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探索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通模式

2018-05-14 17:05关红娟周春红慕娅杰郑娅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互联网

关红娟 周春红 慕娅杰 郑娅玲

[摘 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渗透到了文化领域。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模式。当代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基于此,本文在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对我国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流通发展模式进行论述分析,并以甘肃庆阳香包为例来提出发展路径,通过新媒体广泛应用的大环境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流通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1 “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通俗地来讲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可是这又不仅仅只是两个行业的叠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新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表明了国家对互联网技术的高度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已经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渗透到了文化领域,“互联网+”与传统非物质文化的结合,是当代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形式。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流通发展现状——以庆阳香包为例

2.1 发展现状

中国网民基数大,为庆阳香包网络营销奠定了前提条件。截至2016年12月,甘肃网民规模达1005万人,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4万人。甘肃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2014年是213.90万户,比上年增长11.32%。2015年是245.34万户,比上年增长14.7%。2016年是392.86万户,比上年增长29.80%。

甘肃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2014年是40万个,比上年增长2.17%,2015年是611万个,比上年增长30%,2016年是944.67萬个,比上年增长54.61%。为香包的销售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仅淘宝平台有40多家个人及企业销售庆阳香包;阿里巴巴网共有90多家香包销售批发商。建立了独立网上商城一家“庆阳民俗文化网上商城”。

在庆阳本地区成立了营销中心和民俗文化产品公司、直营店;在一些大城市开了分公司和代理,开拓了海外市场贸易;有部分客户,直接到庆阳各地营销中心或通过庆阳的朋友进货,开展庆阳香包节展销会,参加深圳“文博会”、西安、北京、上海的一些展会。

2.2 发展模式

传统的香包发展模式为庆阳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自产自销到自产代销再到零售商承销,现如今以香包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形成了“农户+基地+公司”为主的经营模式,香包生产基地是一些专门从事香包生产设计的大户,一般都在农民自己家里,业务繁忙的时候,这些大户会将原料交给同村的其他农户去做。农户则将加工好的香包交付给基地,然后由基地统一交付给专门的公司。公司专门从事香包收藏、展览、设计、生产和销售。现如今整个庆阳市的香包生产基地就有30多个,每个基地还可以带动当地20多户农民实现就业。其中每个基地年收入都在4万以上,而一些香包大户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香包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和农户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入。在销售运营中已经形成了“公司+农户模式”“零售运销模式”“团体会展模式”等。

3 “互联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流通发展的影响

3.1 优势

3.1.1 为消费者节省时间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企业的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和消费者即时沟通,不仅如此,消费者还可以了解产品相关的信息,消耗等待时间。互联网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满足了消费者的这一需求,为消费者节省了更多的时间,也提高了销售效率。

3.1.2 互联网销售渠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商品,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可以下单订购,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国别,以及时间的限制,同时也缩小了贸易壁垒。使产品走出去,拓宽了市场,打造出品牌。

3.1.3 降低成本

传统的店铺销售产品,由于成本过高,致使产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出高价买产品,而互联网渠道销售商品,消除了许多中间环节,节省了大多不必要的开支,降低了成本,致使产品价格降低,而且产品多样化,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带来了更大的满足。

3.2 劣势

3.2.1 网络覆盖面不够全面,造成客户流失

由于经济欠发达,互联网普及程度不够高,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许多偏远农村地区网络基础弱,网络覆盖面不足。采取网上交易将会失去大量的客户。

3.2.2 交通不便,物流运输困难

截至2016年底,甘肃城镇化率为44.7%,农村居民偏多,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偏远山区交通运输的阻碍,许多地方商业网点少,物流业发展缓慢,物流配送困难。大部分客户不能进行网上交易。

3.2.3 信息不对称,诚信问题严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销售平台的兴起,网上交易越来越频繁,与传统贸易不同的是,网上交易要求贸易双方诚信要求更高。近年来,由于信息不对称,许多商家诚信缺失,使消费者遭受了很多损失。

3.3 机会

3.3.1 网络销售平台潜力大,前景广阔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应用,电子商务将由最初的全面开花走向新的融合,“互联网+”的出现,与传统的行业相结合,使不同行业进行网上交易,不同类别网站之间互补性地兼并。

3.3.2 政府政策的支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以及全面复兴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要引领前行。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是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建议

4.1 弘扬文化,提高历史文化的知名度

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弘扬我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利用“互联网+”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告宣传投资力度,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政府可以效仿《舌尖上的中国》等大型宣传片的方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成以走进历史等为主题的大型历史纪录片。把香包工艺文化拍摄成视频放置在快手等新兴热门的APP上或把整个制作加工过程拍摄成短视频或MV放置在各大网络销售网点和平台,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群了解香包文化,以此来实现顾客对于实体与图片所形成的心理落差,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购买。并使香包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从而使香包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以此打响香包的知名度,拓展更多的客源。

4.2 创建非遗数据库,打造全新的非遗保护模式

针对不同类型的非遗文化,采取不同特色的数字化保护方式。对非遗项目进行数字拍摄、录像、录音,利用VR技术创造3D模拟动画等互联网技术,为数字资源的加工整合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通过模拟技术可以让游客对传统技艺的感受更加直观,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甘肃省非遗文化的了解。

4.3 打造亮点,提升旅游品牌服务水平

通过“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与资源共享的能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景点的一部分来展示。把庆阳香包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采取现场选材现场制作、专人专制、VIP专项、手把手教学、亲手制作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升庆阳香包的知名度,提高销量,也可以进一步推动当地发展。游客可以通过亲手制作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5 总结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创新点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的一项优秀传统文化,在流通与传承方面也应与时俱进。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将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结合,有利于我们更加了解它。同时,希望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和新媒体的传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高效地成长,用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效益,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指导老师:刘海娟)

[参考文献]

[1] 任润竭.“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机遇与发展策略探析[J].自然科学版,2016(12).

[2] 任润竭.互联网时代庆阳香包文化产业探究[J].自然科学版,2016(12).

[3] 洪长青.基于“互联网+”的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J].商业经济研究,2017(20).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