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启发式教学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 16:11胡杰文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美术教学幼儿

胡杰文

摘要:幼儿美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开发幼儿脑力,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在具体美术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能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欣赏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幼儿;美术教学

一、启发式教学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幼儿教育要求全面关注幼儿身心发展,以传授积极向上的知识为目的,竭力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幼儿美术教育能挖掘幼儿的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能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启发式教学中渗透美术基本知识

1. 创造力的激发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在幼儿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幼儿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适时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幼儿认识内心的美术世界。传统的美术教育较为强调模仿,这抑制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禁锢了幼儿的天性。

2. 想象力的塑造

培养想象力的方式多种多样,结合幼儿思维特征,教师常常选择游戏、童话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也可采用音乐、文字、图片等相结合的方式,引发幼儿对物象的联想,拓宽思维边界,使他们构建更多独一无二的作品。利用游戏教学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并能帮助他们在游戏中感知世界,获取生活素材。总之,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塑造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在绘画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构建绘画思路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助于幼儿进行创作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幼儿的自主性[1]。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为幼儿提供思考方向,引导幼儿自我思考,从而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的情境应具有以下三种特性。

1. 新奇性

幼儿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新奇的事物更能激发幼儿的新鲜感,引起他们的思考,刺激他们学习、创作的欲望。因此,为幼儿提供极具新意的创造情境有助于幼儿形成新的思维方式。

2. 启发性

启发性指的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给幼儿提供思路引导。它更强调为幼儿留下思维空间,让他们进行自主思考。教师应深入理解启发性特征,科学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发挥启发性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3. 游戏性

游戏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2]。游戏性要求教师在采用游戏教学时,要善于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引导,为其创作提供思路。另外,游戏营造的轻松环境有益于幼儿进行创造。

(三)借用音乐及视频,使幼儿的认知更丰富直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方式,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直观地传授美术知识。例如,在讲解“小动物简笔画”时,教师可播放相关儿歌及有趣的视频,为幼儿提供更直观的印象,使幼儿掌握小动物的基本草图,并通过不断引导,勾画出更详细的图像。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唱歌、游戏、講故事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给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绘画创作环境。

(四)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与比较

艺术来源于现实。为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绘画主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为以后的美术创作奠定基础。例如,在讲解“静物阴影认知”章节时,将实物摆放在幼儿面前,引导幼儿对其进行细心观察,询问静物摆放距离的远近对阴影的影响。再比如,在讲解“水果简笔画”章节时,让幼儿观察橘子与苹果之间的区别,引导其思考如何在绘画时凸显二者的差异,抓住物体特征。美术教学中的观察与比较既能锻炼幼儿的耐心,又能提高他们感知世界的能力。

三、结语

幼儿美术教育应结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安玉叶.幼儿美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学园, 2014(8):155.

[2]闵寿珍.启发式教学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 2017(33):108.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美术教学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