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与“导”

2018-05-14 16:22沈利敏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设问引导课堂教学

沈利敏

摘 要:设问与引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课堂生成的最佳点出发,不断生疑、释疑,从中获得最佳教学结果。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做到有效的“问”与“导”,需要教师做到:问在“困惑”处,导在“需要”时;问在“差异”处,导在“分层”时;问在“关键”处,导在“转折”时;问在“意外”处,导在“卡壳”时。

关键词:道德與法治;课堂教学;设问;引导

设问质疑、引导释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问、巧妙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设问与引导缺乏艺术性、有效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如何设问与引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作如下探索。

一、问在“困惑”处,导在“需要”时

需不需要问,什么时候需要问,需要怎样问,这是教师在课堂设问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有时处于疲软状态,对知识似懂非懂,这个时候学生很需要教师在他们迷惑不解时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应该找几处知识疑惑处提问,既是引起学生思维注意力的需要,又能紧紧抓住学生思维脉络,把学生思维从一个知识点顺理成章地带入下一个知识点。所以,当课堂中出现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况时,面对学生期待、疑惑的眼神,教师应该及时而有效地根据需要进行引导,让课堂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法律为我们护航”这一课,“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是本课中一个比较难的话题。

为解决这个难点,笔者播放了一段视频《小女孩“打赏”给网络主播》,然后设问:“你认为视频中小女孩打赏给网络主播的钱可以要回吗?”

有学生说:“能,因为孩子不懂事受到了误导。”

也有学生说:“不能,因为钱已经付出去了,怎么可能要回,而且她是自愿的。”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到底能不能要回呢?大家预测一下这起纠纷该如何收场。”

在与学生对话基础上,笔者最后出示了新闻,结果是家长把钱要了回来。对于这一结果,教师继续设问:“假如新闻中,打赏给主播25万元的是个成年人,那么可不可以把钱要回呢?为什么?”

学生肯定地回答:“不能!”

教师引导:“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发现了未成年人受到了法律特殊的照顾。”

教师继续引导:“有人说,小女孩打赏给主播的25万依法可以要回,而如果成年人打赏给主播25万的话就无法要回了,这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呢?”

有学生认为:“违背了,因为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孩子和大人身上,法律处理的结果不一样。”

也有学生认为:“没有违背,因为孩子跟大人不一样。”

教师进行总结性引导:“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体现了对他们的关爱之情,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不仅没有违背,反而是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的真正体现。”

最后,笔者导向教材:“那你认为,这次事件中,谁应该负责?如何防止类似的事件发生?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的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知识吧!”

在这次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困惑以及课堂教学过程发展的需要逐级设置问题,通过不断的引导,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较好地突破了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这一教学难点。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需要灵活机动,并且能够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情境的设置应该具有针对性,做到生活化,使学生想说、能说、会说,通过不断对话、互动,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二、问在“差异”处,导在“分层”时

在平时听课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选择提问的对象总是面向那些“成绩好”或者“表现好”的学生,对那些“成绩差”或者“表现差”的学生,很少提问他们。所以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余学生仿佛是看客,游离在课堂之外。众所周知,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心理特点、社会经验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重视这种差异,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其实你所提的问题可能有学生解决了,也可能还有少部分或者很多学生脑子里还存在疑问没有解决,所以课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设问应兼顾优等生,更应该关注后进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青春的情绪”这一课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第一层次:人的基本情绪有哪些?青春期的情绪有哪些特点?影响我们情绪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由于是书本上的内容,所以属于比较简单的识记内容,对于所有学生来说,只要认真看书,就很容易回答。

第二层次:在你的生活经历中,遇到过哪些因情绪影响智力发挥或者身体健康的事情?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说说自己的情绪特点。这两个问题的要求就有所提高,是理解性的提问,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要认真思考,联系教材内容,就可以回答。

第三层次:情绪有好坏之分吗?结合自身经历,说说如何管控或者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个层次的问题是思考性和应用性的提问,它的思维深度有提升,难度比较高,颇具挑战性。因为大多数学生可能认为情绪是有好坏之分的,他们认为喜是好情绪,怒、哀、惧是坏情绪,其实情绪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之分,这个知识点带有一定的拓展性,需要师生共同解决。而结合自身经历,说说如何管控或者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个要求也很高,因为学生的情绪具有青春的色彩,自身调节情绪的能力还不成熟,不光要结合自身经历,还要说明白是如何调节的,这个难点可以采取学生合作、教师引导的方式解决。

笔者在设置问题时“目中有人”,这三个问题由哪些人来回答事先就已经想好,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回答,释疑由易及难,由表及里,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差异给予不同的分层引导,把整堂课贯穿起来,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如果一味地只想完成自己的课前预设,不顾及课堂的生成,只顾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往往会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不光是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方法,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易到难,既激发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思维,让他们吃好,又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让他们吃饱,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问在“关键”处,导在“转折”时

什么时候该问?什么时候不该问?一堂课是富有内涵还是流于表面,从教师对设疑提问时机的把握就可以看究竟,所以提问设疑的时机非常重要。教师提问一般应该在教学的关键处,而引导则在学生思维的转折时。如果时机得当,在关键的时候,抛出一个问题,教师抓住时机而导,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课前设置疑问,就能较快地抓住时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引人入胜的精彩开头,会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不仅让课堂生色,而且让课堂高效。

如在讲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时,笔者播放一段“战狼2”视频,冷锋将红旗高高举起,缓缓通过交战区,当交战双方看到五星红旗,都大喊“Its Chinese”并停止射击时,同学们的表情十分凝重,又面露微笑。这段视频很有震撼力,学生看了之后都很激动、很有感触。

但这堂课要的并不是学生仅仅只有这种情感,还要让他们的情感升华,这就需要让学生的思维转折。所以笔者及时进行设问:“视频中,当看到冷锋举着五星红旗通过交战区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看到五星红旗,交战双方都大喊“Its Chinese”并停止射击,这背后说明了什么?”

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自豪、激动、幸福之情,这时笔者加以引导:“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这样及时地展示了本课的主题“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然后笔者继续引导:“既然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又该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呢?”通过引导,再次让学生思维转折,从知到行。

其实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在教学的导入阶段、在教学的活动过程中、在新课结束时,都有很多的机会设问。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抓住机会,或课前设疑,或课中置疑,或课后留疑,在“关键”时刻抓住“机遇”引导学生释疑,使学生处于一种对知识的积极探求状态。

四、问在“意外”处,导在“卡壳”时

我们总是希望学生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不出一点意外,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碰到无数的意外,这个时候怎么处理,就非常考验一个教师的功底了。其实这种意外就是课堂的生成资源,当课堂上出现了超越预设的声音或意想不到的情况时,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疑点来进行解决,顺势而为,因势而导,摸清“意外”的症结,排除“卡壳”的原因,及时给予追问和引导,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有效解决疑惑,变意外为精彩。

笔者听过一节王老师执教的课,这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王老师都是按照预先设计的流程在进行,教学活动顺利,师生互动良好。

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当时王老师在探究分享环节,提问学生:“你如何评价售货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同学们纷纷表示关爱使人们互相尊敬、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突然一个女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让座不一定能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這位女学生的回答让王老师大感意外,听课教师也为王老师捏了一把汗。

王老师并没有慌乱,只见他马上接过话题问:“愿闻其详!”那位女生继续说:“杭州公交车上,因为一个小伙子没有让座而被连扇5个耳光。郑州女孩公交车上没让座被老人揪头发暴打。甚至是8个月孕妇不让座,都遭到60岁老人破口大骂。可见让座的思想深入人心之后,不让座竟然成了罪不可恕的错误了,不仅没让社会和谐,反而增加了纠纷和不和谐。”

王老师稍作思考便进行如下引导:“社会上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这种情形发生多吗?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让座观念的形成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在学生七嘴八舌分析完之后,教师再次抛出问题:“让座和不让座,哪种行为更加有利于社会的温馨与和谐呢?”

通过讨论,教师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总结:“让座是关爱他人的表现,在让座中传播了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年轻人尊重关爱老人,老人也应体谅和关爱年轻人,这样社会才会充满爱的阳光!”

就这样,王老师利用那位女生的发言,抓住意外的冲突点,顺水推舟,因势而导,用了较长的时间和同学们探讨“让座”这个意外的话题,在对话、碰撞中,分享彼此的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这节课虽然打乱了原来的预设,却演变为现场鲜活的生成,反而让课堂更加精彩。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做到设问和引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透彻理解其精髓,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让学生学习更主动,让教师教学更有效。[[□][◢]]

猜你喜欢
设问引导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