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2018-05-14 14:40陈妙然
参花(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目前,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正处于最好的历史时期,友好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俄合作也成为各国合作的典范,因此剖析两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俄经贸合作 可持续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

当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俄政府在两国各自的发展水平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合作措施,这些措施拓宽了两国的合作领域,激发了合作潜能,使中俄经贸合作总体态势向好发展。尽管如此,中俄在合作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阻碍并制约着两国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已成为今后中俄发展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现阶段中俄经济合作的条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的经济合作关系开启了新篇章,合作方式多样化,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俄两国的合作建立在一定条件之上:第一,两国经济具有互补性。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轻工业严重滞后,食品等轻工业产品极度匮乏,而军工产业等重工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与当时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第二,两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关系,采取一系列开放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双边贸易的发展;第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两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了平台;第四,两国建立了平等信任的战略伙伴关系,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是必然趋势;第五,俄罗斯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为发展两国高新技术等领域铺设了道路。

二、中俄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从总体上说,中俄两国的贸易合作仍未达到令人完全满意的程度。首先,中俄两国的贸易形式仍旧单一,合作仍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由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两国把战略重心放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上。然而不能忽略的是中俄贸易状况具有发展快、领域广、潜力大的特点,倘若两国能充分发展双边贸易的多元化,两国的合作成就将超乎想象。其次,俄经贸法规随意性强,很多法规政策不够明朗。为此,中俄双方可以通过和平谈判协商的办法,制定出适应双边贸易进展的有效政策方针。再次,“中国威胁论”仍是双边贸易拓展的绊脚石。为解决这个问题,中俄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排除误解,促使合作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最后,中俄两国对彼此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为此中方应充分学习欧美国家及日韩企业开拓市场和对俄投资的经验。

三、未来中俄经济合作发展走向

随着中俄双方承认对方是具有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两国的经贸合作空间将变得更加广阔。中俄領导人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达成了新的共识,未来的经贸合作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是扩大两国的商品贸易,完善商品结构多样化。首先,两国应以两国政府间的贸易作为发展重点,根据各自的经贸发展水平和国内需求颁布指导性商品目录。其次,加强实现中俄市场的对接。俄罗斯人的商品意识增强,与其进行贸易的难度加大,因此重新审视中俄双方市场的贸易需求及特点就显得十分必要。双方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在平等互利、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两国的市场对接。再次,开发市场,构建贸易新格局。减少贸易合作中初级商品的比重,加大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合作,提升商品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扩大投资领域,促进高层次合作。中俄贸易投资拉动性不强,在未来的合作中应加强大型支撑性项目的合作。为此,在今后的合作上两国将加快建设大型电站的步伐;落实大规模能源开发项目,如跨国油气走廊项目、大型输电项目等等;开辟高新技术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合作,构建一系列惠民工程。

三是全方位多角度鼓励中俄各地区企业参与贸易。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不应该只停留在边界贸易上,还应该以边境贸易为基础不断深入,积极鼓励两国内部地区的商业合作,特别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由此带动遍布两国全方位的战略贸易合作,充分调动两国各地区和企业加强合作的积极性。中俄两国也将发挥政策的导向优势,在贷款、税收等方面对参与企业实行政策优惠,积极采取扶持政策,少一些政策限制,多一些政策性鼓励。

四是改善合作环境,实现贸易双方协调、可持续发展。中俄两国的合作应该以互利共赢为基础,长期以来,中俄两国的领导人在改善合作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开放了很多政策。在今后的合作中双方应秉承诚信、互利、共赢的原则,尊重对方利益,创建公平合理的法制环境。为此应充分发挥两国政府的领导作用,通过两国政府的定期会晤和洽谈机制,共同协调磋商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难题。

参考文献:

[1]薛君度,路南泉.中俄经贸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孙晓郁.面向未来的中俄经贸关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俄]德·阿·梅德韦杰夫.俄罗斯国际发展问题[M].陈玉荣,王生滋,李自国,译审.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陈妙然,女,硕士研究生,辽宁大学,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与文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