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的源泉 都江堰水利工程

2018-05-14 16:16刘咏涛
先锋 2018年9期
关键词:外江沙石李冰

刘咏涛

2018年8月,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座延续了2000多年的古老水利工程,至今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地理位置天然优越

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和横断山脉东部边缘交汇处,由川西北高原河道进入川西冲积平原的地方。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峻的高山峡谷,水流湍急,还挟带大量泥沙,一过灌县城就到了成都平原,巨大的水流四散而去,流速突然减慢,泥沙和岩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蔓延田野,往往造成灾难。

远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国王杜宇以开明为相,在岷江出山处开一条人工河流,分流岷江水,但水患并没有得到根除。秦昭王年间,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依靠当地能工巧匠人民群众,最终建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选址优越。此处岷江出口的弯道中央海拔约750米,而成都平原的平均海拔为400-500米,岷江水可借助落差自然流向川西平原各处,甚至平原东北部地势稍高的新繁、彭州。

成都平原从岷江出口看去,像一把打开的扇子,而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处,就像扇柄。在这里修建水利工程,好比掌握了扇子的关键。也就是说,有了这个“堰”,岷江水就可以从这里往东北、东、东南方向流去。

建造材料自然生态

玉垒山是阻碍岷江东流北上的障碍,加剧了川西平原的洪涝和干旱。李冰决定,在玉垒山上挖出一条河道。事实证明,玉垒山上开出的宝瓶口及离堆,千百年来不仅经受住了大小洪水的冲刷,还稳稳顶住了上游漂下的大量粗大乔木的巨大冲击。

玉垒山是宝瓶口的位置所在,也是这个水利工程的建筑材料——山、山石。这里的山石几乎全是砾石,相當坚硬。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李冰采用了烧石泼水的办法,用8年时间挖通宝瓶口:在山石上架木柴,大火燃烧到山石温度极高时,用水泼上去,山石在热冷温差的作用下,靠火的那层爆裂成一个个小碎片,然后将它挖去。最终,形成了一条宽20米、深40米、长80米的水口河道。因为它的来之不易和重要作用且犹如瓶口,人称宝瓶口。

水利工程其它部分的建造,都是就地取材。如金刚堤鱼嘴上的石笼,是用整个四川盆地都极为普遍的慈竹。慈竹较为长大,作成篾条可以编制绳索,韧性较好,也耐水浸泡。用慈竹编成长条石笼,再装入江中的鹅卵石,就成了最好的堤坝。

杩槎和羊圈的制作、使用也自然而巧妙。一者用于拦挡大水,保护金刚堤及宝瓶口的安全,二者调节水流走向和流量。杩槎也叫木马,是用三根木头扎成的三脚架;羊圈是竹木编成的桶状大笼,立于水里,中填卵石。两法一直用到1974年修建现代化的水闸为止。

工程设计自然巧妙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首部分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分洪,减灾灌溉,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引水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在离玉垒山数百米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狭长的小岛,叫金刚堤。其迎着岷江来水的前部,为减轻水流的冲击而作成缓坡呈鱼嘴状,故称鱼嘴。鱼嘴和金刚堤把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就是说,金刚堤和鱼嘴的作用是第一次调节岷江来水。

此段岷江刚冲出山口,呈一截弯道,水流在这里形成环流。冬春季江水较少,水流经鱼嘴上游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六成,外江进水量约四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水流的比例自然颠倒。这就巧妙利用了地形河道和季节水量,完美解决了川西平原冬春季农田灌溉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也解决了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飞沙堰位于金刚堤尾部最靠近离堆的地方,是故意留出的处于宝瓶口和金刚堤之间的一段凹槽。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一个功用是第二次调节水量,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到外江;如遇特大洪水,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进入岷江正流金马河。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山上而来,挟带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随着水流自然沿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抬高内江引水河道的河床,减少灌溉用水,甚至带来灾害。经过李冰等人的设计修建,通过飞沙堰之后,约八成沙石被成功排出,有力地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永续利用。

宝瓶口起“节制闸”的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宝瓶口很狭窄,在丰水季节,内江水位必然很高,高出来的水全都从飞沙堰漫过去,流到外江,保证丰水季节大水不淹成都平原。它还对江水起顶托的作用,以配合飞沙堰将沙石大量排出,解决了剩余泥沙的淤积问题。

维护制度科学自然

由于宝瓶口通道狭窄而位置又不在正中,所以内江水直冲离堆,离堆对水流的顶托和飞沙堰的侧流会在离堆前面造成一种横向旋流,称之为壅水,能将水中沙石从飞沙堰卷出,避免了宝瓶口及下游河道的淤塞。洪水越大,飞沙堰排沙石力就越大,甚至可以排出直径30厘米的卵石。这就是所谓的“二八分沙”,即八成沙石都被排了出去。而据川大专家测算,沙石的自动排出率达98%,被全世界水利专家称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当然,还是有少量上游来的沙石滞留下来。据此,李冰又总结出“深淘滩,浅包堰”的“六字诀”。这里的“滩”,指凤栖窝的一段河床。深淘滩,就是每年岁修时,河床淘沙要淘到一定深度,淘得过深,宝瓶口进水量偏大,会造成涝灾;淘得过浅,宝瓶口进水量不足,难以保证灌溉。为此,相传李冰在河床下埋石马,作为深淘标志。浅包堰,是指飞沙堰在修筑时,堰顶宜低作,便于排洪排沙,起到“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作用。飞沙堰高度一般是高出江底河床2米左右。北宋时,“六字诀”改为“深淘滩,低作堰”,更易懂。

“淘滩”就是在江底淘沙石,即“岁修”,时间在每年霜降至立春,此时岷江属于枯水期,便于掏挖作业。同时,川西平原进入冬季,农作物需水量大减,通过地下水如井水及自然降水完全可以解决。

后代进行不断完善

创建期的都江堰,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水利系统。西汉,文翁任蜀守,他“穿湔江口,溉灌郫繁田千七百顷”,保证了川西平原西北部的灌溉。东汉,设置都水掾,都江堰及灌区的维持与发展得到进一步保证。三国诸葛亮加强对都江堰的管理,置堰官,还派军队驻守,岁修时也一并参加。魏晋南北朝,渠首各工程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日趋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唐代都江堰灌区的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较严格的岁修制度。两宋,分水、导流、引水和溢洪排沙综合功能的体系形成,标志着工程进入成熟期。元代,“都江堰”第一次出现在文献记载中。清乾隆时期,鱼嘴位置稳定下来,飞沙堰、百丈堤等也形成了固定的建筑型制。元代起,有人尝试用砌石来取代石笼以筑堤堰,企图以永久性的工程省去浩大的岁修,但由于岷江水流过大,砌石等刚性工程材料易被水流冲毁,因此竹笼材料仍占主导地位。不过,这为后来的技术变革提供了基础。

1935年,鱼嘴首先改用混凝土浇筑,此后,飞沙堰、鱼尾、金刚堤等设施陆续采用。同时,都江堰灌区管理开始了现代水利管理模式。1974年,钢筋水泥的外江节制闸建成,杩槎羊圈材料退出。

天府之国,在先秦时期一般指陕西关中地区。因为成功修筑都江堰,几乎根绝了川西水患,川西平原农业生产极大发展,带动百业兴旺,东晋常璩写的《华阳国志·蜀志》说:都江堰“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最迟在东汉,“天府之国”这个美好的名词,已经成了四川盆地,尤其是川西成都的专称,并直到今天。

猜你喜欢
外江沙石李冰
李冰湜作品
民国北方京剧科班的发展流向及与“外江派”关系论衡
沙石中的宝石
撒网的父亲
李冰与都江堰
Time-Consistent Investment and Reinsurance Problems for Mean-Variance Insurers with Default Risk Under Variance Premium Principle
区间暴雨与外江洪水的遭遇分析实例
“外江班”与“外江戏”*
近代“外江戏”的进入与岭南戏曲生态的变貌*
沙石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