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和谐课堂,发展语文能力

2018-05-14 14:27周吉婕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生能力和谐语文

周吉婕

【摘要】和谐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激情昂扬,尽情展示,在课堂上才会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语文学科,原本就是溢满情感、涌现智慧的所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优化策略,建构和谐课堂,不断助推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和谐;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者朱永新提出了理想智育的教学理念,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要构筑起一个和谐的语文课堂,要促使学生协调发展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预设时便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要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提高预设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则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激活其潜能;在面对课堂突发情况时要把握好生成,进行顺势而导,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构筑和谐的语文课堂,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挖掘教材资源,充分预设

教师的预设对构筑和谐课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挖掘教材资源进行预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体之间的差异性,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

在指导学生学习《背影》一文时,教师抓住了“背影”两字做文章,进行科学预设,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的问题设置主要围绕内容和情节的理解方面,如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哪几处写到了“背影”,作者为何要描写父亲的“背影”。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让学生从“背影”拓展开,思考文章中蕴藏的深厚情感。如提问:“文章中作者和父亲的感情究竟如何,为何‘我流泪却不想让父亲看见?”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感知文章中的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思考,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还参考教材的内容寻找了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给学生介绍作者当时的生活境况,介绍作者和家人的关系,让学生对作者的创作情感有更深的认识。在这样的预设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预设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有促进思维提高的机会,这样便有助于构筑和谐的语文课堂。

教师在挖掘教材资源时,不仅要考虑到文本的特点,更要考虑到学生主体的特点,在这样的充分预设中才能更好地构筑和谐的语文课堂,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提高,有所发现,提升其阅读和思维能力。

二、鼓励自主探究,激活潜能

学者高建国在研究构筑和谐语文课堂时提出目前的教学分成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虽然能让学生轻松地获得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故此无法进行深入感悟,知识的积累不够扎实。而展开研究性学习则能让学生发挥潜能,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这样能让其真正得到进步。

指导学生学习《孔乙己》时,为了构筑和谐的探究型课堂,教师围绕文本内容设计了一系列探究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探究中激发潜能,令课堂的讨论气氛变得更加热烈。教师以文本的主人公入手,让学生讨论:“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他的社会地位怎样?不同的人对待孔乙己有怎样的态度?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这些探究问题紧紧围绕文本内容展开,让学生充分展开思考,积极投入到讨论之中。为了让学生的讨论气氛更加和谐,教师还参与到了学生的讨论中,当学生的讨论出现僵持不下时,教师则给予一定的指导,当学生的思考出现偏差时,教师也给予引导。如有学生因为孔乙己的性格发生争论,有人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性格迂腐之人,而也有学生认为孔乙己给孩子茴香豆,性格善良。在学生争论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的性格是否存在两面性呢?”这促使学生避免了无谓的争论,探究的气氛更加和谐。

一个真正和谐的语文课堂绝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故此不适合采用接受性学习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讨和分析中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难题。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和谐的课堂,学生也能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

三、捕捉突然生成,顺势而导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教师的预设多么完美,都会遇到课堂突然事件,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成资源,鼓励学生去探究,在思维碰撞中学生的能力可以有所提高。课堂生成资源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如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争论、学生的错误理解等,都能成为有用的生成资源。

阅读《鼎湖山听泉》一文时,有学生突然提出问题:“为何作者以‘听泉作为题目呢?为何不写‘看泉‘品泉呢?听只调动了耳朵,在描写中必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啊。”面对学生的突然提问,教师表扬了该学生,并鼓励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说说作者如何“听”泉,为何要“听”泉。在分析中学生发现鼎湖山的泉水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给人活泼的感觉,不能一直看见泉水,却能一直听见泉水的声音。同时,作者详细描写了夜晚在寺旁客房中倾听的情景,这才是作者描写的重点。由此可见,作者选用“听”来给文章命名是十分恰当的。由于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成资源,并进行顺势而导,所以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文本的深入探究之中,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此时课堂的气氛自然更加和谐。

理想的和谐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会轻易放弃学生的生成资源,而是对其进行谨慎使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令其有所感悟。

初中语文教育实践告诉广大教师,学生的发展需要依靠和谐的语文课堂,而作为教师则有义务为学生构筑起这樣的语文课堂。不管是课前预设时、课中教授时还是有突发情况时,教师都要致力于构筑和谐的语文课堂,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学生能力和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