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理想人格学说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价值论析

2018-05-14 15:06常建勇
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儒家大学生

常建勇

摘要:儒家理想人格学说是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生成与演进的基础与源泉,也是当前人格问题研究亟待重视和开掘的珍贵文化资源。当代大学生作为独特的社会群体,其人格建构离不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启迪与指引。儒家理想人格学说以强大的包容度和向心力,成为了历代中国人在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过程中赖以依托的力量之源和坚守奉行的价值典范,构成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重要理论根基。其形而上的精神愿景与形而下的实践规范的结合,更是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育指向理性之途。

关键词:儒家;理想人格;人格修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78(2018)06002706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8.06.004

纵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可以看到,擘划并实现个体与群体的理想人格是中国历代哲人执着探求的重大人生课题。在众流派思想家的探索中,儒学思想体系中的理想人格学说,不仅是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生成与演进的基础与源泉,更是当前研究人格问题亟待重视和开掘的珍贵文化资源。当代大学生作为独特的社会群體,其人格建构同样离不开儒家理想人格学说的启迪与指引。符合时代精神的儒家理想人格理论,可视作成就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之本的理论资源。本文拟在梳理和审视儒家理想人格学说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呈现并吸收其合理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内核,将之与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联系起来,进而期待这些理论资源能对和谐社会建设有所助益。

一、儒家理想人格的特征及其要素

儒家所倡导的儒学是一个整全性的文化体系,是一种“内圣外王”之道,而其核心表现为一种成德之教。成德即成就一种完满的德性,换句话说,就是成就一种理想的人格。儒家成德之教包括为己与立人两个层面。因此,为己与立人便是儒家理想人格最基本的特征。

首先,儒学以君子道德为最高价值,反映在其理想人格学说上,即是把道德人格置于首位,这集中表现在儒家的“为己之学”中。面对春秋末世礼坏乐崩、天下无道的社会局面,孔子慨叹:“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季氏》)所谓为己之学,即修身以成就完满的德性和人格。其为己之学的理念也被儒家后学所继承与发扬,成为了儒家理想人格的本体要求。孟子把仁、义、忠、信看作天赋的善性,称之为“天爵”。修其天爵,就是修养德性,也即是成就为己之学。儒家为己之学通过完善自己的德性和人格,以

期成为君子。因此,儒家为己之学也称为君子之学。荀子同样发挥了这一理念,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驱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善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荀子指出,君子之学在于通过修养自己的身心,端正自己的言行,从而完善自身,以为世人行为的示范与楷模。而小人之学则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足以健全自己的身心。

其次,儒学作为一种成德之教,其德性的开显不但体现在为己上,也体现在立人上。如果说为己在于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那么,立人则在于成就他人的德性与促进他人的幸福。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者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典范。仁者之为仁者,在于他不但能立己、达己,更能立人、达人。立人即成就他人的德性,达人即促进他人的幸福。立人内在蕴涵达人于其中。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宋明儒更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这都是儒家立人思想的内在发展与应用之义。儒家理想人格中的为己与立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立人离不开为己作为先决条件与基础,而为己也只有最终落实在立人上,才算是真正圆满与自足的。儒家的这种理想人格论,强调应当在帮助他人建构和发展人格的同时,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建构与发展。

为己与立人是儒家理想人格的特质,是其不同于其他学派(如道家)理想人格学说的显著标志。儒家理想人格学说不但有其显明的特质,同时也蕴涵基本的要素。在儒学思想体系中,虽然儒家内部各流派对理想人格问题的认识与观点不尽一致,但总地说来,他们一般都将仁(情感)、志(意志)、知(理智)作为理想人格必备的三大基本要素。蔡元培也曾经讲过:“人性何由完成?曰:在发展人格,发展人格者,举智、情、意而统一之光明之谓”,“人格之价值,即所以为人之价值也”[1]。因此,理想人格在于人之为人的内在品质。详细考察这三者,“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不仅包蕴着理想人格的情感内涵,而且也是儒家理想人格建构的本体基础。这里的“仁”既包含了以尊重他人、诚意待人、爱人助人为主要内容的外向性涵义,又内涵了以恻隐之心、孝悌之义为主要内容的内在性涵义,整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情感指向。仁以亲亲为起点。所以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为仁之本,体现了“仁”的内在性涵义。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续、萌芽,也体现了“仁”的内在性涵义。同时,孟子仁义并举,“仁”内在的蕴涵“义”的涵义。义者,宜也,即合宜、恰当的意思。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仁义首先从孝悌之道中得以体现。由此可见,儒家“仁”的意涵非常丰富,但以孝悌为其核心。

儒家的“志”即意志,儒家将独立自主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视为理想人格的必备要素。这种意志首先显现为内在的独立自主的状态,具备面临外境不动摇的能力。具备独立意志或自由意志的人面临危难处境能做到不动心。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能做到不动心,靠的就是一种持志养气的工夫。以志帅气,即以意志主导我们的身心之气,以此主导我们的言行。《荀子·修身》中也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这阐明了意志在确立理想人格过程中的功能和价值,它是坚守人间道义的精神支撑。“仁”“志”之外,儒家理想人格要素还包括“知”,即知识和智慧。《论语》中孔子谈论到“知”(智)的有100多处,如《里仁》中的“智者利仁”“择不处仁,焉得知”,《宪问》中的“智者不惑”等等,足见“知”的重要意义。此外,孟子将智与仁、义、礼并列为人之“四德”,指出智或智之端即是是非之心。明儒王阳明更是将此是非之心视为良知,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2]

可以说,正因为知(智)是人类有别于万物的根本标志,也就必然成为理想人格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儒家的人格典范主要包括务虚型和务实型两种。其中的务虚型主要针对“圣人”而言。“圣人”在儒学经典里通常被描述为完美人格的化身,在某种意义上,通往一个虚悬的理想目标。从理论上讲,凡人皆可成圣,但就现实而言,“圣人”又是一种极难企及的境界。何谓“圣人”?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人伦主要是指五伦之道,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能尽此人伦之道至极致便是圣人。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但他在世时却不敢以此自命:“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同时,“圣人”又是一种根植于人性之基的超越愿景,它能够给人以充足的自信和无限的期待,鼓舞人们避免沉沦于世俗,而不断升华精神人格。儒家人格典范的务实型更多地对应于“君子”和“士人”。这二者固然不如圣人那样尽善尽美,但也不像圣人那样高不可及,体现为一种现实的人格关怀。务虚和务实的相互统一,是儒家人格典范的根本特征,这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角度谈人格教育,人格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健全的人格”[3]。但在现历史阶段中,完满理想的品格只存在于少数先进分子之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它只能作为一种崇高的人格目标,犹如儒家“圣人”的人格愿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经常不遗余力地将那些极少数榜样作为普遍的人格楷模,要求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这种理想的品格,并欲求使所有人都可以达到该人格境界。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收效甚微,因为它忽视现实性而“以虚为实”的做法,恰恰使得人格理想流于表面与浮夸。因此,如何根据当前大学生的人格现状制定出集务虚性与务实性于一体的人格典范,成为了大学生现代人格建构所必须面对的课题。这种制定不是简单定位,必须具备明确的价值核心,同时构成提升当代大学生普遍人格境界之肯綮。儒家理想人格理论提倡的是,形而上的精神愿景与形而下的实践规范相结合,这恰恰可以指引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育通往理性之途。

二、儒家理想人格修养的路径借鉴

儒家理想人格的特征及其要素,深刻地影响着儒家理想人格的建构,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其对个体和群体人格的规范与塑造。而如何形成理想人格不仅关乎人格的养成问题,也透射出儒家理想人格学说的本体诉求。在此维度上,儒家理想人格的修养路径被拈出来,成为理想人格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儒家理想人格的修养论主要体现为,人是否可以从现实的人格走向理想的人格,进而达到“天人合德”的境界这一问题。儒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总是与人性论联系在一起,因为后者涉及的是对现实人格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又直接制约着对实现理想人格可能性的看法。大多数人性论说(包括性善论、性恶性、性无善恶论、性超善恶论、性有善有恶论等)虽然对人之本性有不同的认识,但都认为一切人之本性实皆齐,就现实层面而言,圣人与常人之不同,非在于性,乃缘于习。如此,从人存在的源头上讲,圣人与常人甚至恶人本性一致,同属一类,所以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内部关联。这种关联使理想与现实得以沟通,现实的自我与理想典范之间的鸿沟变得可以逾越。儒家据此逻辑而倡论:人人都可能达到理想人格境界,这就是儒家理想人格修养论的人性论基础。

既然儒家理想人格修养具备了理想人格建构的本体基础,因此就需要人们不断探索,以完成理想人格修养的塑构,这便涉及到了儒家理想人格修养的途径问题。大体上说,这种途径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内向型、外向型和内外结合型。孔子的理想人格修养论,基本上属于内外结合型。他指出,在人格修养过程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又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由此可知,他主张外向型的“学”与内向型的“思”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所谓内向型的“思”,即强调人格修养中的内在反思与反省。所谓外向型修养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二是“行”。欲成就理想人格,必须做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好学不已,教弟子博学约礼,可知“学”之重要。《论语·阳货》篇讲到的“六言六蔽”也强调了好学对于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孔子也提倡“笃实躬行”,主张在躬行中进行人格修养。孟子根据性善论,着重发展了孔子“内在反思”的思想,主张“反求诸己”,这属于内向型修养论;荀子则持性恶论,强调人格修养重在后天的“学”与“行”,这属于外向型人格修养论。从孔子到孟、荀,显示出一个由合到分的演进轨迹。

就此而言,儒家理想人格修养既强调人格修养过程中的外部客观世界的影响,更关注人格修养主体内部精神世界的改造与提升,其基本理论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有着本体性的借鉴意义。这首先体现在自律精神的培养上。正如梁漱溟所言:“道德为理性之事,存在于个人之自觉自律。”[4]坚持自律是当今大学生人格修养中的重要一环,是造就理想人格的基础和准则。理想人格的铸就,显现为一个人自我成长、日新其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外部条件及其影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有时甚至会起决定性作用。但是,该过程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自我”的参与。很显然,大学生要提升自我的人格修养水平,就要随时随地对自己的思想言行进行自我解剖、反省和检讨,“反求诸己”“三省吾身”。这是儒家内向型人格修养对我们的借鉴意义。此外,加强自律也缘于当代社会的客观形势。在当今复雜多变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个体必须发挥自我教育的力量,训练独立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科恩对此也曾表明:“自主有两个尺度。第一个尺度描述个体的客观状况、生活环境,是指相对于外部强迫、外部控制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生活的权利和可能。第二个尺度是对主观现实而言,是指能够合理地运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目标,坚韧不拔和有进取心。自主的人能够认识并且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不仅能够成功地控制自己的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5]节奏快速、形态多样的当代社会生活还向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自律标准,即要求他们充分调动起自我潜在的能量,不断地提高自我认知,完善自我人格。

其次,儒家外向型人格修养,显示出“学”与“行”对于人格建构的重要意义。《论语》中言“学而时习之”。《说文》云:“斅,觉悟也。”《白虎通·辟雍篇》:“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故学以治性,虑以变情。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6]

理想人格的培养离不开学习。学习除了读书之外,更有觉悟的意思。所谓读书明理,读书也是为了获得自我的觉悟与明了,从而觉悟其所不知。通过“学而时习之”,陶冶自己的性情(仁),坚定自己的意志(志),增长见识、明辨是非(智),从而积累相应的德性,为己而立人。《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学”即“眀明德”,其最终目标即在于明了自己的德性(为己),进而亲(新)民(立人),从而达致至善的境界。这可以说是理想人格的典范。

儒家理想人格学说还诉诸于“躬行践履”,把实践当作人格修养的重要环节。该思想揭示了人格修养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格修养观。后者认为,自我认识是进行人格修养的前提,而正确的自我认识又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获得。只有当个人投身于实践之中时,才能逐步培养起自身的人格情感、人格意志,形成相应的言语习惯和行为准则。马卡连柯在其著名的教育理论中曾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知识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带来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7]可见,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明确人格修养的目标。

此外,社会实践是形成大学生人格修养的动力源泉。社会历史往往是曲折向前的,它每前进一步,都意味着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扩张和深化,从而要求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主体调整自身的思想和言行,进而在人格修养上达到更高境界。一般说来,大学生已经达到了人格的基础水平,但这并不能确保其在任何层面和境遇中都能够达到合乎社会的要求,更何况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向大学生提出崭新的标准和课题。因此,人格修养隐含着持续深入发展的无止境的维度,而社会及其相关问题的推进则为这一过程注入了取之不竭的无穷动力。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就必须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自觉历练和强化自身的人格修养。

三、儒家理想人格学说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启示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教育的关注点愈发聚焦于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就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而言,它不仅表现为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调整,还直接面临着政治、经济、历史等宏观视野的持续考量。儒家学说强调对于人格修养本质的回归,绝非施以浮泛的道德理念,而应结合时代背景并放眼于未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1996年召开的国际人才素质研讨会上,就对于新世纪人才需具备的素质标准提出了七项要求,即“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以及“具有和他人協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ZW(]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中国召开了人才素质理论研讨会,并提出创新人才的七条标准。[ZW)]。可见,对于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言,能力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显得至关重要。

整体上说,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当代人格的发展也呈现出较为良好的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复杂、多元的社会现状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代大学生的整体人格仍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同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中的各种观念、思潮杂然并存,各种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如果缺乏健全的人格,就极易被外在的不良影响所左右,从而随波逐流。面对优胜劣汰的竞争与压力,大学生虽怀有危机意识,却因为意志力不坚定、自我调控能力差等问题,难以持之以恒地钻研学业、勇攀知识的高峰。即便是面对自己感兴趣之事、希望为之而奋斗的理想,也常摇摆不定。究其缘由,缺乏自觉、自律的基本素养而不能立己、为己,是其根本原因。另外,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的“拜金主义”尤令人堪忧。这种“拜金主义”已经波及到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渐趋远离了内在的道德精神,他们或就此沉溺于“拜金”和“攀比”之中,无法抵御物欲和享乐的诱惑;或热衷于投机取巧,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破坏既有的价值规范,出现了道德、信念的失衡。习近平也曾谈道:“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ZW(]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ZW)]因此,大学生应以良好的自我德操作为个人立足于世的精神基础和价值源泉,在心灵深处建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以此来保证当代人格的稳步生成与完善。

此外,在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当代社会,一部分大学生做人行事完全从个人利益出发,重利轻义,一味向他人索取,但对自身责任却视而不见。这就减弱了作为当代中流砥柱的青年应具备的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导致理想人格的严重缺失。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既不利于个人权利的真正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要想实现“仁”或达到“仁”的境界和状态,对自我而言,要通过“克己”和“复礼”这两条路径[8]。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这个时代主题所赋予的责任与义务,在对其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就仍需要强调德性至上、立己为人的原则,这源自儒家人格学说中一再高扬的责任和奉献精神。

一般认为,“和谐”的观念与状态生成于社会发展步伐相对缓慢的传统社会,而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崇尚和谐的社群关系则标志出当代人内心的美好渴望。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往往使当代大学生忽视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张岱年曾指出,和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该原则与认为宇宙是和谐的、整体的世界观以及重和谐的思维方式,共同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提示出中西文化内部差异的深刻性[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和谐”并非是单纯为了促成“大一统”,而是强调“和而不同”。儒家既崇尚和谐,又不赞同简单同一,这种思想在今天可引申为在追求和谐的同时也不否定竞争,以臻于二者互融并进的默契的社群状态。一方面,融合了和谐的竞争,与相互对抗和无休止斗争的单向度竞争绝然不同,以友好而有序的气氛与规则取代之;另一方面,竞争基础上的和谐决不是以静止、停滞的状态为归宿,而是给予个人能力的发挥和才华的施展以更为优越的平台。在当代社群关系中,倡导每个个体都能表现出能动主体的理性姿态,为社会的更具深广程度的和谐状态而持续努力,促使和谐的境界不断向更高的阶段迈进。就此来说,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建构正应该依循这一轨迹,坚持和谐与竞争的互动、互补,努力创造出合乎新时代要求的人格标准和社群关系。

當代儒学研究者陈来讲道:“20世纪历程中儒学价值的不断被肯定,本质上并不是所谓后殖民话语在中国的一种表现,更不是什么全球资本主义话语霸权话语或对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义的肯定,而是理论上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肯认和实践上对现代化过程的治疗,是对价值理性和精神文明深切关怀的表达,对理想人生与理想人格锲而不舍的追求的体现。”[10]这道出了儒家学说对于当代文化关怀和精神建设的重要价值,其理想人格学说的价值也自在其中。质言之,儒家理想人格学说以其强大的包容度和向心力,成为了历代中国人在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过程中赖以依托的力量之源和坚守奉行的价值典范,在很大意义上蕴藉了其他思想流派无法比拟的影响,从而构成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重要理论根基。紧紧依循时代主题的要求,规避其历史的局限性,在更宏阔的范畴内揭示理想人格的本质与人格修养的一般规律,最大程度地开掘与倡导这一思想体系内部的优秀资源,就确保了它能够更为客观、深入地参与到当代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建构中去,鉴古启今,泽溉绵长。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248.

[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吴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11.

[3]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8-19.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106.

[5]科恩.自我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407.

[6]陈立.白虎通疏证[M].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254.

[7]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14.

[8]王洪波.儒家文化主导下群体本位思想之演释逻辑[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131.

[9]张岱年,程宜山.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哲学[M]//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12.

[10]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1.

【责任编辑吴姣】

Abstract: The Confucian ideal personality theory make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personality of Chinese nation and also is a valuable culture. A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eir personality construction is linked closely with its guide. Within its inclusiveness and cohesive force, the theory serves as the source of power which Chinese people depend on during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becoming the essential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n addition, combining the metaphysical spirit vision with the physical practice standard helps college students to move towards a rational way to cultivate themselves.

Key words: the Confucian school; ideal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college students

猜你喜欢
儒家大学生
知命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茶道
贝淡宁:儒家重视对社会的责任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