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施爱是实现后进生转化的精髓

2018-05-14 14:27边安军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后进生爱心学生

边安军

【摘要】爱是教育的灵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更离不开教师的爱,只有奉献爱心,用“心”施爱,才是实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精髓。

【关键词】学生;爱心;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不仅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敬业的具体体现。只有关爱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把教师的教导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作为教师,很少有人否认自己是爱学生的。然而,却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对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够负责、够爱护的了,可为什么他们却不领情,甚至还“以德报怨”?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虽然知道了爱学生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怎样去体现对学生的爱。我认为,用“心”施爱,才是实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精髓。

一、热心、信心,爱播种的肥沃土壤

热心,即对人和事的浓厚兴趣,而兴趣是教师主动性、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之一。只有具备了热心,才能“如饥似渴”地探索后进生转化的途径和技巧,才能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才会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唤起后进生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热心不是“劳心”,不是教师事必躬亲,无休无止地包揽学生的一切。热心,应以不破坏师生间相通、相容、和谐、宽松、充满兴趣的人际心理空间的建立和存在为前提。热心的持久离不开信心。信心,建立在对后进生问题的正确认识基础上。不管学生有多差,他们都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都是我们教育的对象,后进生身上的不足,往往是由家庭環境、教师教育和学生自身智力及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可塑性。只要我们的工作深入细致,讲究艺术,注重方法,后进生转化就会变成现实。热心、信心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播种爱最需要、最适宜的土壤。

二、关心、细心,爱萌芽的艰苦过程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对班级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这就需要把后进生的问题时刻放在心上,予以关心。首先,要了解后进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以往表现、课堂纪律、学习习惯、品德水平、交往情况、兴趣爱好等。其次,要和他们谈心。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地进行说服教育,并在学习上多鼓励,生活上多关心,让他们相信老师的关心是善意的、温暖的,从而向老师敞开心扉。

关心能不能感动学生的“心”,关键看教师用“心”是不是“细”。只有细心才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有的放矢地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观察要细:学生的言行举止都要收入眼底,记在心上。谈心要细:选择什么时间、什么场合,采用什么方式、什么语言等都要认真考虑。具体工作要细:勿以事小而不为,后进生学习目的模糊,要示以明确;学习态度儿戏,要加以端正;课堂纪律松弛,要予以引导;学习方法欠缺,要帮助指点,等等。关心、细心就像适宜的墒情,最能促发爱的萌芽。

三、潜心、虚心,爱成长的精心护理

后进生现象非常复杂。首先,有外显的、表面的,有隐蔽的、本质的。其次,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其思想认识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呈现新特点。再次,后进生和后进生也不一样,总是表现为形形色色、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潜心研究,抓住要害,得其精髓。教师必须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对各种各样的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找到“特点”,抓住“病根”,做到“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受多种因素制约,发生失误更是难免的,这就需要教师虚心,不自以为是,犯经验主义错误。要善于学习借鉴,不断提高。向古人学,“推陈而出新”;向他人学,“以他山之石,攻自家之玉”;向老教师学,“近水楼台先得月”。只有这样,才能少走或不走弯路。潜心、虚心向阳光雨露,会使爱健康成长。

四、求实心、公正心,爱茁壮的稳固支架

对学生表扬或批评,要一分为二,尤其是对差生进行批评时,更要尊重事实。为此,教师要重视调查研究,努力搞清事件的本来面目,增强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信度。如果对后进生批评不到“点子”上,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激化。批评不是批斗,教师应允许学生申辩,而不能上纲上线、妄加推测,把可能性说成现实性,更不能人为地无事生非,小题大做。求实的伴侣是公正,即不先入为主,成见看人。学生表现不同,学习基础也不一样,思想认识水平有差距,这只能作为工作的起点,而不能以此论成败、分高低、定未来,更不能人为地制造鸿沟。只有做到了求实、公正,爱的大树才能根深叶茂,而不至于倾斜。

五、耐心、恒心,爱成熟的良久期盼

后进生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耐心,切忌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与学生谈话,不能搞“思想问题不过夜”,不能一次两次谈不通,就抱怨学生“不可救药”。有些问题一时想不通是很自然的,可以让他回去再想想,以后找机会再谈,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幻想一个早晨让后进生身上的毛病全部改掉,那是不客观的。对后进生某次具体的转化活动需要耐心,而对整个转化过程则需要恒心。思想品德作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其形成必须是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教育培养,决不能认为教育对象承接教育者的要求,有了某一道德行为时,就断言他已形成了相应的道德品质,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学生的行为会经常出现反复,坏习惯经常“回生”。因此,对不良行为的克服需要经过一系列长期艰苦的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长期性、艰巨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有恒心,要“不信东风唤不回”,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信“功到自然成”。

有耐心、恒心的人才会最终吃到甜美的爱的果实。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后进生爱心学生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