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2018-05-14 14:27钱坤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合理规范科学

钱坤

【摘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合作学习中分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按逻辑顺序进行了全面的探究,即:倡导小组的划分要科学、座位要合理、操作要规范以及评价要科学等方面的要求。目的是使合作学习分组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关键词】划分小组;科学;合理;规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也渐渐为学生所接受。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但在具体实验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目前的大班额的语文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对科学划分合作小组和完成教学任务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合作学习中,要使小组划分适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组的划分要科学

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划分小组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的分组包括异质分组和同质分组两种方式。

异质分组是目前主要提倡的分组方式,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在小组内学生是有一定差异的,而在班级的小组之间基本上是相似的。合作小组的人数,有研究建议4—6人,但根据某些学校大班额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可以7—8名学生为一组,并且这种分组可以随时调换,使每一个同学都有和其他人合作的机会。组长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语文学科的成绩、同学的人际关系等因素。组长可以采取轮换制,给每个学生以改变角色和锻炼的机会。学生的性格有内向和外向之分,能力有强弱之分,而且各有各的优势,有的擅长表演,有的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具有号召力,将这些不同性格的学生组成一组,结成一个互补的团体,不仅能提高小组的活动能力,更有助于每个成员的全面发展。

同质分组也是一种可取的分组形式。这里的“同质”主要是指学习与探索的兴趣、价值取向相似。教师可以根据兴趣取向分组,使学生更出色地完成任务。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字词组、文学常识组、文章结构组、写作技巧组、读写结合组、优美句段组。规定每组自学的方向和目标,指导他们在预习新课或课堂自学时完成各自的目标任务,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有的放矢地让各组通过交流各自的教研成果,教师既可以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小组成员的座位安排要合理

首先,小组成员要相互靠近,对面而坐,因为这样将有利于他们共享资源,他们可用较轻的声音相互交流而不影响其他小组,有利于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但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一些条件好的小班中,小组的成员是坐在一起的,但真正的合作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因为有人要么坐得離其他同伴很近,但不发言;要么在小组的一角相互说话,不参与。可见减少班组人数并不是有效保证合作学习的充要条件,关键是科学的安排和有效的管理。

其次,座位的安排应便于老师管理。各小组的内部安排要紧凑,组与组之间则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有利于形成各自的学习氛围,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各小组在教室内的总体布局也要合理,既要让它们分布均匀,又要有利于教师在组间的方便穿行,这样便于教师随时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应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这一座位的安排正是基于这一原因考虑的。

再次,最理想的座位安排是每一个学生都能与同伴在一起,他们不必为合作小组的活动而不停地跑东跑西。马蹄形、圆桌会议形是极为理想的合作学习的安排方式,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可以面对面,有利于增强人际亲和力,但往往由于学校班级人数太多而做不到这一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把教室安排得适宜开展合作学习是每一个试图采用这一方式的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我想即使是8人一组,也可以坐得挤一点,坐成长方形模式“3、3、2、2”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节约空间,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

三、分组学习时的操作要规范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学习时,要全面考虑分组学习的特点,要规范操作组内讨论和组际交流的程序和时间,以及组内讨论和组际交流的人员安排,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全班合作交流中,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为了体现机会均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平等合作的意识。不能只照顾少数成绩优秀的,而忽视了大多数同学。中心发言人要充分归纳综合本小组大多数人的意见,并形成共识,而后才可以代表小组交流,否则会导致组内产生分歧,不利于合作学习。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内有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只给学生一分钟的讨论时间,那是如何也不可能都得到交流机会的。

四、活动评价要科学

合作学习评价观与传统教学的评价也有很大不同。传统教学的评价观是针对学生的个体,评价其个人的成绩优劣及其在班级中的位次,让班级内的个体与个人之间形成竞争机制。而合作学习的评价规则是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的一种境界。这种机制可以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保证小组内部的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尽其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总之,好的合作小组,应该有共同的知识基础,共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有合作的欲望,有合作的兴致,加之我们教师规范的、合理的操作,科学的评价,理性的指导,就一定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杨杨.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合理规范科学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创造性处理和运用初中化学教材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