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中理解

2018-05-14 08:59张璇
北方音乐 2018年15期
关键词:音乐课程理解音乐教育

【摘要】理解是当代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均可概括为一种“相互理解”的关系。音乐理解,即音乐与人相互对话的过程,我们每个人对音乐的解读都具有个别性、特殊性和普遍性,而这些特性之间的差异性和同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主体意识。因此,笔者以文化为视角,解读音乐的理解现象及其在音乐教育实践哲学中的意义,自上而下地对当代音乐教育课程进行反思。

【关键词】理解;音乐哲学;文化;音乐教育;音乐课程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中国音乐教育逐渐趋向后工业多元化音乐教育,但是,高等院校和普通院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仍然以19世纪西方音乐学体系为基础。而且,无论是在普通音乐教育中还是在专业音乐教育中,教育者未能直击受教育者的心灵和体验教育,仅仅停留在技术、知识流水线的教学层面上。作曲家周文中曾说:“我认为,中国音乐的前途并不在于作曲家们,而是在教育家们的肩膀上。”笔者认为,音乐教育这个专业能对社会产生多大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专业如何理解其可能对社会产生的价值,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完善人们的文化审美心理和文化主体意识。

一、理解——音乐哲学的基本问题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必须将理解视作意义进入存在过程的一部分。他主张哲学解释学应当积极应用于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寻求对实践合理性的理解,希望以此引导人们的生活,避免技术工业文明对人造成的异化。

(一)音乐理解的含义

关于什么是理解,在解释学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以施莱尔马赫为代表的“复原说”(也可称为“重建说”或“符合论”),即通过理解,重建作者的原意,达到理解与作者原意的一致;第二种是由海德格爾奠定基础,并由伽达默尔加以发展和完善的“视界融合说”。这种观点对“复原说”进行了批判,认为理解的目的不是要去把握作品的原意,而是要达到作品视界与读者视界间的融合,产生新的意义。

音乐理解,是音乐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活动,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之间关系的产物。音乐是人的生存方式之一,因此,对音乐的解读其实就是对人的主观意识的解读。通过音乐理解,反映人的心理活动、情感状态和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思潮等。

(二)音乐理解的观念及方式

音乐理解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主客二分的认知方式,传统哲学中的理解脱离实际,常常以单一的价值观取代价值多样性。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尖锐地指出了现代人出现的“单向度”的精神危机。他认为工业社会的发展促进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化的极权主义社会,它成功地压制这个社会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变成“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变成“单向度的人”,人的思想也最终成为“单向度的思想”。马尔库塞通过单向度理论警醒人们,人类社会要发展和进步,不能仅依赖工业文明,更要实现有机的生态文明,即养成人的自由、独立精神。

音乐理解作为一种哲学观念,不同于马尔库塞批判的单向度思维,它是一个双向的探索活动,强调主体间的双向对话与交叉。理解通常基于人的观念却又大于人的观念,因为人的历史经验决定了人对音乐的理解范围,但有限的历史经验只能决定人的观念,却不能充分反映世界上无限的音乐现象,因而我们就需要通过理解的观念不断扩大对音乐事象的认知,追求不断的进步,向真正具有价值的真理不断靠近,规避远离丧失真我、重物轻人的精神危机。

笔者认为,具体的音乐理解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组织的;另一种是自发的。有组织的音乐理解过程中,人与音乐事象之间存在一定距离,通常少有参与,比如剧场音乐、课堂音乐、广播音乐的理解等,这种理解只有浅层的接触,没有深度的交流。但有组织的理解是理解的第一步,而第二种自发性的音乐理解,才是真正表现人与音乐之间价值的对话。人们在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下自发参与音乐事象和活动,深入社会生活环境,获得社会与人、音乐与人、人与人之间的文化理解,譬如人类学调查中常参与仪式音乐、街头音乐、民族音乐等。在第二种与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相关的整体理解方式作用下,我们才能在面对广博的世界音乐时,拥有多维的视角、包容的态度,不会以单一的标准去评判异文化音乐,也不会局限于先入为主的观念去评价音乐现象的合理性,最终发掘出世界上各种音乐现象的真、善、美。

二、文化——理解音乐的重要视角

文化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内涵,因此常常因无形而被忽略,却也代表了人们的自觉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包含人的生活样法或生存方式。吉尔兹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提出“深度描写”的概念,即站在多维的立场,深度解释多元文化。他提倡将文化看作蛛网,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文化的理解不仅仅是对“异文化”的理解,也是对“本文化”理解和解释。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同的文化主体中的差异,解读出不同文化背景后的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社会心理、伦理道德、宗教、科学等各方面的深层意义和价值。于音乐而言,这种以阐释文化为目的的探究,也是我们理解音乐、分析音乐的重要的视角。

当代,现代化、全球化的中国迅速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成为必然,这种必然结果下我国民族文化(包括音乐文化)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冲击。面对新时代的文化危机,我国音乐学者应该如何坚守以文化理解音乐、音乐阐释文化的视角,如何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文化主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观照我国音乐文化,与西方个人主义伦理观相比,更注重集体主义的伦理观,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如曲牌、唱腔、韵律、工尺谱等都是民族的共同文化,它们不似以科学为指导的欧洲音乐有规律、有组织,却比欧洲音乐更具人文性和社会关怀。但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下逐渐消逝、异化,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笔者认为,要对中西文化的差别做深层理解和把握,必须深入到具体的历史进程中,理解、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同时,要普及这种文化反省意识、文化自信意识和文化重建意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育。中国文化复杂且包容,不同的族群蕴藏着不同个性的文化,教育虽无法使我们熟知或熟习每个族群的文化,却能通过文化认同观念的建立帮助人们获得更全面的文化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文化理解与音乐文化教育是当下音乐教育课程实践中必须重视的两大问题。

三、文化理解——音乐教育课程文化性的实现

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中具有深厚民族底蕴的音乐文化形式,而音乐课程知识的传习是实现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课程知识之所以具有教化功能,不仅仅因为其科学性,同时也在于其文化性。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为后现代音乐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他告诉我們,音乐教育并非仅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教育,更是一种关于音乐实践和人文体验的教育。笔者认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音乐教育课程的文化性。

(一)树立本土文化意识

本土音乐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地方性特征的音乐。本土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有自己的特殊表现方式,比如歌舞、乐音、戏曲、曲艺、仪式等,它们根植于本土的文化生态环境,集中体现了所处环境的社会心理和集体情感。笔者认为,要想把握这种集体情感及背后的深层文化,学校音乐教育首先应当树立一种本土文化意识。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虽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音乐的表达方式与意义在不断丰富和更新,但无论外来文化如何丰富、奇特、有吸引力,我们都不能无原则地盲目变革、破坏传统,而应该在维护本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吸纳和交流,更不能主客不分地直接拿来、直接拼贴。我们要时刻保持一种良性的忧患意识,没有自己的音乐文化体系就没有话语权,就无法平等地与外来文化进行对话交流,在同一文化层面上的差异性对话才叫对话,失去文化主体地位的对话只能叫谈话、听话。

于教师而言,应当充分提升个人文化主体意识,使教师能够对音乐知识中的文化要素进行充分理解并贯穿于教学当中。例如,在学习传统古琴音乐时,其蕴含的中国文人精神、工尺谱记谱法、打谱方式等都应该作为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让他们知道音乐课程知识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过程,更是一种民族、群体文化探究过程。所以,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培养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意识不仅仅是音乐学与教育学研究的问题,更是维护当下音乐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二)培养多元文化体验习惯

所谓培养多元文化体验习惯,是指音乐教育应当重视培养文化体验的自觉性,提高学生体验世界各族文化的能力。不同民族的知识经验与思维方式因不同价值观的支配,而在音乐、语言、行为、思维、生活等方面产生各种差异,呈现“多元化”特征。因此,现代音乐教育课程中,我们不能局限于西方基本乐理及创作技法的学习,还应该灵活机动地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进行多元音乐文化体验。比如设置戏曲进课堂的活动,以口传心授、言传身教,根据戏曲的艺术特色设计教案,通过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调查戏曲活动场所与采访戏曲爱好者,让学生们逐渐理解与热爱戏曲艺术等。一旦培养起积极主动地适应不同音乐文化的习惯,学生们的整体音乐审美能力就能逐步提高,也会快速发现不同音乐背后的文化知识和渗透在其中的深层文化观念,从而达到学校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最后,音乐教材的重新编写也是培养多元文化体验习惯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书本给学生带去最直观的感受和讯息,若想学生获得更多维的思考及体验,就要在编撰教材时既保留本土文化特征,又体现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如此才能给学生带去更包容、更宽阔的视野。

四、结语

综上,笔者从哲学解释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入手,以文化为中心探讨了如何理解音乐文化,如何培养文化视野以及如何将哲学解释学的观念落实运用到当代音乐教育课程实践当中。笔者认为,只有充分理解了自上而下的哲学信条,才能真正在音乐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相互作用,自下而上地提升人的音乐感知能力、文化审美能力,建立起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人的音乐世界。

参考文献

[1]蔡良玉,梁雷.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2]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纳日毕力戈,等译,王铭铭,校.文化的解释[M].江苏:译林出版社,1999.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璇(1994—),女,汉族,江苏泰州,硕士在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音乐课程理解音乐教育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