸河景区内的环境监控保护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对生态环境信息化、常态化的监控,对此,紫云格凸河景区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强对旅游环境质量的管控,对水源、土壤、空气等指标进行常态化的评估和监控,对旅游资源进行全方面的保护,加强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构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预警体系,发现环境预警问题及时做出整改措施。

3.2 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建设匮乏

根据有关学者对国外环境税经验的探讨以及国内对旅游产业外部性问题研究,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对于目前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紫云格凸河景区目前尚未对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建立进行过探索。对此,景区应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使用占用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主体征收合理的费用,或者由旅游发展的受益主体提供一定数量的经费,建立多级生态环境补偿基金,这样可以提高生态旅游开发者的责任要求,进一步规范生态旅游业经济主体的行为,防止不计生态成本的发展模式可能导致的环境破坏与生态资源过度利用问题。同时,对旅游开发的经济主体实施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可以提高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环境破坏者和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保证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稳定,促进旅游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足

紫云格凸河景区内分布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里的村民多保持了较为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刀耕火种”的不合理耕作方式较为普遍,即使是在发展旅游的今天,部分村民乱砍滥伐等现象仍然存在,传统农业不仅规模小、生产率低,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因此,实现旅游生态经济的发展必须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入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紫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这里终年温暖湿润,特别适合种植红心红薯和冰脆李等蔬果,当地政府应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对农民的技术帮扶,引导农民种植新型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促进当地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依托格凸河景区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当地政府应落实产业扶贫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绿色乡村旅游业,扩大景区周边农家乐和旅馆的数量,通过统一培训的方式加强其经营管理水平,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绿色环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4 景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近年来,紫云格凸河景区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据统计,从2013年至今,每年的游客总人数都在成倍增长,然而,由于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地质构造复杂,交通相对不便,这为景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笔者在进行实地调研中发现,在紫云格凸河风景区境内,一些配套的基础设施利用率很低,另外,由于常年缺乏维护,许多设施已经显得非常陈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生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确保景区内旅游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创新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效率,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空气监测等相关联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同时,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完善交通服务、信息服务、安全服务、环境服务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全面提升旅游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3.5 公众参与度较低,生态保护缺乏积极性

紫云格凸河景区有着良好的气候环境,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从2006年开始,景区就连续举办了多个国家级和国际级的攀岩赛事,成为著名的世界性攀岩运动基地,但是,攀岩运动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前来格凸河风景区攀岩的多是参加竞技比赛的专业运动员,普通游客的参与度较低,未被纳入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范畴中去,环保积极性普遍不高。对此,紫云格凸河风景区应尽快创新发展模式,开拓一些难度较低、风景优美的简易攀岩线路,并聘请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让业余的攀岩爱好者也可以参与其中,增加对生态旅游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让游客将格凸河景区的一草一木与自己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公众广泛的参与和相互监督,将当地居民和游客纳入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范畴中去,加强其对当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完善多元化的生态保护渠道,通过将低碳环保的公众体育运动融入到旅游的发展中去,可有效推动其旅游生态经济的发展。

4 結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大众旅游观念的转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为核心的生态旅游逐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贵州作为生态旅游大省,发展旅游生态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紫云格凸河景区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具备发展旅游生态经济的优势条件,研究表明,为实现紫云格凸河景区旅游生态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采取建立生态环境监控保护体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生态补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众参与度等措施,通过对紫云格凸河风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有效开发,将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志浩.打造世界攀岩主题小镇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J].贵州政协报,2012(09).

[2] 牛亚琴.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地理研究,1999(02).

猜你喜欢
开发对策
拉萨当雄草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研究
青海茶卡盐湖旅游资源开发状况探析
芜湖美食旅游发展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
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对策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景区开发与生态旅游
论非油业务在加油站的发展
武汉市工业旅游开发探讨
基于休闲视角的大庐山温泉旅游地产开发机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