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5-14 15:12鲁浩安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2期
关键词:财源建设对策

鲁浩安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地方财政收入虽然在持续增加,但仍然需要积极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开展地方财源建设。本文首先介绍了财源和财源建设的实质,然后研究了地方财源建设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地方财源建设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加强地方财源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源;建设;建设;对策

一、财源及财源建设的实质

财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财税制度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无论是以直接方式或是间接方式,所有能够形成财政收入的活动或者事业。财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收入制度的不断调整,现在或是即将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活动或者事业。财源建设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制度和财政体制下,政府对于能够形成财政收入的活动所施加的行为。

二、地方财源建设的理论基础

(1)财源建设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我国现行的是分税制财政体制,中央集中控制地方税的立法权。虽然中央会从地方财力增加的部分中抽取一部分,但新增财力中的地方分享的部分就成为地方财力增加的重要来源。为了实现经济和财政之间的相互推动,地方政府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兼顾规模和效益,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最终才能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

(2)通过考虑财政收入来源和结构来建设财源。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所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属于地方,增值税的四分之三劃归中央,但是对于提升效益所带来的所得税部分,中央交给地方财政支配;对于由增长速度带来的增值税的增长部分仍然由国家进行支配。地方对于企业所得税就有了更多的依赖,迫切需要地方经济效益提升。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许多地方政府在缺乏良好效益支撑的情况下,急于招商引资或者盲目投资新的项目。在没有提前规划的情况下贸然投资,不仅不会提高地方经济效益,还会使地方财政蒙受巨大的损失。为了使地方经济能够稳定发展,提高地方经济效益,应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对于投资和招商引资项目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划,同时鼓励高新产业发展,培养优势产业的产业链,从而形成集聚效应。“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和落实,将来源主要为服务行业的营业税适当的划归为地方收入,加强了第三产业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中的地位,地方政府更加重视第三产业的财源建设,通过扩大自主财源,提升公共财政的支付能力。

三、地方财源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1)税收结构单一。地方税收收入的主体是增值税中的地方共享部分和企业所得税,其中的增值税为流转税种。根据流转税的概念能够发现,流转税的税基与经济是否景气和GDP指数的高低直接相关。当经济飞速增长时,税收收入就会大幅度增加,当商品价格和劳务费用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缓慢时,税收方面的收入就会减少。其他的税种例如财产税,收入额小,税源固定,收入弹性非常低,且征收所需要的成本高,在地方财政的税源收入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地方财政税源的税种单一,且过于依赖流转税种。

(2)第三产业没有发掘应有的潜能。虽然地方政府财源的贡献率中,第三产业的比率逐年上升,但是占税收总体的比重依然不是很高,且主要是以批发和零售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产业例如科学研究、计算机和软件行业、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医疗等高端产业的比例很低,没有充分发展。随着结构性改革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三产业行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并有很大的可能转变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因此,地方税源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上还需要完善。在第三产业的税收比重中,房地产和批发零售行业占比较大,新兴的物流、电商、科技等现代服务业中可发掘的潜力还很大,地方急需对产业模式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充分发掘第三产业对财源的贡献方面的潜能。

四、如何加强地方财源建设

(1)加强地方税种建设。目前,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将财产税作为地方税的主要税收来源,但依据我国国情,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而是在选择税收主体税种时有选择性地确定地方税种。首先,以这次税制改革为机会,将现行的收入量大的税种作为地方主体税种,例如企业所得税、财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其次,在地方主体税种改革的过渡阶段,逐渐加强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城建税的征收力度。最后,在财源中的主体税种逐渐过渡完成,经济处于较为发达的时候,参照国际做法,将财产税作为财源中的重要部分及主体税种来管理。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财源活力。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是培养新兴产业的重点行业。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逐年上升,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甚至有赶超第二产业的趋势,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为了充分挖掘第三产业的潜能,可以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和行业结构,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文化、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管理、科技研发、网络服务等新兴行业,对其进行政策方面的支持和优惠。从整体来看,地方应加快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加大对文化业、旅游业、房地产、信息技术行业、金融等行业的投资,发展第三产业是增加地方财政的重要方式,这类行业的壮大也为未来制定更具体的小税种提供了可能。

(3)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做好投资工作。在地方财政的投资方面投资工作应以发展地方经济为主,同时发展地方财源种类,规范地方的投资行为,改革投资方式,拓宽投资渠道,完善地方的宏观调控方式和体系。一方面,根据地方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确定投资活动的本质,将其划分为基础投资项目和地方性投资项目,重新界定投资的规模、方式、来源和融资渠道,规范整个投资市场。另一方面,建立政策性的金融体系,在地方建立政策性的银行金融体系,发展地方投资基金,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门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专家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还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减少投资方面的损失。目前,利用外资已经成为地方融资的重要融资渠道,因此,为了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定期举办引进外资的交流会等活动,引进国外投资以及贷款。

(4)均衡各地区财政,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发展速度慢的地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经济发展。各地方,尤其是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政府应改善本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方面,提升地区的首位度,加强城区与周边县域和城乡的联系,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开拓区域市场,共同开发和利用资源,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

猜你喜欢
财源建设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寒露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第一桶金”有问题?国民党“财源”被夺
浅议天水市财源培植的机遇与挑战
间接财源建设:影响很直接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