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中生的非功利性阅读

2018-05-14 14:27陈煜旻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

陈煜旻

【摘要】目前高中生的阅读浅显化、以应试为目的的功利化现象严重,这对培养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和建立健康的阅读习惯是无益的。笔者结合高中生的阅读实践,对在校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讨高中生非功利性阅读的必要性。

【关键词】功利性阅读;非功利性阅读;高中生非功利性阅读;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高中生非功利性阅读

功利性阅读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的阅读。有的学者将功利性阅读认为是认识文字或灌输信息和知识的工具的阅读,是在校学生为升学、考试而进行的阅读,并指出其具有一定危害性。

而高中生的非功利性阅读是指高中生们出自精神、兴趣的需要,不以应试为目的的阅读。高中生非功利性阅读是开放性阅读,是趣味性阅读,更是个性化阅读。非功利性阅读包罗万象、异彩纷呈,阅读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不刻意追求考试得高分,它往往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具有前所未有的阅读空间和开放性。

二、高中生阅读现状

根据调查有60%以上的高中生为了应付考试而阅读,对于这些学生,考试要考什么,他们就被迫去读什么。这种为了应试的功利性阅读,不仅不利于学生现在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他们以后学习新的知识。目前被调查高中生中30%的说一旦考试通过,他们就很少会拿起书本,甚至开始厌倦读书。而现代社会的知识总量增加的速度很快,不是一份考试范围说明能囊括的,这要求每个人不能仅仅为了拿文凭、找工作而学习,而必须做到终身学习。不会阅读,就没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终将会被将来的时代所边缘化。

目前,学生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很大,他们在压力下忙于训练以应对考试。当他们完成这一切时,已经没有几个还有时间和兴趣拿起书籍阅读。在仅有的少量课余时间里,他们也是被迫去阅读老师指定的应试阅读材料,此时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已经降到了冰点。到了考试前就只有临时“抱佛脚”,为了考好试进行临时的短暂性的阅读,这样他们就渐渐地走进了功利性阅读的误区。

在以应试为目的的阅读面前,功利化现象严重,这对培养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和建立健康的阅读习惯是无益的,而且影响到了学生的成长。所以高中生有必要进行非功利性阅读。

三、高中生非功利性阅读的意义

(一)提升阅读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呼吁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他认为阅读是改变学困生的最好突破口,是提高学生运用言语符号进行思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发自内心的阅读——非功利性阅读,并不刻意以应试为目的,阅读范围广泛,作品包罗万象、异彩纷呈,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更能激发高中生们的阅读兴趣。

在高一和高二时同学们在语文阅读课和课余时间就非功利性地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高一时就阅读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余华的《活着》、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刘慈欣的《三体》等小说。高二更是阅读了龙应台的《野火集》、徐贲《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以及勒庞的《乌合之众》等社科类书籍。这些书籍虽然不在考纲之内,对提升成绩无直接关系,但是极大地提升了阅读者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探索精神

非功利性阅读的学生因阅读的范围广泛,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而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如在一次阅读时有同学对“席不暇暖”一词的释义感到不解,查阅词典后理解了其词义。但具有探索精神的同学们发现“席不暇暖”,出自《淮南子·修务训》中的“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之后的内容尽管不是阅读理解考查的范围,但课后同学们还是进行了激烈的交流探讨,并查阅了大量的有关的资料对其出处及释义进一步考证。由此可见,高中生们进行非功利性阅读有利于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

然而如今许多学生往往抱着功利性目的阅读,对所读的材料缺乏应有的探索精神,他们往往喜欢“走捷径”,购买大量作文素材类杂志摘抄并记忆名人名言,因不了解出处,不理解句意而出现误用现象。如2013年广东省考试院发布高考优秀作文《慈善需行之有道》因被网友指出多处引用错误引发争议。该文章引用培根“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等多处名言及素材被网友指责不准确,不真实。若该考生能以非功利性目的对所积累的素材积极考证,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大量误用的情况了。

(三)渗透跨学科知识

在阅读中文版的《环球科学》有关爱因斯坦专栏,有同学对此很感兴趣便购买了英文版的《Scientific American》阅读。在学习Festivalsaroundtheworld时,同学们还大量阅读了有关节日的文章,了解到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因地域或历史不同有不同的节日。另外在阅读《鬼吹灯》《盗墓笔记》时我们发现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血肉丰满,里面融合了考古、天文、地质等各方面的知识。

虽然这种趣味的、有探索性的课外阅读对学者的考试成绩的提升影响不大,但正是这种非功利性目的阅读,可让读者进而了解了不同国家的风俗礼仪、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知识,加深了学者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理解,渗透了跨学科知识,扩大了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真正地拓展视野,提高了中外文化历史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四、结语

非功利性阅读能给高中生们带来身心愉悦感,令他们的阅读兴趣更加持久,能更好地享受阅读,品味生活。广泛的阅读内容,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老师与家长们应该帮助学生走出功利化阅读的误区,不能让阅读成为只为考试得高分的工具或途徑,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营造出适宜学生阅读的氛围,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让学生们学会主动探究,进入到科学阅读、享受阅读、品味生活的读书境界。

参考文献

[1]宛诗平.青少年非功利性阅读值得提倡[N].青岛日报,2016-12-11.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
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以兴趣为导向的说明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
播种“兴趣”,收获“习惯”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后进生进步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对策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