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造物观念与当下设计的交融与变革

2018-05-14 14:44孙凤田潘鸿飞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现代设计传统文化

孙凤田 潘鸿飞

摘 要:传统造物观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所形成的美学观念和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不仅能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彰显民族特色,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其产品在交易过程中,也能起到弘扬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交融变通

中图分类号: 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1-0066-03

传统文化就像是一个国家的血统,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的文化发展,其特有的民族温情和亲近感能轻而易举地唤醒人们内心深藏的文化共鸣。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风貌一旦遭到破坏或流失,其存在的根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由于受现代传播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世界各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走向趋同,民族文化特色同化现象日趋严重。在提倡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如何使我国的设计具有民族风格、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如何将优秀的传统造物思想与现代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相结合,从而使我国的现代设计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当下中国设计者们需要研究、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造物的价值取向

传统造物思想以实用、工艺、鉴赏为美学思想体系,融设计、技术、美学和传统文化于一体,包含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等诸多领域,是先祖的精神成果、文化观念、工艺式样、文化符号等诸多方面的复合体。从当下的设计观念来审视传统的造物思想体系,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博大,其独特的民族性、造物观念和文化价值依然在引领、指导和指引着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一)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统一的、世世代代延续不绝的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宗旨和主要特征。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尤其重视发展潜力的培植,以自我再生的动态平衡引导发展的可持续性,造就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在促进当下合理发展的同时,也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古人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造物观念便契合了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观,符合现代的设计理念。

这里所说的“天”即自然,人在天地间就要遵循天地的自然规律,保持与自然规律的和谐,不能无节制地索取。人应尊重自然规律,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同构同存的信仰。“天人合一”的观念提示我们,在创造美好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坚守可持续设计观,走生态环保的设计道路,合理利用资源,就是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倡导可持续、节能、环保的观念,既考虑经济发展利益又均衡合理地利用地方资源,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又注重长久发展。从世界的发展趋势看,可持续设计观对当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来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是中国传统的造物观念对世界的贡献,同时也是当下设计师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二)简约朴素观

中国传统造物文化提倡简约朴素、顺应自然、物为人所用、不以物挫志,主张不与物交、淡之至也,崇尚淡泊宁静、闲雅恬静,反对繁琐的雕凿和装饰。具体表现在功能和审美上,主张以服务人为宗旨,力求简洁、精巧、大方、实用。例如秦砖汉瓦、宋代瓷器、明式家具等,在功能上追求简练淳朴,审美上追求典雅清新,设计朴素而大方、精美而灵秀。器物或器具极少装饰,线条流畅,造型、衔接、榫卯自然又不失规整,体现了一种超然之美,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简约思想的代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倡“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主张设计要力求简约、反对繁琐,其观点与我国古代的不与物交、淡之至也的设计思想是一致的。当下简约的设计风格已成为现代设计的主流。中国现代设计师应顺应当下设计潮流和趋势,从传统造物观念中汲取设计素养,力求以简约质朴为设计风格,以精巧大方为设计原则,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器物,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当前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不被同化。

(三)形神兼备

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应该注重形象和神采之间的关系,妙在有神,体现到设计中可理解为以意制形、以形取意。中国传统造物注重形神关系,“形”和“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美学精髓,是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主要思想之一。形即形狀,神即精神,一个揭示事物的外延,一个揭示事物的内涵,一个外在,一个内在,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形无神,则为木偶,陷于自然主义;有神无形,则为虚幻,容易脱离现实,形成唯心主义。因此,我们在设计中要领会古人的造物思想,注重精神内涵,注重外形美观的同时关注器物的意蕴。例如我国的陶艺产品,已经不仅是艺术美的呈现形式,还具有非常实用的生活意义。我国陶艺大师顾景中深得传统文化之精髓,其设计之造型古朴典雅、器形雄键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着浓郁的东方艺术气息。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一)传承是现代设计的回溯

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和造物原则,为现代设计储存了丰富的资源,可供参考和借鉴,我们不能置之不理、束之高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要把传统文化丢掉,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建立在连贯性基础上的,民族文化一旦被外来文化取代、同化,民族文化的特色很难恢复。

我们的创新是对传统设计文化中优秀设计理念的继承,不是割断传统文化全盘西化。现代设计如果只停留在模仿、照抄阶段,就会在国外流行风中失去自我,甚至是消亡。因此,不论是外来文化还是传统文化,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才能持久并富有旺盛生命力。设计一旦失去民族土壤,就会失去民族精神,虽然新奇一时,但是只能是昙花一现,不会走远。设计源于“以人为本”,源于民族性与技术性的统一,其目的是人与精神,而不是产品。正是这种理念,要求我们要把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融合。

(二)传承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延续

现代设计融入了当下流行的国际设计元素,同时也产生了抄袭、跟风、模仿等设计现象,并且带有鲜明的商业特征和经济特征。这种设计虽然能带来短时社会经济效益,却缺失民族文化特有的温情和特色,虽然流行一时,却不能持久。只有扎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并带有本民族文化韵味和审美习惯的设计,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可,否则会产生营养不良的现象。我国传统手工艺体现了民族精神意识,其设计思想贴近大众生活,功能和形式符合民族生活和审美习惯,因而具有民族认同感。因此,传统的设计文化是现代设计的营养之泉,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延续。随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梳理和探索,我们会越来越深刻地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它将指导我们设计出更多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艺术作品。

(三)传承是现代设计的根脉

中国传统的设计观念是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优化的,它并非不合时宜,而是我们缺乏深刻理解和理性分析,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和科学使用。纵观世界的设计发展历史,任何一种优秀的流派和设计风格都是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和设计思想的土壤,无根的设计思想缺乏营养,不可能枝繁叶茂。要使我们的设计艺术更加具有民族性和连续性,就必须坚守古人的设计理念,领会古人的设计思想,研究其物化形态背后的审美趋向。

传统工艺设计文化已经历经千年,它所形成的丰厚美学观念,值得梳理并加以继承,要学会与古人对话,从传统设计中寻找灵感,为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提供动力与营养。传统工艺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情怀,现代人无法割舍,它已经根植于我们的生活习惯,并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意识。因而,我们只有传承古人的传统设计理念,才能打造出真正具有民族特性又能被国际社会所认同的优秀设计作品。

三、传统造物观念在当下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有着血肉般的亲密关系,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当下设计的根基。学习传统手工艺的设计思想,不仅能给予我们形式美感的启示,还能让我们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流变过程。

(一)传承可持续发展观

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的许多设计理念,对今天的设计仍然具有指导和应用意义。如“天人相参”的生态设计;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等[1]。这些理念均主张持续性和自然有序的发展观,尊重人与自然的同构,不违背自然规律。中国传统手工艺一般都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取材自然,不刻意掩盖这些材料的天然属性和肌理表象,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正是古人这种注重保持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和反对无节制破坏资源的理念,契合了现代设计提倡的尊重自然、重视绿色环保、主张可持续发展发展的设计观念。

进入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使得生态设计理念成为当下设计的主流趋势。“产品生态设计是利用生态学的思想,将环境因素融入产品设计中,优先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改善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性能,实现从源头上预防污染的目的。”[2]生态设计也叫绿色设计、环境设计,是指利用先进的设计理论,设计出具有先进技术性、良好环境协调性、合理经济性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生态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量,更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它要求设计师在强调产品的形制和功能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关注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上,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用更简洁的造型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向往美好的生活,改善家居环境、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提升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成为时代民众的诉求。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师在利用现代材料学和工艺学等先进设计理念的同时,积极在材料使用和选择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并充分考虑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可降解、可循环等因素。无论现代设计提倡的生态设计还是传统手工艺的“天人相参”观念,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符合现代设计的方向。

(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精巧和神韵

从传统手工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手工文化是随着社会进步和审美习惯不断变化的,其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传统手工艺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融入时代元素,形成了传统手工艺产品独特的审美情趣、形制和思想情感流变。手工艺品的设计、生产和经营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找到契合点,从传统造物文化中吸取智慧与营养,形成时代特有的风格特征,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具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和现代美感的产品。

传统手工技艺是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首先,我们应该关注传统工艺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承传统手工艺的精巧与神韵。传统造物将人的精神情感和世间万物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经常寄情于物、借物抒情。中国的造物艺术形式具有“传神”重于“写实”、“表现”重于“重现”的特点,更加注重表现造型的气势,在意境上追求“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形神兼备”、“以意制形、以形取意”,注重“神似”而非“形似”,这种抽象思维对于现代造型艺术的发展与应用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其次,学习传统手工艺的造型技巧要有所取舍,避免食古不化。传承不是抄袭,是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对传统设计造型中的优秀元素加以改造、归纳、提炼、再创造,从而赋予我们的设计以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和艺术感染力,真正实现古为今用。

(三)传承天然淳朴、简约淡雅的造物观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简约主义,设计繁简得当、造型质朴无华、色调单纯明朗,反对矫揉造作的装饰雕琢,追求自然、宁静、清新、淡雅、天然淳朴、浑然天成的情趣,呈现出“天然去雕饰”的悠闲气息。现代设计提倡功能主义和简约主义,主张顺应自然、线条流畅,反对过多的雕饰。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渴望简单的慢节奏生活,于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思想逐渐兴起。简约的设计能带给人们闲雅、恬静、清新的生活气息。当下人们欢迎简约朴素的设计风格,是基于现代“以人为本、器物为人服务”的设计观念。中国造物文化中追求美观与品质相得益彰、功能与形式和谐统一的造物理念,一直为中国设计师称道。在现代设计中,我们既不能奉行现代主义形式追随功能的刻板论调,也不能一味追求形式,戏谑传统。”[3]

四、結语

一个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继承和发扬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和美学思想。只有立足我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吸收传统文化的滋养,领会传统造物文化精神,才能真正设计出符合民族审美习惯、民族特色、民族形象和民族品格的产品来,我们的现代设计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刘文典.庄子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杨京平.生态设计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魏天德.中国传统造物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2).

猜你喜欢
现代设计传统文化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思考
浅析浮世绘艺术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湖南花瑶挑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