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年粑的艺术特征分析

2018-05-14 10:51高婷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2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江西

【摘要】年粑这门“舌尖上的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春节食品的典型代表。年粑有着传统的生产工艺,古老而久远,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元素,也是江西人民历史、艺术、民俗的复合产物,从中可窥视到江西人民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习惯。本文从造型、材料、雕刻工艺等方面对江西年粑的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探寻其背后蕴藏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江西;年粑;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TS213 【文献标识码】A

江西年粑作为地方特色食品之一,也是古老饮食文化中的一员,其历史悠久,造型精美。年粑的制作因木模内雕刻的花纹不同,做出的花形也不同,包括寿桃、牡丹、鲤鱼、寿星等图案,还有各种缠枝花纹图案,再加上晶莹玉润的糯米原料,制作出的年粑堪称一件件精致美丽的艺术品。其衍变而来的饮食文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的纯手工艺,难以被现代技术所代替,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不仅包含了独特的生产技艺、饮食文化、民俗风情,还体现了江西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审美,它独特的手工制作技艺和人文、艺术价值,对于中国民众的民俗生活有着特殊的人文意义。

一、年粑的起源概说

有童谚曰:“拜年拜年,粑粑上前。”一到春节,家家户户、大大小小都会忙碌着制作年粑,已经成为人们过春节所必备的一样食品。对于民间的人们来说,这种寓意着吉祥的食品十分重要,人们为了祈求来年的幸福安康,发明了这种年粑。年粑的发展历史悠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不同的时期、地区叫法不一,制作工艺和使用材料也存在差异。作为湘鄂黔边界地区的传统食品,深厚的民俗文化以及地理条件为江西地区年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载体,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年粑的艺术特征分析

江西年粑造型多样,制作精巧、细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勤劳智慧的人民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将各种艺术元素融合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这里的人民一年四季都和年粑紧密相连,过年前,每一家都会请帮工帮忙,做的数量多的人家,可得花上一天一夜的时间。以前没有榨粉机器,都要用人工推磨,既费时又费力,可见年粑是江西人民辛勤的艺术结晶,十分宝贵。

(一)题材造型特征

年粑的造型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其图案及造型表達的主题,往往与当地人们的物质生活紧密相连,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风格特征。所谓“年粑”是为了迎接春节所制作的食品,所以制作出来的图案及造型必须与春节的喜庆吉祥结合,以便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年粑的制作又离不开中国的传统习俗的影响,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代表了圆,是一种太极阴阳循环往复的圆周运动。千百年来,古老的中国崇尚于祭祀崇拜,在漫长的原始崇拜中,先民们逐渐总结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四季的交替,太阳的起落,人的生老病死等都是类似这种圆周运动。此外,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崇尚于完整的圆形,讲究对称之美。所以,年粑的造型大多以圆形为主。

(二)制作工艺特征

在江西,年粑被称为“印粑”,是因为整个制作过程经过了“印”的加工程序。正是因为“印”的程序,才使年粑有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审美价值,这种“印”在江西的很多地方都存在它们的影子,整个赣北的瑞昌、湖口、都昌,甚至是更远的地方。粑印的整体形状为长方形,前端较宽,后端较窄,便于手拿,中间部分为凹进去的圆形并刻有各种图案,这样印出来的粑厚薄均匀,美味可口,又有喜庆吉祥的图案,集视觉和味觉于一体。

1.“印”的概述

我国“印”的历史悠久,很早就已出现了糕印和饼印,“印”的出现呈现出了先辈们的精湛手艺,使生活与艺术相融合。“印”的制造技术最早可追溯到青铜时代,当时印模制作需手工雕刻,而手工雕刻技术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制陶工艺。据考古推断,当时的印模大多是使用木制作,不易保存,存世稀少,但因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其制作工艺传承了五六千年。

2.“印”的材料分析

“印”的制作方法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江西印模材料大多为木质,但绝不是普通木材,其在木材选择上很有讲究,木材必须坚实耐用,便于保存,适于雕刻。通常梨木、枣木等为首选,这些木材木版面光滑、纹路细腻,只需打磨光滑,无需上漆,雕刻起来不易开裂,雕刻出来的模子没有杂纹,十分精致,并且印模能够经久保存,具有天然材料的特有美感,正是对《考工记》所表述的“材有美”传统造物思想的诠释。所以,材料的选择对印模的质量起着决定作用。

在选材上,也有选择高档木材的,如楠木、檀木等,但极其少,大部分人还是选用常见的果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对于普通的人们来说楠木和檀木的价格相当的昂贵,而且不易得到;相反,果木随处可得,价廉物美,使用果木制作的工艺比楠木、檀木更加方便、简单。如今,到了春节,不少地区还是会传承古老的习俗制作年粑,但是,会用传统的手工技法制作印模的人却寥寥无几,这种手工技法面临失传的危险,让我们为之担忧。

3.“印”的雕刻工艺

在“印”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有九道工序:选料、断木、切块、阴干、做印模、打气眼、雕刻、打磨、包装。首先,选好木料,再将木料锯成一块块长方体,每一块大概二十厘米长,五厘米左右的厚度,然后,根据事先所设计的图案纹样,用刻刀进行初步轮廓的雕刻,这一工序俗称“开方”。一般雕刻顺序大多采用由外向里,由边到中,按照井然有序规律进行。“边”即起边牙,边牙起着确定印模整体造型的作用,接着再到底部图案和中间文字的雕刻。对于特殊纹样,如中轴线不对称等,可自由制定雕刻顺序。

三、年粑的文化意蕴分析

中国自古就喜欢使用吉祥图案,据考证,吉祥图案起源于“图腾”,在原始社会时期,它融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一体,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由此而产生了其对吉祥意识的需求,形成了一种象征幸福安康的图形符号,这正是吉祥图案的雏形。年粑的产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类观念、意识有着重要的关系。年粑的产生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景,向祖先和诸神祈祷许愿,祈求保佑“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消病除灾”等,年粑由此就作为祭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吉祥食品。

年粑作为春节时江西人所必备的食品,到了正月,用来走亲访友、招待客人,成为亲情和友情传递的桥梁,也是对亲朋好友新的一年的祝福。由此可以发现,年粑所体现出的文化意蕴与中国自古以来的民俗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就崇尚文化的象征寓意,作为名族文化中最为普遍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人们思想与情感的依托,年粑的图案纹样正是象征文化很好的诠释,其包含着许多传统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当地的民俗风情。

作为一件古老的民间艺术品,年粑的图案纹样在传承的过程中,充分保留了宗教象征、吉祥文化等许多传统,民间雕刻师在雕刻印模时,依据当地风俗文化,结合大众的审美心理来进行设计制作。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大多采用趋吉避凶或者吉祥寓意的图案纹样,造型生动,洋溢着幸福、吉祥的意味,有很浓厚的装饰趣味性。从这些年粑图案纹样的背后我们能发现不同的历史文化与意蕴。

四、結语

年粑历史悠久,制作工艺传统古朴,特色明显,艺术价值颇高。雕刻师运用高超的技艺,选用丰富造型题材,寓意着吉祥,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寄托了人们对美好辛福生活的向往和积极追求,也从中映射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随着现代化发展,这门“吃在嘴里的艺术”逐渐淡化,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年粑所蕴含的设计思想、文化内涵却时刻影响着我们,使今时的我们得以追根溯源,感受江西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也是我们当今艺术设计创作灵感的来源。我们应延续和保护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促进地方优秀传统民间工艺和地方特色的发展。因此,对江西年粑艺术特色的研究具有着重大意义,年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谢琳.粤北张田饼印的设计美学研究[J].艺术评论,2016(6):147-151.

[2]余春明.家乡粑俗[J].老友,2014(9):20-21.

[3]李晓璇.中国吉祥图案深层研究及现代意义[J].大众文艺,2014(14):149.

[4]覃奎.恩施土家年的“吃货”[J].中国三峡,2012(2):79-81.

[5]丘斌.江西民间美术现象[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高婷,女,汉族,江西九江,研究生,江西南昌南昌大学设计学专业,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江西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