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性

2018-05-14 10:34章福志
知识文库 2018年7期
关键词:人文教学内容历史

章福志

我们强调要在“历史”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非仅仅是因为历史课标的要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亦是因为历史教育本身就具有着人类文明及人文精神传扬的内涵、任务和功能,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等。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认知这一优势,并采取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等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是可行的。

1历史教育体现在人文素养渗透方面的独特优势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人文素养的内涵基本涵盖了青少年成长所需的文化素质、沟通能力、人格修养等诸多方面。而表现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其一,宽广的人文领域与厚重的人文内容,对于丰富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认知是极为重要的。即以必修一(岳麓版,下同)来讲,无论是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还是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和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以及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对于丰富学生对社会政治领域的认知,进而反思前人的成败得失、领悟智慧等,以作自身心灵的耕种、情感的熏陶、思想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体现在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教材中的包含了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科技、社会等诸多领域的的内容,对于学生成长体现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意义,均无不如此。这也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的意义所在。其二,大量的客观、真实、翔实的历史素材,对于正向影响学生的认知,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历史的微言大义,永远都珍藏在汗牛充栋般的陈纸故堆中,但只要我们钻进去就会发现,中外历史上,那些辈出的名家和辉煌的成就、那些失败的英雄和历史的沉渣等,无一不为今天的青少年健康成长树立了鲜活的榜样和冷静的警醒。例如,蕴含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充溢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情怀、体现在“富与贵,世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中的人格修养等。

2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教育的做法

2.1 挖掘人文素材,渗透思想教育

历史教材所承载的,绝非简单的历史知识的罗列和历史事件的顺次呈现,更为重要的是以此为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以历史思维去认知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形成一定的历史认知和历史智慧。自然,这种认知也就包含了有关人文知识、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例如,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就不能不讲到爱国以及对外来侵略的反抗,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不能不讲到思想的创新,讲《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就不能不为人民为建设新中国而迸发出的奋斗精神和无穷智慧击节等。与这些显性素材相对,教材中还有大量的隐形素材需要我们去发掘和拓展。例如学习《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时,结合教材提供的《送子天王图》及其所蕴含的诸神膜拜释迦牟尼故事,教师即可指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文献、网络搜索等来了解唐代绘画的特点、流派以及佛教在唐代的传播、影响等,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深挖历史与研读史料的方式,来了解宗教文化在唐代的传播以及对古人思想的影响等,借以构筑学生对宗教伦理的初步认知。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今天我国宗教政策也是有益的。

2.2 优化教学设计,融入人文性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明确的培养目标设定是必要前提,否则就没有办法去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故,教师必要对这一点有着清晰的认知,结合年级教学内容,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信心以及一定的探究心向的建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等,都是必需的,并需将之具体細化与分布在每一个课时的教学预设中。如教学必修一第15课《辛亥革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下,即必要明确“辛亥革命志士的不屈斗争精神”,以此种精神的张扬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最终引导学生将感性认知上升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性高度。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帮助学生树立与强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而在教学必修三第30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时,通过对“双百”方针的学习,对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就应以增强学生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信心与能力的构建为重点了。而这对于学生后续学习第31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拓展教学内容,提升人文素养

历史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而非束缚,所以如课标之要求始有“用教材”之说。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为着一定目的作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和延伸是必然的。事实上,教材所提供教学内容仅如风筝之引线而已,更多的学习内容也必要学生主动去获取和探究才能丰富自己。如教学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败家争鸣》,虽然教材内容只有薄薄几页,重点仅涉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庄子的思想及其影响、法家思想和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等,但在真实的历史的天空下,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所谓百家,实则达189家之多,其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学派亦有十家之多。所以,要想真正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灿烂,以及思想文化在争鸣和碰撞中不断发展的规律”,真实的达成既定教学目标,离开了教学内容的延展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而正是这种内容的延展,在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上,也会起到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有关人文意识、精神、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必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独特优势,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展开教学。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课标之要求“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须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人文教学内容历史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新历史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人文社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