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2018-05-14 16:06陈鲁民
中华魂 2018年5期
关键词:农妇油条红糖

陈鲁民

鲁迅曾讲过一个笑话:大热天的正午,一个农妇做事做得很辛苦,忽而叹道:“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么快活。这时还不是在床上睡午觉,醒过来的时候,就叫道:‘太监,拿个柿饼来!”这就是所谓“贫困限制了想象力”,含辛茹苦,没见过世面的山乡农妇,就是绞尽脑汁,也只能把皇后的幸福生活想到这个高度。

记不得是哪年央视春晚有个小品,扮演穷汉的演员一脸羡慕地憧憬着富人的日子,说:“等将来咱有了钱,就天天喝豆浆吃油条,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红糖蘸红糖。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贫困卑微限制了他的想象力,他无从知道富人生活要远比这精彩奢华得多。远的不说,时下常出来炫富的一个女明星,就透露说,一家三口每个月的伙食费要几十万元,真不知他们每天都吃点啥——但肯定不是豆浆油条。

其实,不仅贫困会限制想象力,豪富同样也会限制想象力。从小锦衣玉食,在蜜罐里长大的贾宝玉,根本就不知道穷人是咋过日子的,他去探视卧病在家的晴雯,看到满屋子破破烂烂,家徒四壁,脏得要命,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让他大吃一惊也大开眼界。这也就是迅翁说的那段名言:“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高高在上,也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最典型的自然是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灾民没粮食吃,灾情汇报上来,傻皇帝诧异地问:没粮食吃,咋不吃肉粥呢?生在深宫,享尽荣华富贵的晋惠帝,能问出这样流传千古的奇葩问题,一点也不奇怪,当然他也有点弱智。但即使精明博学如乾隆皇帝,因久居深宫,对民间生活不甚了了,对海外世界更是一抹黑,照样受困于想象力的贫乏,不仅屡被下臣蒙蔽却不自知,也无法相信海外发生的科学经济巨变,错失了与世界接轨的大好时机。

道理很简单,存在决定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条件决定一个人的思想深度、高度、广度,而每个人都会囿于一定空间,局限于一定条件,其想象力生发的基础也不同,想象力的发挥也大相径庭。曹雪芹能写出《红楼梦》,是因为他曾经有过这样的豪富生活,知道什么叫烈火烹油,骄奢淫逸,既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天才的创造力,于是就有了这部巨著的横空出世,辉耀古今。而这样的题材,蒲松龄、吴承恩、施耐庵是无法驾驭的,不是才气使然,而是缺乏想象力的必要基础。

要破解想象力受限的怪圈,别无他法,关键就是一句话:实践出真知。见多识广的人,肯定要比孤陋寡闻的人想象力丰富得多;常接地气的人,肯定要比闭门造车的人想象力丰富得多;博览群书的人,肯定要比不学無术的人想象力丰富得多。因而,要使我们的想象力少受限制,“让思想冲破牢笼”,就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能做万般事,驶万年船。

相比较而言,穷人、富人的想象力受困,都是其个人私事,可能会影响其生活质量或发财速度。而官员领导的想象力受限,则会影响一个部门、地区属下百姓的发展前途与幸福指数,譬如决策失误,瞎乱指挥;心血来潮,自以为是;因循守旧,不求进取,其中都有想象力受困的因素。化解之策,就是要跳出文山会海,多下来走走,勤深入基层,听听群众呼声,了解百姓疾苦,自然会开阔思路,想象力丰富,进而谋划合理,决策科学,措施得力,政绩扎实。

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多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很有好处。

猜你喜欢
农妇油条红糖
农妇卖了多少个鸡蛋
油条为什么都是两两相抱
油条两根一起炸才更好吃
油条为什么要两根扭在一起炸等
红糖跟白糖相比,好在哪儿?
农妇的理想
母亲的背影
痛经就喝红糖姜水?
红糖水真的能补血吗?
男人也应吃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