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2018-05-14 08:59王雨琦
北方音乐 2018年15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创新发展

【摘要】我国深厚的文化内涵创造了无数优秀的传统音乐艺术,然而,这些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逐渐没落,愿意去了解的人也越来越少。究其根本,是由于大部分传统音乐与当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大众思想观念产生了脱轨。因此,我们要想大力发展传统音乐,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传统音乐;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传统的音乐艺术可以说是一颗十分耀眼的明星,每个阶段最优秀的音乐形式和创作思想都汇聚其中。但就现状来看,传统音乐的传承似乎并不乐观,无论是当年多么红极一时的艺术形式现在都有了没落的趋势。追根溯源,还是因为大部分传统音乐与现今社会人们所习惯的生活节奏及思想观念有了极大的差别,这使得传统音乐看起来离人们的生活十分遥远,而任何一门艺术都是绝不可能脱离了“人民”这片最基本的土壤独立生长的。因此,笔者认为,想要给予传统音乐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做的就是创新。

一、传统音乐创新的必要性

艺术的起源有多种学说,但目前为止最为人们所认可的几种学说都逃不开对艺术起源意识性的认可。模仿说虽然起源最早,可它却被广为诟病,其原因就是过于注重艺术的表层形象,忽视了对艺术根本性质与社会功能的考察,只能在一定层次上对原始艺术进行阐释。我们不能否认艺术的学习可以来源于模仿,但是艺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最重要的恰恰就是人的意识赋予其的灵性。因此,后续出现的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等都或多或少地肯定了意识的重要性。

意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代代音乐人的意识不断更新,随之带来的就是音乐上的改变。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与前代不同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音乐作为社会中一份子必然会受其影响,从而呈现出新的艺术主题与艺术题材,也才能更好地让音乐贴近大众。除了创作内容,创作的观念也随着时代在不断进步,原始社会的艺术多为实用的精神武器,与生存息息相关,而到了20世纪,经济发展迅猛使得艺术本体开始觉醒,有人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把艺术完全当成审美活动的口号。不同意识导致不同的创作观念创造出的音乐情感色彩天差地别。随着经济的发展,音乐的载体开始多样化,从最初的现场艺术逐渐转换向多媒体层面,这必然也会对音乐人的意识有所影响,进而影响到具体的音乐展现。

虽然大众的意识在不断地变化,但并不代表每一时代都只能根据不同的意识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是一种不断尝试的艺术实践方式,也是艺术发展本体规律的内在驱动。所有影响深远的成就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音乐艺术也不例外。而且意识的演变具有循序渐进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已有的传统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怕,追随着时代的步伐,找准时代的发展规律,结合当代人们特有的意识特点找到一个新的传统音乐艺术的支点。

二、传统音乐的创新现状——以京剧为例

正如上文提到的,传统音乐艺术日渐式微。许多音乐艺术都曾拥有极为广泛影响,现在却鲜为人知,甚至被列入重点保护的传统艺术形式。

以京剧为例,清代以来,京剧曾经红极一时、一票难求,如今却门前冷落。一方面是因为现今节奏越来越快的都市生活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电影、电视剧等诸多快文化很难让人们慢下来、走进剧场静下心听一段京剧,更不用说听完整本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京剧的发音方式与普通话相差甚远,内容也偏向文言化,观众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研究戏词和戏词背后的典故,自然也就品不出趣味所在。

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京剧是徽剧和汉调的融合,讲究的是湖广音、中州韵,中州指的是河南,也就是说京剧里有许多河南方言,而湖广是今天的湖南和湖北,明朝的时候湖南湖北叫湖广布政使司,现在北京的湖广会馆就是当年湖广地区的商业人士包括学生到这里的汇集之所。京剧的湖广音准确来说就是以武昌为中心,所辖地区周围的一些方言特色。以《三家店》中的一句唱词“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为例,这一句用的是京剧中的西皮流水,每一个字都有讲究。普通话的一声音,湖广音也发一声音,而普通话的二声音,湖广音发三声音;普通话的三声音,湖广音发四声音;北京话的四声音,湖广音发三声音。例句中的“儿”“来”“至”“大”“口”都出现了这个问题。这与现代人的发音方式大相径庭,很难为观众所接受。部分京剧演出选择了配字幕,但很难协调京剧本身的观赏性与阅读字幕之间的平衡。因此,笔者认为,京剧创新的一个重要支点就是找到湖广音、中州韵与普通话的结合点,可以通过曲调的配合适当调整音调走向,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听觉感受。

当然,说到内容就不得不提到创作的题材。许多传统京剧的题材过于陈旧迂腐,其中涉及到的社会状态和思想境界早已与现实脱轨,无论是张君瑞、崔莺莺式的才子佳人私定终身的爱情故事,还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式的帝王将相谋略滔天的千古传说,都已经不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故事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甚至部分迂腐的思想还会使得观众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京剧迫切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需要更加现代的故事和更加先进的情感思想来满足观众的文化诉求。但是,求新是好的,新的思想和故事如何自然地衔接到京剧这一已经有自己固定模式的音乐形式上则是决定新式京剧能否成功的关键。2016年,实验京剧《浮士德》面世,這一结合了西方经典的京剧剧目吸引了各界的目光,然而真正的演出效果却并不十分尽如人意。有人说它改编得体现不出原书的精神内核,也有人说过分浮夸的表演失去了京剧本身的美感。细究起来,其实《浮士德》中的几个主要角色都有对应的京剧行当,自身的结构套用到京剧的模板中也十分适合用折子戏的方式来呈现,因此,改编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将《浮士德》中复杂深刻的思考改编为戏曲的唱词和念白,同时还要适应中国的社会现状。总体来看,京剧在题材内容的创新方面缺少的是一个足以架构京剧与新内容之间桥梁的编剧,如何寻找二者之间的连接点,是决定京剧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除了内容上的创新,迎合当代大众审美诉求的宣传方向也必不可少。笔者最近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大部分京剧演出门票销售十分缓慢,而独独一家名为麒麟剧社的京剧社团门票却卖得十分火热。笔者对比了北京地区同一天中即将由麒麟剧社和陕西省京剧院上演两场京剧票房,麒麟剧社除了最后一排和二楼的寥寥座位以外,其他门票均销售一空,上座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而陕西省京剧院只卖出了一楼二楼比较靠前的区域,上座率不到百分之五十。再对比当天演出的剧目:麒麟剧社演出的是相对传统的《火烧向荣》和《宋士杰》;而陕西省京剧院则是现代京剧《老倔头斗酒传奇》。这一对比十分出乎笔者意料,是什么原因让传统京剧比改良过的现代京剧更卖座呢?通过多方调查笔者才发现,来麒麟剧社的观众大多是为了一睹麒麟剧社的台柱子——京剧神童陶阳的风采,甚至曾经有陶阳参与演出的剧目开票十天全部售罄,为了满足观众需求,演出当天现场又加了少许座位。每每赶上陶阳的戏,最后的谢幕总会谢很多遍,观众们的掌声仍然经久不息。这一现象其实与追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追溯到清朝民国这就叫“捧角儿”,靠一个演员的能力拉动整个剧社的演出。其实有不少人在抨击这一现状,认为这样使得人们不在关注京剧本身,失去了本身观看京剧的意义。但笔者认为,这恰恰是传统音乐艺术发展的一个契机,借由追星这一社会现象带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京剧、认识京剧,这也不失为一种推广京剧的方式,只有先有了稳定的观众基群,才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传统的音乐艺术。

三、传统乐器的创新与发展

传统器乐演奏是传统音乐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统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必然离不开器乐演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器乐的演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技法,转而开始研究新式的演奏法,为乐曲的趣味性和多元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传统的古筝主要是使用古筝专用的指甲进行演奏,而2015年出现的用琴弓演奏的技巧使得许多人为之惊艳。由朱杰教授于2016年创作的五重奏《青梅煮酒》中还运用了用鼓槌敲击古筝泛音的技巧,效果也是不俗。这些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新式演奏法丰富了传统乐器的音色,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对传统乐器产生兴趣。

除此之外,许多乐器为了填补自身的缺点进行了诸多改良:丰富音色、稳定音高以及使乐器更加便于携带。以扬琴为例,许多民乐的作曲家在创作室内乐时都不太愿意使用扬琴,主要是因为扬琴共鸣声大,琴弦数量多很难手动止音,在室内乐中容易破坏乐曲句法结构。经过诸多扬琴学者的不懈研究,2002年扬琴止音器面世并申请专利,这一装置完美地解决了扬琴止音难的问题。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大三弦,由于其琴杆长且沉,全靠手臂的力量支撑已经满足不了越来越丰富的演奏技巧了,因此中国音乐学院的老师们研发出了一种大三弦支架,可以将大三弦固定在演奏者腿上,解放了演奏者的手臂,为演奏技巧的多样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传统音乐有着其独特的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应该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除了对传统音乐艺术做出相对应的保护措施之外,我们更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只有将其发扬光大,才是对传统音乐艺术最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张旭东,董子铭.新时代传统曲艺焕发现代活力的三个维度[J].四川戏剧,2017.

[2]吴琼.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黄河之声,2018.

作者简介:王雨琦(1997—),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学生,大学本科在读,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创新发展
区域发展篇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图说共享发展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