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

2018-05-14 03:29韦荣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子女习惯

韦荣

在我国大力发展中西部农村经济和推行全国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过去单纯的农村,在政治和文化、经济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村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社会中有些人也出现了道德水准滑坡,初中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是一个思想幼稚、敏感,行为可塑的群体,尚未健全的身心因而受到很大冲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如此纷纷扰扰环境的浸染下,有的学生渐渐迷失了自我,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他们暴露出来的一系列不良行为习惯,让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初中生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对此,笔者对不良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原因,希望为农村地的教育找到另一个突破口,逐步改善初中留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农村留守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

(一)不良的品德行为习惯

1.知而不为,明知故犯。有的学生在学校里表现的很好,但是一走出校门就完全变了模样,把老师的教导抛到了九霄云外;有的学生在作文上写的感恩父母的文章很感人,但是回到家里却对父母吆二喝三,颐指气使,一派小公主或小皇帝的模样。有的学生被老师屡次批评教育后,却不改正,依然我行我素。

2.责任意识减弱。

3.是非善恶标准不清。

有的学生对于考试成绩差,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学生考试作弊,上课违反纪律,不觉得羞耻,反而觉得自己有本事,敢于挑战权威。

(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

1.学习方法不科学。这是影响农村中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一个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课上不听讲,课后不复习。

2.学习兴趣较差。主要表现在:懒于动脑思考问题,经常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缺乏钻研精神。

3. 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较差。

(三)大多数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较多

1.体育锻炼习惯较差。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懒于锻炼身体,学校的早操、课间操不能正常参加;有些学生没有毅力,不能坚持锻炼身体,周六日回到家就放松了锻炼;有的学生根本不懂锻炼方法。

2.卫生习惯较差。

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饮食卫生习惯很差。例如,一日三餐,不能定时定量,随便乱吃。不注意卫生,使用公共餐具,随便饮食摊点上就餐。还有的学生喝酒,抽烟,暴食、暴饮,贪吃冷食,乱吃零食。有些学生的生活卫生习惯较差。例如,不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不洗手;不勤剪指甲;不能做到早晚刷牙,食后漱口;不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不爱护环境,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

(四)一些学生的心理习惯较差

1.学习心理调节能力差。主要表现:少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少数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差,不懂得如何缓解学习压力,每逢考试就失眠、头痛、心慌,甚至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

2. 人际交往问题处理不好。如:没有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方法,一些同学一方面显得冷漠、自私,另一方面又渴望友情;与老师之间的共同语言不多,不容易接受老师的观念,但又渴望被老师认同、被赞扬,惧怕老师又渴望被老师重视等等;与家长交往有困惑,父母的唠叨让他们觉得反感,和控制欲太强的父母难以相处,父母总是试图探究他们的隐私等,面对这些问题,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经常爆发“家庭战争”。

3.情绪调节能力较差。

有嫉妒心理,自卑心理,常常不敢交际、害怕失败、多愁善感、瞻前顾后;孤独心理,内心世界隐秘,不愿过多袒露自己,又常常觉得孤单寂寞,得不到理解;逆反心理,为了维护自尊,对老师和父母的要求往往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挫折心理:对学习没有信心,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成就感等等。

二、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学生不良日常行为习惯的产生和反复,不单纯地源于学生思想问题,更多地还是复杂多变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浸染造成。究其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一)主观因素

具有不良日常行为习惯的学生大都具有相同的成长道路:在小学时,因多种原因,偶尔有不愿学习、害怕作业、害怕考试等表现,但由于忽略习惯培养,致使这些不良现象没得到及时的引導和纠正,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习惯;进入初中以后,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变化,使他们内心感到不安、恐惧,因而情绪变得焦虑、无所适从,不良日常行为习惯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与严重。自尊心的增强和成人感的出现,形成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他们常抱怨、甚至批评父母、教师和社会。自我意识的出现,形成了他们偏激、扭曲的个性。性意识的觉醒,导致了他们的恐慌和盲目表现,常引发一些超常行为的发生。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

我校目前在校学生2200多人,这些学生均来自我县边远的欠发达乡镇。其中大多数学生自小父母就长期在外打工,自幼缺乏管教。不外出打工的,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没有给子女做好榜样。有的家长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很多,抽烟、喝酒、打牌赌博、行为粗鲁、满口脏话。在这样的家庭走出的孩子往往和父母具有一样的不良习惯,由于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关心和爱护,并且受到文化知识和教育能力的限制,这些家长的教育方法欠缺,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有的家长在子女的行为和思想出现问题时要么不闻不问,要么方法简单,不知所措。

只养不教,重养轻教,重物质,轻思想是农村一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的突出现象。在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最需要关心、帮助和扶持的年龄阶段,有些家长没有进行正确的教育、管理和帮助,反而认为给孩子挣钱,给他钱花就是爱孩子。由于对子女毫无原则地溺爱,甚至包庇、袒护、纵容子女的不良行为,帮助子女隐瞒过错、逃避责任。把教育孩子的内容局限于爱他、宠他、惯他,而忘了教他,殊不知,这样的爱是对孩子的一种溺爱,更是一种害。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子女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Tomb-sweeping Day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好习惯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