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2018-05-14 13:52李洁华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师生技能

李洁华

[摘 要] 人际沟通能力是幼师生就业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规定的基本内容之一,其水平高低影响幼师生就业、职业生涯发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情况,发现幼师生在沟通对象、沟通技能、沟通方式、沟通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帮助幼师生提高自身人际沟通能力的几条建议,以期更好地培养幼师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关 键 词] 人际沟通能力;幼师生;技工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4-0292-02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指出:幼师在“沟通与合作”方面要求要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要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要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等。近年来,在调研幼儿园时,园长也明确指出:学校应重视幼师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让幼师生学会如何和家长、同事、幼儿进行沟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等。因此了解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幼儿园需求的幼师生。

一、人际沟通能力的内涵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衣食住行、归属与爱等需求都需要与人合作、交往才能得以满足,因此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就变得尤其重要,而这一过程被心理学家定义为人际沟通。在不同的研究理论中,对人际沟通也有不同理解,如关系论强调人际沟通是一种关系;内容论则强调人际沟通是信息的传播。

在这一理解基础上,研究者将人际沟通能力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理解,如关系论中认为人际沟通能力水平是指你的行为适合情境,并帮助你实现个人或关系目标的程度;过程论中则认为人际沟通能力是个体用有效的和适当的方法进行沟通的能力。

综合各流派的理解,本文将人际沟通能力定义为:幼师生具有不管与何种类型的人进行沟通时,都能采取合适的沟通技能、不同的沟通方式达到传递正确信息的目标,并不断通过学习改善自己的沟通水平的能力。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问卷,随机抽取河源技师学院的幼师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该问卷共涉及24道题,涵盖了沟通对象、沟通技能、沟通方式、沟通学习四个方面,所有题均采用随机排列方式,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从“非常符合”“有点符合”“无法确定”“不太符合”“很不符合”,依次记为5分、4分、3分、2分、1分,反向题则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得分越高说明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越强。

问卷采用网上问卷填写的方式,有效填写人次为205人,均为女生,年龄在16~19岁之间,家乡均在河源的五县一区,其中2015级76人,2016级83人,2017级46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总体情况

从收集的数据来看,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均分为81.80分,中等偏上,最低分为58分,最高分为107分,各自得分相差1~2分。说明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两极分化,需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各自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幼师生对待不同沟通对象的态度

对不同年级的幼师生在不同沟通对象上的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发现不同年级的幼师生在以父母为沟通对象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不同年级的幼师生对亲子关系的看法有所不同。

(三)幼师生在沟通技能上的使用情况

对不同年级的幼师生在沟通技能上的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发现不同年级的幼师生在倾听、肢体语言两个技能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不同年级的幼师生在倾听、肢体语言技能的使用上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学习提高。

当然,值得肯定的是,在安慰、热情这一维度上,不同年级的幼师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平均分中等偏上,这与幼师生全是女性有关,也与其学习的专业知识有关。

(四)幼师生在沟通方式上的喜好情况

不同年级的幼师生在电话、网络工具、写信这三种沟通方式上的喜好程度不存在差异(见表3),但网络工具的使用平均分明显高于另外两种,说明幼师生在人际沟通上更倾向于采用网络工具。

(五)幼师生在沟通学习上的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幼师生在沟通学习的四个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1,说明不同年级的幼师生对班主任、科任教师的看法、参加第二课堂的积极性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2017级新生刚入学,对教师的熟悉度还不够,对社团活动、技能比赛等不了解,所以在人际沟通的学习上也就无从入手。再者可能是因为人际沟通能力属于隐性能力,幼师生很难捕捉到在教学或活动中能学到的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

四、建议

(一)帮助幼师生客观认识自身人际沟通能力水平

从调查数据来看,幼师生在人际沟通能力的总分上属于中等偏上,这与实际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就业所观察的情况有所偏差,说明幼师生在回答问卷问题时,可能存在过高评价自己的现象,因此必须帮助幼师生客观认识自身人际沟通能力的水平。

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开展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活动,让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感悟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高低、口头表达是否合适、肢体语言运用是否恰当等,从而反思自己的沟通技巧是否合适,客观看待问题,并内化为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邀请心理学教师对班级同学进行投射型的人际沟通能力测评,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了解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帮助幼师生改善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在调查中发现,幼师生在与父母沟通时,会存在有代沟这一想法,说明幼师生在与长辈沟通时,会有些词不达意或迫于某种压力而不愿表达。这样的沟通状态,势必影响幼师生在工作岗位上与家长的沟通,因此幼师生需要从改善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入手,方能更好地与教师、家长沟通。

一方面,班主任或德育教师要帮助幼师生学会理解父母的出发点,试着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平时要关心父母的衣食住行,对父母发的朋友圈信息要予以关注,并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善于借助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节日契机,开展“我与父母之间的温暖”之类的主题活动,让幼师生进一步理解父母,也让父母进一步了解自己,只有彼此足够了解,才能沟通无障碍。

(三)帮助幼师生提高人际沟通技能

在调查中发现,不同年级的幼师生在倾听、肢体语言方面差异性比较明显,因此需要通过课程或活动提高幼师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1.开设专门的“与人沟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从了解什么是人际沟通能力,如何提高或改善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入手,系统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模型,有好的沟通技能。特别是针对倾听、肢體语言两个沟通技能要予以训练,如开展“你说我猜”活动,训练肢体语言。

2.在专业课程、公共课程中渗透人际沟通能力的训练。如在幼儿文学课上,设计幼师、幼儿的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模拟幼师与幼儿进行对话,从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如在幼儿体育活动设计课上,分小组分任务进行讨论,在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3.鼓励幼师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和技能比赛。如参加演讲与口才协会,一则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二则在与协会同学共同完成一些事情时不断沟通,从而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又如参加“讲故事”技能比赛,一则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增加与老师、同学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二则需要面向陌生人展现自己的才能,需要克服肢体的紧张,从而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4.推荐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微信公众号、网络公开课等资讯给幼师生,督促其利用课余时间自觉提升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如推荐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书,让幼师生在阅读中掌握人际沟通能力的知识;又如推荐网易公开课中的《人际关系的潜在影响》《交往中的幽默感》等视频,让幼师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习人际沟通中语言的艺术。

5.班主任可组织幼师生开展人际沟通的系列主题活动,如观看电影《坏女孩》后,让幼师生分享观影心得,并说说自己在日后与同学相处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又如开展“我最喜欢的人际交往高手”活动,让幼师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身边人,为什么喜欢,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引起幼师生的自省,对照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五、结语

幼师生是学前教育的储备人才,关系培养出的下一代质量的好坏,其人际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其与家长、幼儿、同事之间的关系,因此幼师班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必须注重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帮助幼师生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才能使幼师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中能应对自如。

参考文献:

[J]周梅香.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师生核心素养发展探析:基于中国幼师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J].高教论坛,2017(2):2.

[2]王馨.大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与就业面试能力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3]刘中艳,蒋昭群,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大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8).

[4]吕红.中职语文教学中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6.

[5]周春艳.学前教育专业大幼师生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困境和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7(2).

[6]路颖晓.“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沟通模式探索: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是必然趋势[J].法制与社会,2017(8).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师生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拼技能,享丰收
基于网络的高职《人际沟通》教学改革
麻辣师生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浅谈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