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徐悲鸿的美学思想对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

2018-05-14 10:51孙妍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2期
关键词:美学思想徐悲鸿美术教育

【摘要】徐悲鸿是中国近代以来具有划时代标志的优秀画家、美术教育家,在素描、油画、国画方面的成就很高。他凭借深厚的功底,过人的学识,努力的探索与求学精神,将中国画与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相融合,其美学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涌现出一批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院校和以他为首的画家流派,使中国艺术的发展更加丰富多样。

【关键词】徐悲鸿;美学思想;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一、徐悲鸿的背景介绍

徐悲鸿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市,父亲是私塾先生。自幼随父学习诗文书画,这是一种传统的启蒙教育,因父亲的影响使得徐悲鸿的作画风格较为写实。6岁学习四书五经,9岁起正式学习绘画,13岁在乡村镇里卖画,17-19岁曾在宜兴女子师范、彭城中学、始齐女子学校教画,这是他第一次做教师。

1917年赴日本考察美术,浏览了大量日本画和欧洲油画的名作,深切感受到日本画家写实求真的创作风格,但缺少文人画的笔墨情趣。尤其推崇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为宗旨的创造性画家,如葛饰北斋、竹内栖凤等人,他自愿为中国艺术寻求新的解放道路。归国后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这是他第二次做教师。

1919—1927年到欧洲留学八年,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结识了著名画家弗拉芒格、达仰等人,潜心钻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艺术。由于徐悲鸿本身的功底再加上勤奋好学、敢于吃苦的精神,使得他在写实绘画方面的成就颇为突出,继承了西方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完美严谨的造型,探索西方的艺术文化,熟练掌握写实主义的绘画技法。八年的留学生涯使徐悲鸿在绘画方面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塑造了他今后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

二、徐悲鸿的美学思想

(一)绘画中倡导写实主义

徐悲鸿倡导现实主义艺术,主张“倡智之艺术,思以写实主义启其端。”他反对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是因为留学欧洲期间他对欧洲古典写实油画流派大师的敬畏和欣赏。由于中国当时的国情和父亲写实风格的影响,再加上他忧国忧民的情感,他不是一个纯粹搞艺术的人,他的绘画风格与他自身的切身经历有着深深的关系,出身下层,两次抗拒包办婚姻,受到新文化运动和西方写实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倡导的写实主义绘画适应时代的需要。

在《中国画论改良论》中提出“古法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的主张,提倡写实,反对抄袭。在欧洲留学期间独选写实主义而杜绝一切现代主义绘画风格不仅是因为个人的喜好,在留学八年间他过着艰苦、困顿、努力学习的生活,倡导写实主义也与他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人生现实有着莫大的关系。他曾在北京大学担任“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了康有为、蔡元培等人,认识到中国当前需要写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影响,于是他一心要改变中国传统绘画的临摹之风和自古以来注重文人笔墨的情趣风格。

(二)提出新的教学方法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亲自为学生上课,他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和美术教学方法。

徐悲鸿主张:“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他在绘画过程中尤其注重素描基础的训练,认为素描是一切绘画造型的基础,对学生要求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并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对近现代绘画有深刻的影响。中国现代各大艺术院校非常注重学生素描基础的训练,相对于中国画等一些传统的绘画重视程度相对降低。

徐悲鸿提出《新七法》论:位置得宜、比例正确、黑白分明、动态天然、轻重和谐、性格毕现、传神阿睹。并提出了“宁过毋不及,宁方毋圆,宁拙毋巧,宁脏毋净”等口诀,直到现在也为后人学习。这七个方法表明了他对素描造型艺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学习素描的步骤,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绘画理论,对后人学习素描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新七法》论的提出也是围绕“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为指导,要求后人注重素描功底的训练,对中国艺术的进步具有指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科学、民主的精神与美术教育相结合,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将民主与科学融入绘画教学中。他反对形式主义艺术的绘画创作,将科学和民主主义思想融入美术教学体系中。他在美术教育中增添民主与科学的色彩,使中国美术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也使后人在美术思想方面的成就更完善。

徐悲鸿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美术教育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美术理论经验并将它传递给后人,将写实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绘画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的艺术形式,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寻找出新的道路,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写实主义画派和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院校,如中央美术学院。

三、徐悲鸿的美学思想对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

当然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既不能说完全正确,也不能说完全错误。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观念要根据社会历史条件、客观环境和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来分析。如果以现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例如,过于僵化的教条式训练,使得美术教育太过于单一,因为艺术本身就是形式多样化的训练。他倡导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所以,中国近现代的艺术院校尤其注重对素描的训练,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视程度降低。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责备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它符合当时战争环境的需要,中国急需现实主义的绘画者来挽救急需解放的新中国。

首先,徐悲鸿在美术教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悲天悯人”的思想和“新七法”“尽精微,致广大”等著名的教育理念和主张,体现出了新文化的时代特征,强调素描造型观念、科学与民主思想、写实主义绘画风格融入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增强了国民对素描的重视程度。徐悲鸿的作品吸收西方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在素描、国画、油画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克服了以往的历史局限性,并通过开展美术展览馆、建立艺术院校等一系列方式,提高国民的欣赏水平。在战争的年代提高国民的艺术感受,可以增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徐悲鸿的一些作品用于给中国共产党筹备物资,建立艺术院校,资助贫困学生等。这些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徐悲鸿自欧洲学成归国后一直都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建国后的美术教育得到广泛的进步,徐悲鸿学派取得更为尊敬的地位,受其影响国内建立了一批艺术院校。改革开放后,西方绘画融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质疑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绘画艺术风格,中国画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样性。

其次,在看到徐悲鸿美学思想中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消极作用。在当时的环境中,不少学者认为徐悲鸿的思想过于保守、僵化,片面强调西方现实主义绘画,忽视了中国画的独特性,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影响了中国现代艺术道路的发展进程。他坚决反对巴黎先锋派的形式主义绘画,忽视了中国写意画的特点并对中国本土绘画的重视程度下降,使得中国传统绘画在当今艺术院校中重视程度相对降低。

自改革开放以后,西方近代绘画被介绍到中国,人们开始重新反省當代的艺术风格是否有利于艺术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美术教育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要辩证地看待他的美学思想,根据当时的国情出发,符合国家政治的需要。作为跨时代的艺术传递者,他的传奇一生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参考文献:

[1]王震.徐悲鸿文集[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

[2]刘淳.中国油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3]翁震宇.美术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

[4]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孙妍(1991-),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科教学美术,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徐悲鸿美术教育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墨猪图》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美学思想研究述评
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徐悲鸿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