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在创新创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 16:22王立杰王华丽王盛华
教育与职业(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王立杰 王华丽 王盛华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创新创业教学评价的现状,提出要构建“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并从创新创业教学前、创新创业教学中、创新创业教学后三方面阐述了“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进而指出了“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的创新之处与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方向,以期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评价体系 双方向 四维度 创新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王立杰(1977- ),男,山东莒县人,山东科苑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特聘院长。(山东 济南 250001)王华丽(1977- ),女,山东荣成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山东 威海 264210)王盛华(1979- ),女,山东龙口人,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主管技师,硕士。(山东 济南 25006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分制改革视阈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553)和2016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就业创业专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16SYB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8-0077-04

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是衡量创新创业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也是指导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目前,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较少,指导性不足。李兵提出,应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学生层面、社会层面四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但其主要是理论性研究和宏观研究,并没有涉及具体的评价方法;李旭辉等提出,应从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产出三个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依然未涉及具体的教学评价研究。因此,构建融入创新创业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学具有引领、规范和指导的重要作用。

一、我国创新创业教学评价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推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課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国家各项鼓励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掀起了创新创业教育热潮,但在创新创业教学中,学校普遍重视创新创业教学课程设计,而轻视教学活动、师资筛选和教学效果评价,因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科学评价机制,不能及时进行评估指导和改进措施,以致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课题组首次提出“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并将其融入创新创业教学全过程,对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有成效的探索。

二、“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少、教学改进无参考、创新有效性缺失等现象,课题组积极探索了“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并将其贯穿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方向”是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双方向;“四维度”是指从测评评价、反馈评价、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四个不同维度开展教学评价。四个维度的评价方法要相互融合,贯穿于创新创业教学的全过程。

1.“双方向”。“双方向”是指在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中,根据评价对象分别对教师教学和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对教师创新创业教学的评价方式分为初步分类预评价和学生反馈评价。初步分类预评价要建设创新创业导师库,导师主要从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学会、政府等不同部门聘请,并对导师库成员按照各自特点分为四类:一类为“能力导师”,主要由高校、协会、学会等能力指导专家组成;二类为“企业导师”,主要由成功企业家、中小企业创业者等组成;三类为“资源导师”,主要由有一定社会资源的退休老领导、爱心企业家或者有一定资源的社会人员组成;四类为“投资导师”,主要由专业投资机构、银行、财税等专业工作人员组成。学生反馈评价是指通过学生出勤率、学习反馈、教学评价表以及模块学习总结等方面来评价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主要为学生学习前测评、学习反馈评价、学习过程表现评价和总结评价四方面,并贯穿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图1所示。

2.“四维度”。“四维度”是指从测评评价、反馈评价、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四个不同维度对创新创业教学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

第一,测评评价。测评评价主要对学生的性格、职业意向、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高职院校要基于全球最权威的职业性格测试标准MBTI理论,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设计测试试题。测评评价由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通过线上平台独立完成,通过心理测验和情境模拟,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水平、创业素质、发展潜力、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测量。高职院校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弥补其劣势。

第二,反馈评价。反馈评价是双向评价,既评价学生又评价教师,其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各模块学习结束学生评价教师,即学生对教师授课情况做不记名打分,通过分数来反馈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教师评价学生,即教师通过审阅学生的学习总结或感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予以打分。高职院校通过双向评价,不仅可以调整师资安排,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效提高创新创业教学质量。

第三,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是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对日常课堂教学、学习路演和展示训练、情景规划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训练活动进行评价。

日常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主要采用对学生出勤率打分、课堂互动得分、作业得分等方式进行。学习路演和展示训练的过程评价,主要采用学生汇报、教师点评的方式开展,教师通过学生汇报对其学习过程进行打分,并通过得分评价及时掌握全体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运用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课程方案,促使教学更具有效性与针对性。情景规划训练是通过情景模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创业培训教学的趣味性。社会实践活动是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務、体验教育等活动,在活动中充分挖掘与分析社会热点话题,并撰写实践活动总结,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情景规划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评价是指教师通过学生在训练、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积极度和有效度等指标进行量化打分,并通过得分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四,总结评价。每一课程模块学习结束后,学生要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主要分为书面总结、路演和展示总结。书面总结由每位学生完成,教师根据总结的认真程度、准确性和学习领悟等方面进行量化打分评价;路演和展示总结是学生对整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路演展示,由教师根据学生台风、礼仪、路演可行性、实用性、创新性等量化指标进行现场打分,路演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完成,其评价结果可以综合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的实施

1.创新创业教学前。第一,建立“四导师”制导师库,并保证每类导师的数量,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第二,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学前的测评评价,按系部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以系部为单位进行分类;第三,组织导师召开创新创业教学研讨会议,并根据系部特色与测评结果,针对不同的系部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第四,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匹配相关的创新创业导师。

2.创新创业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对学生的每天出勤率、课堂互动、发表创新观点等进行打分评价,同时要求学生做到“日心得、周路演、模块小结、实践活动贯穿”,即每日写学习心得,每周学习情况路演,每一模块一次小总结,全过程贯穿社会实践活动。每次授课结束,学生要对授课教师进行不记名打分;教师则每日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打分,即教学中的“反馈评价”。

教师要在创新创业日常教学、训练、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出勤、参与、积极互动、创新观点等指标进行量化打分,并通过学生得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即教学中的“过程评价”。

每一课程模块学习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主要分为书面总结和路演展示总结,通过对两种总结进行量化打分,可以有效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即教学中的总结评价。

3.创新创业教学后。学生要从整体上对教学课程设计、内容、教学方式等不同方面进行量化打分,高职院校根据得分评价可以掌握创新创业教学的整体情况,即教学后的“反馈评价”。学生还要对学习总体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和路演展示总结,教师要对总结情况进行量化打分,从而综合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即教学后的“总结评价”,如80页图2所示。

四、“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的创新之处

1.评价体系全面、客观,重视供给侧改革,侧重于因材施教。“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涵盖测评评价、反馈评价、过程评价、总结评价四个方面,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评价方式全面、客观,为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管理的工作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高职院校在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学习前,就开展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测评,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与素质,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目前,高职院校在设计创新创业课程过程中,很少考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感知、创新创业偏好等因素,以致创新创业课程设计针对性不强,缺乏实用性。课题组重视供给侧改革,在设计创新创业课程时,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高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取得最大化的教育效果。

2.关注学生“学”的过程与行为,填补了创新创业教学过程评价的不足。整个评价体系贯穿于创新创业教学的全过程,关注学生每日的学习心得与反馈;关注学生路演与导师评价,变“考试”为“考核”,用路演打分代替考试成绩,打破了“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常规,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改进了创新创业教学过程评价方面的不足,有力推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

五、“双方向、四维度”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加强创新创业教学评价的应用。目前,“双方向、四维度”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仅在两所高职院校的部分二级学院进行试点,受惠面相对较小,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一是课题组研究的高职院校较少,该评价体系内容不一定适合所有的高职院校;二是参与评价院校的二级学院数量较少,便于进行日常管理与跟踪,如果实施范围扩大至全校,如何实现全面跟踪与评价,尚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因此,课题组将继续推广“双方向、四维度”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并及时进行总结与改进,促使其不断发展与完善。

2.评价体系的远期效果评估与完善。目前,“双方向、四维度”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对评价创新创业教学效果仅停留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还没有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后的随访追踪工作,如学生毕业五年后的创业情况等。由此可见,该评价体系相对不够完善,课题组拟拓宽跟踪范围,做好远期效果评估工作,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兵.关于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

[2]李旭辉,胡笑梅,汪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研究——基于群组G1法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6(21).

[3]冯惠敏,黄明东,左甜.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设计[J].教育研究,2012(11).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