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8-05-14 17:29郭嘉儒
党政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互联网+

郭嘉儒

习近平同志指出:“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只有抓好非公企业党建,才能不断巩固并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保障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维护广大非公企业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一、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公企业党建的滞后状况,这种不对称的格局严重影响了我们党对非公企业的引导和治理。

1.党组织组建困难

党组织的组建需要相对稳定和成员集中的环境,但是非公企业从业人员流动性较高,而且非公企业中占比较高的中小企业人员少、规模小、较为分散,这导致一些非公企业由于党员人数少不足以建立党组织,或者因党员流失率较高党组织无法维持。

2.党务工作队伍力量较弱

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的整体素养偏低,他们一般学历不高、年龄较大,或者同时担任企业其他岗位的工作。对党务工作和企业业务都很熟悉、并能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做好党建工作的党组织书记较为缺乏。

处理党务能力较强的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匮乏。由于企业的盈利性质,非公企业中专职从事党务工作的人员非常少,而且他们常常身兼数职,分身乏术,无暇顾及党务工作。

3.党员的教育管理较为困难

非公企业党员来源复杂多样,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非常高甚至呈现“朝增暮减”的特征,管理困难,有的党组织连固定设置与规范运转都成为难题。党员的日常教育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困难重重。党员的高流动性与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复杂、费时费力,导致“隐形党员”和“口袋党员”较多,党员真实数量难以统计。

4.党建工作没有与企业发展实现良好融合

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没有将党建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没有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和统帅作用,使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呈现“两张皮”现象,使党组织逐渐被企业边缘化。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没有将维护广大职工的政治权益和物质权益及增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纳入党建工作中来,使企业党组织在职工中威信不高,向心力和凝聚力不足。

5.党组织开展活动困难,党员参与率较低

非公企业的特征客观上导致部分企业难以按时组织“三会一课”,网络平台的缺乏又使党员无法在闲暇时间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三会一课”学习,结果许多非公企业党组织不得不将文娛活动作为党组织的主要活动形式,甚至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不组织任何活动。

6.党建管理体制较为复杂

非公企业党组织实行多头管理和分散管理的管理模式,其隶属关系较为复杂。一些党组织按照属地管理,划归乡镇党工委或者街道党工委管理;一些党组织按照协会管理,划归商会党组织或企业协会党组织管理;一些党组织按照部门协助管理,划归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党委管理;还有一些党组织按照挂靠管理,依托中介服务机构党组织管理。这种多头管理模式尽管存在合理性,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管理混乱,造成漏管、重管的现象。

二、将“互联网+”引入非公企业党建的必要性

“互联网+”非公企业党建是将互联网的理念与技术进行综合运用,依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改革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方式方法,共同构筑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社会的互动平台,使党建工作更加高效,党员管理规范化、合理化,充分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实施“互联网+”非公企业党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有利于上级组织及时全面地掌握党建工作情况,提升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

在纸质化时代,难以及时全面地掌握党员信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轻松掌握所有的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党员的党费缴纳情况、参加学习情况、党组织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情况,而且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结构性分析,以及时了解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使上级组织也能够直接有效地掌握最真实的信息,便于有针对性地施策。

2.有利于非公企业党组织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广大党员的满意度

通过运用互联网平台,党员可以一键申请党组织关系的转移,非公企业党组织也可以一站式为党员办理组织关系转接,省去党员为组织关系转接来回奔波的麻烦,提升党员满意度,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组织关系转接麻烦导致的“隐形党员”和“口袋党员”问题,加强了党组织对党员队伍的管理。

另外,便于进行信息公开、民主参与和民主决策。党组织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党组织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支部每个党员,增强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而积极参与党组织的活动并进行民主表决,增强了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动员能力。

3.有利于创新党员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

通过微信、微博、App等媒介,开展形式新颖、内容紧跟时代脉搏的党员教育。针对非公企业党员的年龄、闲暇时间、学习偏好等特点,制定适应性强、受党员欢迎的学习内容。利用网络平台扁平化、发表意见机会更加公平的特征,让党员在网上平台先行讨论学习内容和会议内容。而且,结合上级组织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点,党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自主学习。这样不仅使党员热爱学习内容,而且真正在思想、觉悟和能力上得到提高。

4.有利于增进党组织内部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互联网平台增加了党组织成员的沟通渠道,而且这种沟通方式更加扁平化,使党组织内部的沟通更加直接、平等。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一位党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所思所想反映给党组织,组织通过自身的力量帮其解决,从而形成良性互动,使得党组织真正发挥党员群众利益捍卫者作用。这既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信任感,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的精神家园,又让党组织对党员的情况了解地更加深入。

5.有利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明党内纪律和规矩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常被企业业务挤占时间,导致党组织的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对党员的管理存在宽松软的问题,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不到位。例如《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納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退党。但是党组织要将这名党员除名,就必须报上级批准,这个程序较繁琐且易产生矛盾,因此这一规定在现实中容易由于落实困难而成为一纸空文。如果运用互联网平台,这一程序可能只需要在网上点击几个按钮就可以轻松完成,大大增强了对党员的监督和约束。

三、推进“互联网+”非公企业党建的实施路径

“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为处于困境中的非公企业党建提出了破题之策,也为非公企业党建迈向科学化、规范化道路指明了发展方向:

1.非公企业党组织应树立服务企业发展的理念

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既要实现更好的引导和监督,也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激发企业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形成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从而更好地带动整个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

2.运用大数据提高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能力

随着云计算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大数据开始迸发出自身的巨大能量。“互联网+”时代,首先应意识到大数据在非公企业党建中的重要性,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建设全国范围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党支部和党员信息数据库,包括入党时间、党费缴纳、参加“三会一课”、组织关系转接等各方面的信息都要广泛容纳,确保所有党员的信息都清晰、完整。

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云计算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使上级组织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情况有更加深入和充分的了解,为下一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网站+ App+社交平台”的非公企业党建模式

建立非公企业党建网站。按照统一规格、版面、类目、风格等的要求,在建立全国性的非公企业党建网站基础上,地方各级党委建立本地方的非公企业党建网站。

开发非公企业党建App,以顺应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比例越来越高的现实趋势。党建App应该涵盖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网上入党申请、在线党课、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线上考核、网上转正申请、在线缴纳党费、党组织关系一键转接,还包括党员意见和建议的表达窗口、“三会一课”的线上开展、业务培训在线课堂等,真正方便党员参加党内生活。

另外,在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上建立互动平台,不仅可以发布党务信息、企业信息、时政要闻、党员和群众呼声等信息,而且可以建立党组织内部交流平台,使党员和群众能够随时表达自身想法,增进员工间、员工与企业领导间的了解和感情,同时为员工提供了一个维权渠道,为企业领导实现更好的管理提供支持。这种党建模式打破地域和管理层级的限制,使党组织与党员实现无缝衔接,同时也解决“隐形党员”和“口袋党员”问题。

4.运用互联网平台为党员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智慧教育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依托党建专家的指导制作各种生动有趣的课件、音视频学习资料,上传至非公企业党建App,形成丰富鲜活的党员学习资料库,提升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利用网络平台使党员可以在闲暇时间自主点播学习资料,解决党员工作和党课培训时间冲突的矛盾。

同时,根据互联网时代党员的学习时间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制作一批紧扣社会热点和时代脉搏的微课程与微视频,让党员在零碎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学习。

另外,开通微信公众号,每天按时推送趣味性较强的学习文章,可涵盖党务、业务、时事等各个方面,使党员寓学于乐。建立党员学习微信群,让党员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意见建议发在党员群中进行交流。通过沟通不仅能够提升学习效果,而且能够增进党组织和党员间的感情。

5.加大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经费和人员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专项拨款力度,使非公企业党组织有充足的资金开展工作。同时,对于党员的党费,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对这部分党费自由支配的力度。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党组织开展工作可以更加有力,减少后顾之忧。

选派熟悉党务、精通企业业务、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担任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等职务。这不仅能够使党组织工作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而且能够切实为企业发展带来有益的帮助,使党组织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相得益彰。

6.搭建网上评价系统,加强网络监督,落实党内民主

在非公企业党建App上,搭建党员群众评价系统,将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在网上公布,党员群众定期对党组织工作的满意度打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党员群众提出的质疑,党组织需进行解答,对党员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拿出具体的整改方案和措施,并让党员群众对整改效果进行监督。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

(责任编辑 王 玉)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互联网+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党员标准是什么?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正式党员人数减少至3人以下的党支部是否要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