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普庵咒》源流考

2018-05-14 08:59程雨雨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琴曲

程雨雨

【摘要】集南、北两派乐曲的《华氏琵琶谱》,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于1819年刊行。其中的《普庵咒》是唯一一首南、北两派都有的乐曲。古琴曲中也有《普庵咒》,又名《释谈章》。笔者经考证认为,琵琶曲系由琴曲《普庵咒》演变而来,而琴曲又源于琴歌,琴歌则源于用古琴伴唱的佛教禅宗咒语。

【关键词】释谈章;普庵咒;琴曲;琵琶谱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集南、北两派乐曲的《华氏琵琶谱》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印刷的琵琶谱,于1819年刊行,琵琶曲《普庵咒》最早见于这本古代乐谱。《华氏琵琶谱》分三卷,上卷中有杂板《普庵咒》(尺调),为北派直隶王君锡传谱;下卷记录了大曲《普庵咒》(正宫转调),为南派陈牧夫传谱,这两首乐曲都没有记录作曲者的姓名。另外,多种古琴谱中亦收录有《普庵咒》一曲。华氏琵琶谱中的这首乐曲是否移植于同名琴曲?笔者通过比较研究,寻找两首琵琶曲的根源,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一、从“咒语”到琴歌

“普庵咒”原本是佛教禅宗的咒语,原名《普庵大德禅师释谈章神咒》,亦名《释谈章》,为宋代著名僧人普庵(公元1115年—1169年)所著。“普庵为临济十二世之孙,牧庵忠禅师之法嗣,名印肃,号普庵……初,师振化于袁洲之南泉山,道场之盛甲于天下”。袁洲南泉山在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普庵禅师在南泉山建慈化寺,闻名遐迩。普庵法师入寂后,谥号“普庵寂感妙济正觉昭贶禅师”,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三卷存世。

宋代以后,元朝皇帝为普庵加谥“大德慧庆”,因此他又被称为“慧庆禅师”。明太祖朱元璋则赐普庵禅师所建之慈化寺为“天下第一禅林”。明代万历年间(约1600年)“普庵咒”被编入《诸经日课》之中,清代道光年间刻印的《禅门日诵》中也录有此咒。由于历代统治者对普庵禅师的加封和认可,让作为佛教禅宗咒语的《普庵咒》得到了广泛传播。

“普庵咒”共有八百多字,“据密宗的说法与显教经论的教义来说,咒语的秘密只有八地以上的菩萨可以了解,而证到八地以上的菩萨,也能自说咒语”。据说,后来众人诵读“普庵咒”,觉得它极其灵验。《佛法大词典》中记载说“殁后有灵,凡有祷者,其应如响……”

根据笔者看到的资料,“普庵咒”是在明末,由佛教禅宗的咒语演化成一首琴曲的。由张德新编订,成书于公元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的琴谱《三教同声》中,收录了琴歌《释谈章》,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将佛教的咒语转化为琴歌。此后在公元1664年出版的《琴学新声谐谱》中,也收录了这首《释谈章》,并在“释谈章序”中说 “或曰释氏咒语人不易解,故难入细音。不知佛本无相,不可以相求。咒本无声,不可以声得……弹之可以服狂象制毒龙,听之从有声以探无声。”可见这首名叫《释谈章》的琴歌是从佛教禅宗的咒语演变而来的。

宋代公元1169年普庵禅师入寂,“普庵咒”历经400多年的传诵,经历了宋、元、明三朝,在明末演变为一首琴歌。

二、琴歌《释谈章》

笔者查阅了《三教同声》中的《释谈章》,在乐谱中,同时记录了佛教的咒语与减字谱,说明当时这首曲子是以古琴伴奏唱诵经咒的形式出现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首咏唱佛教“咒语”的琴歌。全曲无段落标题,但是从减字谱记载的格式可以看出,全曲划分为六段。

在1609年刊行的《伯牙心法》一书中也有《释谈章》乐谱,曲名后题有“即普庵咒,商音,佛头起咒三回,十五转并佛尾”的字句,这是在琴谱中第一次注明《释谈章》就是《普庵咒》,说明《普庵咒》就是从佛教咒语演变来的琴歌。《伯牙心法》“释谈章”乐谱,全曲也分为六段,并且首次出现段落标题,即“佛头”“起咒”“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佛尾”。

在1611年刊行的《杨春堂琴谱》中,《释谈章》篇首的曲意说明中讲:“按斯調即釋之普庵呪也,好事者譜之於琴,亦是步虚海潮之一班第以梵音釋語,聲韻多同,故指法亦多重叠,学者原焉。”其中的“步虚”一词源于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记载:“陈思王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也。”三国时陈思王曹植,在游山时忽听到空中清亮飘远的诵经声。善乐者记谱,称为神仙音。后道士诵经仿效此声,便称作“步虚声”。“海潮”出自法华经普门品曰:“梵音海潮音”。明代《杨春堂琴谱》曲意说明诵经的声音,因梵语念读,声韵有很多相同之处。因此古琴的演奏,乐曲旋律多为相同或重复,所以指法也多重叠。由此可见,《释谈章》虽分为六段,然曲中有不少重复的部分,亦有很多相同之处。

宋代刘一止《浣溪沙》记有:“曾向蓬萊得姓名,坐中省识是飞琼,琵琶翻作步虚声。一自当时收拨後,世间弦索不堪听,梦回凄断月胧明。”这首诗词说明像“步虚声”一样好听的音乐,在宋代已经有人用琵琶演奏。刘一止与普庵禅师皆为宋代人物,看来当时已经有用琵琶演奏诵经的音乐。因此,佛教禅宗的咒语用琵琶来伴奏也是可能的,但当时尚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普庵咒”也用琵琶伴奏。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佛教咒语“普庵咒”是在明代演变为琴歌的。

三、从琴歌到琴曲

明末“释谈章”琴谱皆为经文和减字谱并列。清初,在1677年刊行的《松风阁琴谱》中《释谈章》却只有减字谱,没有了佛教的咒语。从清代初年到1802年间出版的《琴谱析微》《卧云楼琴谱》《琴书千古》《龙吟阁秘本琴谱》《敏亭琴剑合谱》《琴香堂琴谱》《虞山李氏琴谱》七本琴谱也都只有减字谱而无经咒。这说明当时已经有琴人把原来的琴歌变成了无词的琴曲。

然而《德音堂琴谱》《蓼怀堂琴谱》《五知斋琴谱》《治心斋琴学练要》等琴谱,以及在1722年的出版的《东园琴谱》和1802年出版的《裛露轩琴谱》皆既有减字谱,又有经咒字的乐谱。见下图东园琴谱(经咒字体较小):

这说明在清代,一些人还是把这首曲子当成琴歌来演唱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普庵咒”经文的琴谱越来越少,从19世纪初的1802年至1931年的100多年间,只有《琴学入门》《青箱斋琴谱》《天闻阁琴谱》《枕经葄史山房襍抄》《琴学初津》五本古琴谱记录了佛教咒语,而其他多数琴谱不记咒语,只有减字谱。从开始的谱咒并列格式,变为减字谱为大字、经咒字体的缩小,到最后不记载经咒只记载减字谱,说明《释谈章》已经从琴歌逐渐地演变为琴曲。

四、从琴曲、琴歌到琵琶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普庵咒”最早是宋代禅师创作的佛教咒语,后来便有人用琴伴奏唱诵这一咒语。到了明代,逐渐演变成了一首琴歌,而后又有人把佛教的咒语剔除掉,从而又从琴歌变为琴曲。

这首乐曲是从什么时候被人移植为琵琶曲的呢?目前存见的比《华氏琵琶谱》更早的琵琶曲集只有两个手抄本,一本是《高和江东》,这本乐谱是在1979年5月,由傅雪漪先生在上海图书馆古籍组发现的,为明代抄本,它比《华氏琵琶谱》早二百九十年。另一本是《一素子琵琶谱》,这本乐谱是中国音乐学院杨大均先生收藏的一本古谱,为1763年的抄本,它比《华氏琵琶谱》早一百多年。在这两种琵琶谱中都沒有《普庵咒》。这说明在1763年之前,《普庵咒》尚末被移植成琵琶曲。

古琴与琵琶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乐器,但都是弹拨乐器,因此从古至今有不少音乐家既会弹古琴,也会弹琵琶。《华氏琵琶谱》的编者华子同就是一位这样的音乐家。在《华氏琵琶谱》海云散人序言中曾提及“子同之琴高于余与菊吟,而琵琶则高于兄秋萍也”。那么,是不是他把《普庵咒》移植成琵琶曲的呢?

查阅《华氏琵琶谱》题辞、序、跋,海云散人在序言中提到“于弟菊吟、子同详阅旧谱,汇而参之各有所得”。华子同在《华氏琵琶谱》下卷跋中也提到:“余集古曲编为三卷,其中派有南北俱得真传”。这两段文字都说明《华氏琵琶谱》中所收录的乐曲皆为古曲,《普庵咒》当不是由华氏移植成琵琶曲的。

《普庵咒》被从琴曲移植成琵琶曲的时间必然晚于1763年,又早于《华氏琵琶谱》出版的1819年。值得注意的是《华氏琵琶谱》中的南北两派的琵琶曲《普庵咒》,都只有工尺字谱,而没有佛经咒语。因此我们猜测,这首琵琶曲是从琴曲而不是琴歌移植来的。

五、小结

中国传统音乐一般被分为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佛教禅宗的咒语属于宗教音乐,而古琴音乐属于文人音乐,琵琶音乐则是文人、民间兼有的一个品种。

“普庵咒”从宋代开始,作为佛教禅宗咒语流传,到了明代从佛教咒语演化为古琴伴诵的琴歌,后来又变成琴曲,再从古琴移植到琵琶上。如今《普庵咒》成为一首“音韵畅达,节奏自然,令人身心俱静”的古琴曲和琵琶曲。

从《普庵咒》演变和形成乐曲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功能不同、应用的场合也不一样,但在三者之间,其实也并不存在人为的界限,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演化,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

猜你喜欢
琴曲
存见明代闽派琴谱谱系研究
刘向《列女传》与女性题材琴曲之渊源与流变
浅析古琴曲《忆故人》
侠之高义,曲之哀伤
琴曲与郭沔
夜的钢琴曲(六)
司马相如与《凤求凰》
一曲低语诉衷肠
西厢精神与古琴
趣趣相连赏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