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传统饮食文化族内与族际传播模式研究

2018-05-14 10:51贤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2期

【摘要】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其苗族人口在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中占首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贵州苗族人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的学术界对“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探讨与研究已有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多是从历史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等角度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则主要从苗族饮食文化族内与族际传播模式入手,具体阐释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传播状况,大力弘扬苗族传统饮食文化,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贵州苗族;传统饮食文化;族内传播;族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饮食文化是苗族人民为了颐养生命、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而创造积累的一种传统文化。贵州苗族饮食文化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并没有专家学者从传播模式的视角对贵州苗族饮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汉语大词典》“传播”此条曰:传播:广泛散布。“传播”一词在西方对应的有“Transmission”(传输、传送、播送)、“Dissemination”(扩散、宣传)。美国《哥伦比亚百科全书》:“思想及信息的运送,有别于货物和旅客的运输”;英国《大英百科全书》:“若干人或者一群人相互交换信息的行为”。这些解释强调了传输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际上这是一个双向的沟通行为,而不是单一的“散布信息”。但在某个特定的指向或者特定的相关事物的联系之下,汉语的“传播”概念会发生变化,进而变成一个象征性符号。本文以贵州苗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很显然,饮食文化背景赋予了“传播”象征意义,也为本文研究苗族饮食文化传播行为特征以及重构传播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将推动人们对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认识,并且能够进一步丰富我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研究视角的内涵。

一、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概况分析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以山地为主,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山脉众多,重恋叠峰,山高谷深,纵横交错,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喀斯特地貌。贵州全年阴雨天较多,气候湿润,旧有“天无三日晴”之说,从很大程度上概括了贵州的气候特征。苗族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定居在湖南洞庭湖和沅江流域一带,从事渔猎和农业生产。后经过历代不断地迁徙进入西南地区,形成了大杂处小聚居的格局。迁入贵州的苗族主要居住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民间曾流传“苗族住山头,夷家(布依族)住水头,客家(少数民族对汉族的称呼)住街头”的俗语就是对贵州民族主体分布格局的概括,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的黔东南、黔西南以及黔南、黔西北和黔东北等地。在贵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和自然经济状态下,苗族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亦形成了独有的饮食习惯。

在吴澎《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饮食文化是指食物的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1]”几千年来,贵州苗族同胞的生活实践,使其饮食文化的内涵大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供给人体热量的热力食品(主食)营养价值丰厚;二是用來调节生理机能的食品(副食)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居住在贵州的苗族因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以农业生产为主,主食以大米、包谷、麦子、高粱、荞子和薯类为主,特别喜糯食,以糯米为上等主食。

二、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族内传播研究

“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传、受双方需承接这一载体,而苗族族内饮食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语言和文字这一原始载体,因此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成为苗族族内传播的主要模式。口语传播则表现出‘我与自我‘我与他‘我与你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2]”贵州苗族的族内传播者同族内接受者又构成贵州苗族饮食文化族内传播的主体。在长期的实践操作中,族内自觉形成了一套有规律的饮食文化传播体系,即“文化族内传播”。“文化族内传播”可划分为“民间传承行为”和“本土学校教育行为”两种类型,也就是说,当下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传播实践及其目标诉求,往往是通过以上两种行为方式得以实现的。

(一)民间传承行为

《当代汉语词典》解释“传承”一词为:“动词,传授和继承”。将传播和传承放在文化研究领域中来考究,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文化的流动性传播行为,使文化从静止变成流动,为文化交流、扩散、共享与创新提供基础。具体而言,苗族饮食文化传承是不管通过什么传授或继承模式,根本目标是将族内的饮食文化代代相传,来维持本民族的生存和延续,使年轻一代人能掌握这一方面的文化传统。由此,这里将深入研究苗族饮食文化的传承机制。

1.家族传承机制

苗族饮食文化往往以家族为中心,由长辈向晚辈传授,我们称之为“家族传承机制”,这种传承机制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不厌其烦地强调有共同的血亲族源,记录在漫长迁徙流变过程中逐渐分离的共同体成员牢记着的共同的文化关联。[3]”苗族千家万户都是以这种传承机制来繁衍生存。

苗族居住在离城市较远的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商品经济不活跃,食物的保存尤为考究,加工制作食物成为苗族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每个家族都保留了其独有的加工制作方式,最具有苗族民族特色的加工保存食物的方式,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腌制食品。清代田雯《黔书》载,苗人“凡渔猎所获,咸糜于一器,名曰‘菜,珍为异味,愈久愈贵,问其富,则曰藏几世矣。”这种制作食物的方法不仅利于长期保存,能延长食用期限,同时能显示家中富贵,可见,苗族腌制食物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在黔东一带苗族最为名贵的食品“腌鱼腌肉”(又称酸鱼酸肉)所使用的制作方式就是腌制法,其中,坛酸菜制作的品种达20余种。腌制的食品味酸,酸食成为苗家的特色,如酸辣椒、酸鱼、酸萝卜、酸青菜、酸鱼等。这些腌制手艺大多代代想传,年长者根据年幼者的悟性加以传授。

其次,贵州苗族有句俗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酸”的制作,苗家有其独到之处。贵州天气潮湿,食品容易变质腐烂,苗家为了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创造出了多种“酸”的制作方法。“酸”按成色分为“红酸”和“白酸”,“红酸”又分为“毛辣角酸”“虾酸”“臭酸”“红油酸”;“白酸”又叫“米汤酸”。苗家的“酸”多用来制成“酸汤”,用以煮鱼、煮菜等,苗家“酸汤鱼”成为了苗族的传统名菜,酸汤鱼的制作方法在贵州苗族黄平等地的老年人中仍保留此法,并将此法代代想传,形成了极具鲜明特色的“酸食文化”。

(二)生产传播行为

饮食生产传播行为是作用于饮食文化经济生产和销售的行为方式。其中,包括饮食成品的制作、饮食产品的推广以及饮食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结合的多种产品形式。这一行为方式的主要目标就是将贵州苗族饮食作为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资源,通过产品的再生产形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苗族饮食产品行为多种,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决定了饮食文化产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既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能使民族文化生产和消费成为全球的行为方式,促进文化跨区域、跨民族、跨国界的相互交叉性传播。另一方面,这种交叉性的开放式传播进一步推动“文化族际传播”,饮食文化产品流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能激发出潜在的文化产业精神,潜在文化产业精神反作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尽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苗族饮食文化既要保持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文化资源又要处理好族际中传播关系,才能实现产品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效益共赢的局面。

(三)现代媒介传播行为

随着现代媒介科技的不断发展,苗族饮食文化传播必须依附于现代媒介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主要依靠三大传播媒体以及新媒体为传播载体的一种传播行为。表现在:一是建立官方网站,2011年1月份,贵州省苗族学会就建立了《中国苗族网》,在展示苗族特色文化和人文风情、促进民族团结的同时,也极力推出苗族特色产品,以塑造苗族的品牌;二是开发民间网站,在传播苗族饮食文化方面,民间的网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苗族同胞都在积极宣传本民族的文化,这使得传播者不但为自己的苗族身份感到骄傲,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快乐;三是新媒体对地方旅游文化的传播,贵州苗族的饮食文化为众人所知,与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开展的旅游业发展活动的相关举措有关。例如,贵州省雷山县的某处苗寨经过长期的旅游开发,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民族文化旅游历史,地方政府运用新媒体传播进行宣传,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他们在观光过程中,一定会去苗寨中的农家乐住上几天,品尝苗家特有美食。此外,随着旅游业市场的不断成熟,单一的自然景观的旅游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旅游需要,人们在观光的同时,还要了解其民族文化,饮食文化,并且喜欢亲身体验。

参考文献:

[1]谢定源.中国饮食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2007.

[3]何茂莉.苗族口承文艺与怀乡恋祖情结的文化人类学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8(8).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贤娟(1983-),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