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彼其之子”新探

2018-05-14 14:40王磊平李帆
参花(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诗经句式赞美

王磊平 李帆

摘要:在《诗经》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诗的本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发不可查证。究其原因,不仅是文献的散佚,更多的是对意象的一种理解断层。笔者在深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关于《诗经》中“彼其之子”的一些前人没有总结的小的知识点,再思考整合总结成文,以期对阅读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诗经》 “彼其之子” 姬姓 地理

笔者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关于“彼其之子”的研究很少。首次注意到“彼其之子”是在《诗经·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1]这首诗非常有名,但是“彼其之子”作何解释,古人大多一笔带过。《诗经》提到“彼其之子”,除《候人》外,还有《王风·扬之水》《郑风·羔裘》《魏风·汾沮洳》《唐风·椒聊》。既然这些诗都出现了“彼其之子”,其中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一、“彼其之子”出现的规律

《诗经》主要是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总集。要了解“彼其之子”的出现规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春秋时代的国家地理。

“彼其之子”所出现的国风所属国家国土相连,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此外,还有一个内在联系,就是这五国的国君都姓“姬”。《王风》不必说,曹国建国者是周文王六子,郑国建国者为周厉王少子。唐、魏都和晋有密切的关联。《唐风》其实就是“晋风”。晋国建国者是周武王姬发之子。魏国三分了晋国,魏文侯史载姬姓魏氏。

以上是“彼其之子”出现的地理、历史大环境,细化的内部联系还需深入诗句找答案。

二、“彼其之子”情景带入

在深究“彼其之子”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五首诗的内容。

《曹风·候人》写面对爱情,对个人命运不公的慨叹,作者对“彼其之子”充满了高度的赞扬与同情;《王风·扬之水》写戍边战士思念家中妻子,“彼其之子”指远方的妻子;《郑风·羔裘》全篇溢美之词,夸赞“彼其之子”;《魏风·汾沮洳》同样体现出对于“彼其之子”的高度赞美。如诗中说到“彼其之子,美如玉。”[1]关于《唐风·椒聊》争论很多,我们截取两个关键的意象“蕃衍”“硕大”。用“椒聊”的丰收繁茂和“彼其之子”对仗,更像一首贊美男子的诗。初步结论是“彼其之子”出现的诗作,它都是一个被赞美的存在。

新的疑问是:如果只是赞美的话,《诗经》为何就单就这五个国风出现了“彼其之子”?

三、地理语音因素

笔者在上文提到过,出现“彼其之子”的都是华北地区。相近的地理区间往往伴随着相似的口音。“其”,《郑笺》云:“其,或作记、或作己。读声相似,又读姬。”[2]《礼记·檀弓·郑注》载:“其,语助词,齐鲁之间声近姬。”[3]按此解,“彼其之子”为“那个之子。”在古代,男女都可以称为“子”,所以意思就是“那个人”。这么简单的代称很难表达特定的含义。同时,《郑注》说“齐鲁之间声近姬”,但《齐风》和《鲁颂》中都没有出现“彼其之子”,单从语音上说不通。

四、姓氏因素

《诗经》中有一首诗,句式和“彼其之子”一样,出自《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这是一首爱情诗,“彼留之子”是女子的情郎。句式相同,“彼留之子”是否是“彼其之子”的异写,《诗经》仅此一篇,稍显突兀,但没有更多的证据,所以只是一个假设。尽管不能得出二者同义的结论,但相同的句式,让“彼留之子”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彼其之子”有很大帮助。

马睿辰《毛诗传笺通释·丘中有麻》云: “留、刘古通用。薛尚功 《钟鼎款识》有刘公簠,《积古斋钟鼎款识》作留公簠。”[4]“彼留之子”就是“那位刘家之子”。按此逻辑,“其”有实义。“彼其之子”翻译为“那个其家之子。”那么“其”是什么姓氏呢?

先秦的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家族的标志,而氏是家族分支的标志。姓和氏不是人人都有,是贵族专有。“彼其之子”至少是一个有身份的人。

“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姓。先秦姓不多,无“其”姓,八个古姓中,和“其”渊源最深的是“姬”姓。周朝天子分封天下,姬姓诸侯很多。这些国家相邻口音相似,“其”读“姬”;假设“其”为“姬”,那么“彼其之子”就是“那位姬姓之子”。“姬”是王姓,入诗,象征着一种尊贵。这可以解释一些问题,比如说《候人》里的“三百赤芾”就合乎情理了。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对“彼其之子”的赞美正是对《周礼》的追思。但“彼其之子”在诗中并不都家世显赫,也属正常。

若“其”为氏,春秋时代的氏已十分庞杂,很难在现有资料下做出更多的论述。

五、结语

经过大量立论、论证、推翻、再立、再论证后,笔者对“彼其之子”得出了一个相对可靠的、大胆的结论,即意为“那个姬姓的人”,希望能给《诗经》研究者一点灵感和启发。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汉]戴圣著,陈浩注.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清]马瑞辰.毛诗传签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作者简介:王磊平,男,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李帆,女,长春理工大学2015级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诗经句式赞美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远离否定式赞美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巧用《诗经》解难题
为自己点赞
赞美胡子(共4则)
多一句赞美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