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深度对话”走进语文核心素养

2018-05-14 13:52王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4期
关键词:情结乡土深度

王平

[摘 要] “语文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是在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機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它反映了语文课程理念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可以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度对话”中。“深度对话”从言语的层面进入思维的层面,再从思维的层面进入审美层面,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深度对话”中强调的互动交流的感情和知觉前提,正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心理基础。带领学生通过“深度对话”教学走进“语文核心素养”并进行相关探究,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关 键 词] 深度对话;语文核心素养;学生本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072-02

双基、三维目标、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概念推陈出新,时代特征越来越鲜明,语言表述越来越规范。“语文核心素养”一说,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承接三维目标而来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主要部分,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个维度构成语文核心素养框架,这是一个更加全面、更有高度、更具学术意义的框架,四者非同一平面叠加,并不割裂,而是互相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将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中“教学对话”在实践中引向深入。因为“深度对话”的高中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言语的层面进入思维的层面,再从思维的层面进入审美层面,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深度对话”反映了语文课程理念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的转型。而具有时代特点的学生常有独立见解,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深层体验生活,拓展对话领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引发“深度对话”

学习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个人与社会知识的互动和协商,这也是“深度对话”。要鼓励学生参与“深度对话”,引发个性化、多元化的文本解读,为“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服务,发挥语文教学的真正作用。教学内容的处理源于学生,他们的兴趣点是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如果教学不去贴近学生,不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对话”,那么又何谈引发学生的主体需要,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呢?

如,柯灵的《乡土情结》,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感情写作这篇散文,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他对家国之思有特别的体会。通过本文的学习,揭示“乡土情结”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扣住文本,联系自己的体验去感悟生活,将其中的感情内化。

在教学《乡土情结》一文时,学生课前提出很多阅读问题,有一个学生提出:为什么标题是情结,而非情感?情结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也激起我的思考。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中,“乡土”始终作为一个底蕴极为丰厚的概念存在着。恋乡、思乡、寻乡、归乡等,是人们深层的心灵指向,此中有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情结”存在着。结是指用绳、线等绾成的疙瘩,是一种联结的状态,事物的关键。而情结是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永恒的、深刻的、难以化解的、复杂的感情。在学生何为“结”“情结”的探讨中,体会“乡土情结”一时说不清的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由题目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将全文串联起来。这个问题的探讨激起了我任教班级特有的“情结”,这个班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告别家乡来到上海的,离开那一刹那的抉择是痛苦的,心境极为复杂、纠结。这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体味到柯灵所说的“此种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这份情永远牵挂着、联结着我们。

在对“乡土情结”的解读中,学生通过“深度对话”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深化思乡爱国的情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找寻心灵家园。学生在文本所创设的对话环境中自主阅读、钻研文本,尽可能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去和作品碰撞、对话,在语言的整合和建构、交流和表达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在思维发展与提升中倾力“深度对话”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除对精读的篇目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我还坚持进行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作为一位普通教师,十几年来,在自己的语文土壤上坚守耕耘。三分钟演讲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促进思维发展大有益处,同时,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其他三个层面,也有积极意义。

我们培养的高中生,将来面对的专业门类设置更多,就业范围更广,因此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演说能力,以及在会谈和一些正式的场合,能清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发言做到清楚,表达简洁、诚恳而有自信,这方面还需要中学语文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课前演讲”的内容不限,但要有感而发,能使学生自主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自我介绍、精彩文学赏析、以“普通话水平测试”的30个说话题目为主的演讲,或是偶尔来一次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实行“课前演讲”内容的充分民主,有利于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评价,演讲结束后,通过教师适时点拨,同学之间的交流评价以及自我的认识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评价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学会了辩证地去看待任何一个问题。

实践证明,“课前演讲”实现师生、生生“深度对话”,能创设更好的教育机缘。在情感体验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和思辨力,人格得以进一步完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深一层提升。

三、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中引导“深度对话”

语文教学多注重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不能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参与审美,才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要引导学生步入“深度对话”,实现对主题情感的感悟,就要引导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在感受与体验、鉴赏与评价、表达与创造中,对文本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

以《乡土情结》一课的文本自由赏析教学为例:

生:我找到了,是第三段最后一句。文中写道:“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这句话用到了比喻句,写出了一个离开家乡的人的真实感受,就像浮萍一样迷茫,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理解,产生了共鸣,共鸣点在作者选取的这些意象:兰花、浮萍、秋蓬、蒲公英。你说说选取的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点?

生:兰花、浮萍、秋蓬、蒲公英,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在于没有了根,没有了依托,四处飘荡、无依无靠。离开家乡的人就像这浮萍、秋蓬、蒲公英,悲凉和无助。

师:是的,人一离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情感的空中楼阁。感觉同学们已经通过品味作者富有文采的语言进入散文的情感世界里了,这句话还有什么意蕴,谁来继续给我们挖掘?

生:我觉得这句话重点在后面,作者想说,虽然人离开家乡,会有无依无靠的感觉,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我们就像风筝,故乡一直紧握着我们这些风筝,无论我们飞得再高、再远,空间再如何转变,故乡都始终牵挂着我们。

师:人一旦离开乡土,纵然空间、时间发生了变化,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正如柯灵所说,此种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这份时空变化之情使这根线永远牵挂着、联结着我们。

可见,在对话情境的创设中,通过对话不断地提升对文本的理解,个人独特见解的表达和创造性的审美鉴赏就会产生,就能敏锐地看到有深度的“对话点”灵动出现。

四、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中实现“深度对话”

“深度对话”如果只局限在课堂中和书本上,是无法实现更深层次的对话的。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有大语文的观念,促进多元视角、多维思考,在学生与社会的换位互动中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课标修订稿中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我曾在班级里组织学生完成“说出、写好我的中国名字”的语文学习任务。我看到有些学生交的作业书写难看,包括作业本封面的名字歪七扭八,甚至用字母、符号、图形、笑脸代替。

当时正值农历新年前,一些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发现他们寝室门上的名牌被撕了下来,名字被撕掉,其中一个留学生便发起拍摄视频“说出我的名字”活动,很多学生参与解说名字的含义。我让学生课前向父母询问自己名字的由来,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和查找,然后在课上互相交流。

师: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对自己名字与身份的捍卫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他们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为消除偏见,传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对中国文化的保护和跨文化交流。

生1:视频是请柬,邀请你我对话。也表现了中国学生态度坚定,不失风度。为这些大声说出中国名字的学生点赞,为睿智、坚定、自信、有担当的大学生点赞。

生2:我们最近都在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武亦姝的出现,让我们对文化的解读、文化的传承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有时害怕、厌烦背诵古文,但今天的我有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担当。

师:最近有同学的作业写得东倒西歪。字如其人,透露出对文化的不理解和不尊重,每个中国人名字背后都能讲出一个美好的故事,都承载着家庭的期待和祝福,都有着文化自信。

生3:我们愿意每天认真练习一篇字。尊重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从容写好自己的名字,用承载着家族期盼和梦想的名字,展现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

现在,学生作业本上的名字写得工整、自信多了。在换位互动中,在对话情境中,抓住社会热点的契机,养成一个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这些都要落实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维护自己母语、发展自己母语的情怀和实践能力上。

“深度对话”对“语文核心素养”包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今后的“深度对话”,既能出现在对一篇课文的精耕细作,对知识点的掌握应用上;也可以体现在将来用“任务群”来整合零碎学习内容,把知识内容放到大的学科、文化、社会、历史背景中。新的课改,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走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左不右,順应自然,走中正道路。“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不是对过去的否定、告别,而是继承、发展。面对课改的新要求,面对具有时代特色的高中学生,高中语文教师更应灵活巧妙地、富有创造性地去激发动力、培养能力、巩固效果,使学生在“深度对话”中认识对话价值,获得阅读体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鹏.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J].中学语文教学,2017(3).

[2]王栋生.不靠“热”,靠理性的“韧”[J].中学语文教学,2018(1).

[3]王宁.谈谈语言建构与运用[J].语文学习,2018(1).

[4]上海中小学课改委.上海市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董倍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情结乡土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毛绒情结
“战斗民族”的体育情结
探索潜意识深处的情结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是情结控制了你,还是你控制了情结
乡土分外妖娆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