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与展望

2018-05-14 16:22尹波宋君
教育与职业(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时代

尹波 宋君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基于2015~2017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关联课题,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供给进行了分析,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要紧密围绕制度变迁,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新时代研究具有更动态、更生态和更具体的特点。对职业教育国家课题统计的研究,既有助于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质量,也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 职业教育研究 前沿展望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作者简介]尹波(1971- ),男,江西吉安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宋君(1982- ),女,江西万载人,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四川 成都 610041)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CSC201708510072)和国家留学基金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CSC201700850010)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4-0032-07

一、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研究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置身于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职业教育发展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贯彻发展新思维,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效益发展。作为反映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职业教育研究,必将紧跟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时代步伐,展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2016年又指出了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这些基本判断和伟大理论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着眼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国家水准。有鉴于此,本文选择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5~2017年立项项目为资料来源,考虑到这些课题要求3~5年完成的时效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时代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前沿和水平。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检索,确定与职业教育紧密关联的研究对象,同时参考2018年申报指南,对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进行展望,以期共同探讨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丰富新时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供给现状

(一) 研究对象

职业教育是教育类别而非教育层次,同时本文也不是与普通教育对立的排斥性研究,因此,在研究对象界定上,本着宽口径原则,将与职业发展、技术培训等关联的课题全部包括在统计范围内,如2016年教育部青年项目《普通本科毕业生在校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关联研究》等,2017年国家青年项目《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机制研究》等。另外,部分综合课题如《基于社会融合的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社区教育模式研究》,就不列入职业教育课题范畴。在课题选择上,项目组由3人组成,首先由3人单独分别挑选,然后交换所选名单,进行互相比对。对于存在争议的课题,由项目组共同讨论予以确定。

对全国教育科学2015~2017年立项课题进行完全检索,按照国家重点课题、国家一般课题、国家青年基金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五个级别,各级别课题立项总数和与职业教育紧密关联课题立项总数数量和课题名称如表1所示。

(二)研究地位

以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参照,2010年职业教育关联课题国家重点、国家一般和国家青年立项分别为20%、10.10%和9.21%,均高于2015年、2016年、2017年国家级课题立项数;2010年职业教育课题教育部重点和教育部青年立项分别为7.69%、9.18%,均低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教育部课题立项数;2010年职业教育关联课题立项总数比率为9.07% ,低于2015年的9.40%、2016年的11.27%、2017年的9.84%。职业教育关联课题尽管总比率稳步上升,但国家级课题比率总体有较大下降,从2010年的10.27%大幅度降低为2015的5.45%、2016的6.89%、2017年的6.81%,特别是国家重点项目比率从2010年的20%降低为2015年的0、2016年的10%、2017年的0,而国家重大项目均为0项。具体分类信息参见表1,这是否说明职业教育研究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的地位下降呢?统计显示,2015年国家重大课题共5项,其中4项涉及“教育开放”“创新创业”“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综合性研究内容,另外1项为“普通高中学业评价”。2016年国家重大课题共3项,其中2项为“中国与OECD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及发展趋势”“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综合性研究内容,另外1项为“高等教育强国”。2017年重大课题4项,全部为综合性研究内容。这说明重大课题主要研究综合性研究内容,职业教育作为类别教育,与重大课题的综合性有所区别,因此2015~2017年没有职业教育课题入选。国家重点课题分析类似,2015~2017年只有2個民族教育项目、1个学前教育项目、1个中小学校园管理、1个新高考制度、1个特殊教育和1个职业教育项目入选国家重点,其余20项均为综合性研究内容,说明并不是职业教育研究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的地位下降,而是由于学科融合导致单独类别教育研究的影响力相对逐渐下降,职业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出现新范式。

(三)研究内容

2015~2017年课题结合全国“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点,着眼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以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职业教育类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理论法规政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管理等。

1.理论法规政策。这些课题通过对“积极职业教育范式”“职业教育对TFP的影响”(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全要素生产率)“高职院校经费投入”“学徒制立法”和“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等的研究,对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理论、路径和制度有很好的借鉴,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更多的研究围绕“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国际”职业教育体系,深化和重构职业教育理论和体系。

2.区域职业教育。区域职业教育研究重点依然聚焦民族地区特别是西藏民族地区和新疆民族地区、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和基层农村,以职业教育的“质量与特色”“利益相关者”“发展战略”“教学质量诊断体系”“现代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工学合作”“反贫困”“质量评价体系”等为研究主题。由于国家对中西部、边疆、农村基层和少数民族地区非常重视,已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这些区域的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多次立项,因此这些课题主要集中在2016年度,2017年只有1项。“京津冀协同”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反映了制度变迁对职业教育研究创新的重大影响,凸显了当前职业教育研究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

3.人才培养模式。2015~2017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比较关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问题。这部分立项数目最多,共计30项,涉及应用技术性本科、职业教育本科、技能型人才、中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现代服务业人才和高职自动化专业等多主体,包括专业建设、专业认证标准和实践、专业能力一体化培养和专业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一体化衔接培养模式、产学融合协同培养、成长轨迹和培养路径、国际化培养路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等。具体内容有所不同,更关注新兴领域(如智能穿戴产品设计人才)、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如高速铁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国际化途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如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当前热点问题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发展问题,而工学结合则更多地站在企业角度来阐述和分析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发展。

4.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课程体系研究探讨了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涵和评价,涉及“通识教育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创新创业教育”和“中小学职业体验课程”等,以及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外包”“MOOC和O2O混合教学模式”,“教育与职业深度衔接的课程重构”等组织模式。基于制度环境的进步,如“互联网+”“经济转型升级”“海上丝绸之路”等探讨课程教学内容和组织模式的创新创造。课程体系中的具体问题、特别是结合具体专业和具体项目的实践课程和素质教育依然是研究的重点。

5.教育教学管理。2015~2017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涉及职业教育院校组织和管理的内容,如“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教学标准”“经费投入”“学生实习权益保护”“学习倦怠”、学校内部“跨界教学组织与运行”“社区教育学院”、内外合作的“校校协同”“教师企业实践”“跨境办学”等。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教师管理研究聚焦“职称评审制度”“本硕博培养体系”“离岗创业”和“专兼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等,反映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教学管理体系对于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和质量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创新

1.与时俱进的制度背景。伴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需求侧变化和供给侧改革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条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自由贸易区”开放新格局、“互联网+”和“大数据”先进技术条件,“中国制造2025”和“新工业革命”“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和“创新创业”等制度创新,为职业教育体系的调整、创新和新标准的建立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会。这些研究紧跟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部分示例如表2所示。

2.现代职业教育的建构。“继承与转型”“新型”和“现代”等概念反映了职业教育研究主题时间序列的演变,探讨了学徒制的“传承与转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和质量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标准、工匠精神、技术哲学基础、应用型学科、协同管理机制、实现路径、外部评价与内部质量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职业素养、实践教学能力和收益分配机制”。基于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探索发现职业教育内在深层次规律,是职业教育研究的有力和重要方法。关键词“现代”出现12次,是所有关键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反映了对当前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系統梳理和范式重构的急切渴望和多方呼吁,部分示例如36页表3所示。

3.“一带一路”中的中国引领。改革开放背景下,国外职业教育的引入和介绍,加深了国人对职业教育全方面的了解和固有规律的把握。“一带一路”深化了改革开放的局面,提升了中国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视野和水平,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研究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本土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和“中国化”,进而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理论和中国实践,部分示例如上表4所示。

三、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展望

(一)研究内容

2015~2017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项目具有“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此同时,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大和重点课题招标指南中也明确列出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实施以及民众精准脱贫获得感评价研究”课题,延续并提升了当前职业教育反贫扶贫的主题。有鉴于此,新时代的职业教育研究既具有持续关注热点问题的“路径依赖”,也体现了新时代创新。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深化职业教育不同主体的行为机理,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和培训理论体系。例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求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将自然劳动资源提升为高级人力资本,提升要素品质;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资源投入和资源配置,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职业教育文化上:要求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职业教育效能上:要求精准反贫扶贫,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质量效益发展。

(二)研究特点

1.研究背景更为动态。研究背景包括时间维度和制度维度。更动态是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动态性,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是指制度变迁,如“产业转型升级”“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促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直面制度变迁带来的新冲击、新挑战和新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性反思、动态化调整、全面性创新。微观层面是指职业教育主体依据人才培养的过程阶段,从“前向反馈”和“后向反馈”,如采用“就业压力前移”“企业反馈和毕业生反馈”“毕业生职后”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评估、实时调整和全局优化。

2.研究视域更为生态。更生态是指职业教育研究在更多元、更多层、更多视角、更多机制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展开和讨论的。多主体如“中外合作”“中德合作”“区域合作”“行业协会”等;多层面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如“新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职业院校发展战略”“职校法人治理”“学科发展”“课程设计”等;多视角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比较和启示、“校内”和“校外”的评估反馈、“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教师企业实训”等;多机制是不同层面主体在不同视角下的行为逻辑及其竞争合作形成的综合机理,如“跨界融合”“两个教育互融”“一体化衔接”“创客空间”等。

3.研究内容更为具体。更具体是指研究的对象、模式、效能等更为具体,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对象更为具体、研究情景更为具体、行为机制更为具体,如研究“智能穿戴产品设计人才”的产教融合,“青少年流动人口”的职业教育、“国际职业资格认证背景下高职自动化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职新生学习倦怠与干预”“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机制”“基于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技能高考模式自适应动态调整”等,反映了职业教育研究程度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研究建立在微观层面,进一步夯实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框架,拓展、完善和修正现有相关研究。

(三)研究范式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具有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概念模型如图所示。

1.时间维度:从传统到现代,将职业教育研究置身于时间序列,采用叙事比较的方法,整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探寻共同的规律,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重构。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起于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的2015年,并将逐渐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2.空间维度:从国际到国内、从全国到局部区域、从中心城市到基层单位,职业教育总是在一个给定的地理区域之中发生。不同的空间环境给予职业教育研究不同的条件和约束。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涉及全国,并重点涉及老少边穷地区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和产业服务功能,同时为全球职业教育特别是新兴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理论和中国智慧。

3.制度维度:制度包括强制性制度和引致性制度。职业教育院校及其职能管理和服务部门都应嵌入制度规范,适应、顺应和引领制度环境,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合法机制和激励机制。

4.行为机制:职业教育行为机制主要有人才培养机制(通常称为人才培养模式)、政策规制和促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包括课程设置和实施、招生教学和毕业管理、教师发展和资源支持等。与既往研究相区别的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紧密跟踪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摒弃规模扩张资源投入的外生模式,聚焦影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为机制,培育高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新时代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发展。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作为反映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职业教育研究必将紧跟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时代步伐,展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特色。本文以2015~2017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类立项项目为资料来源,同时参考2018年申报指南,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检索,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进行了展望。第一,与以往相比,职业教育类项目在国家级层面的立项率有所下降,在教育部层面的立项率有所上升。这并不是职业教育研究特有的现象,而是单独类别教育研究的共同现象,反映了综合性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主要范式,说明学科融合成为主流。第二,从理论法规政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基于课题名称和关键词频次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预期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既往研究相比,主要创新体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置身于“互联网+”“大数据”“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创业”等时代制度背景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基于“继承与转型”“新型”和“现代”,探索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建构现代职业教育;基于“一带一路”的改革開放新格局,探索本土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和中国化。第三,新时代的职业教育研究既具有持续关注热点问题的“路径依赖”,更富有新时代创新。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制度维度和行为机制四部分相互嵌入相互影响,使研究背景更为动态、研究场域更为生态,研究内容更为具体,研究范式呈现出系统的结构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必须紧密遵循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思维,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因素和行为机制,培育职业教育家和企业教育家等高级资源要素,构建并优化政产学生态系统,从教师传授模式向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转变,提升数字技术和电化教学手段,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质量效益。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旨在展望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的特点和趋势,推进学科体系和学术观点的创新,促进职业教育研究的繁荣和水平的提高,既对职业教育研究主题的选择和课题的申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有助于各级部门进一步明确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2015、2016、2017年度立项课题名单和2018年度课题申报指南[EB/OL].(2018-04-05)[2018-05-31].http://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2.jsp?infoid=1335260046576122.

[2]尹波,宋君.“十二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展望[J].职教论坛,2011(3).

[3]谢长法,薛瑞英.关于路径依赖理论下职业教育研究的述评[J].教育与职业, 2017(23).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