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DC超级英雄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2018-05-14 14:53路岱玲
参花(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符号学

摘要:超级英雄系列电影以其类型化的好莱坞生产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独有风格,被众多“超级英雄粉”强烈追捧。DC漫画公司更是凭借系列经典的超级英雄电影成功转型。本文运用符号学观点,以伴随文本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电影中传递的价值观、中国DC超级英雄电影受众特点以及所打造的丰富的伴随文本等为题进行探讨,浅析DC超级英雄电影如何在中国市场进行跨文化传播。

关键词:超级英雄电影 符号学 伴随文本 跨文化传播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漫画的诞生及商业化发展为美国漫画的灵活创新孕育了灵感土壤,大量的经典超级英雄形象随之诞生。随后,这些超级英雄形象被改编成电影,以电影语言和视觉化方式将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形象立体化地展示给电影受众,并成为美国电影行业发展大潮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电影类型。DC漫画公司(Detective Comics)在1938年6月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位超级英雄——超人,从此改写了美国漫画史。1969年,DC被时代华纳集团收购,目前旗下拥有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绿灯侠、海王、钢骨、绿箭侠、康斯坦丁等超级英雄,和正义联盟、绿灯军团、少年泰坦等超级英雄团队。

一、DC电影中的美国主流价值观

“电影的媒介决定了电影符号的载体是综合性的,即图像、声响、语言等不同类型符号的综合。”[1] 电影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创作,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DC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形象具有个人英雄主义,且具有无人能敌的超级能力。他们以人类的安全、城市的发展、地球的和平为奋斗目标,为此,他们与邪恶势力不停斗争,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比如超人、蝙蝠侠、绿箭侠等。美国人借以在影片中推崇超级英雄的机会,宣扬在经历成长的磨难中,永不放弃的精神。但是这些超级英雄缺少集体协作精神,喜欢独来独往,以一己之力战胜邪恶势力,维护城市和地球和平。这一典型的文化符号所指向的便是美国主流价值观——个人英雄主义思想。

二、DC电影的目标受众群体

DC公司在将漫画改编成超级英雄电影时,一方面准确把握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入乡随俗地根据中国电影市场的宣传和传播方式,为系列英雄电影进行大幅度曝光,尽力扩大电影传播影响力。对于DC超级英雄电影来说,中国市场的80后、90后、00后是其主要的目标受众群体,这些电影接收者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都存在着“期待视野”,他们基于既有的审美经验、文化经验、社会经验,对观看的电影文本进行自我解释。这些目标受众在其成长过程中,深受网络这一新兴媒介的影响,通过网络载体传递的价值观也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影响。

三、DC电影——伴随文本的成功

DC系列电影相连成章,想要完成解读整部电影内容,离不开对电影伴随文本的解读。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重新升级,电影文本内容本身已经不足以满足好奇心越来越大的目标受众,所以,对伴随文本的重视和积极打造,不仅能够丰富电影文本符号的意义,而且能够满足目标受众越来越高的艺术欣赏需求。

(一)副文本。它是“显露”在文本的表现层面上的附加因素,是文本的“框架因素”,如书籍的题词序言、电影的片尾片头等。DC电影的片尾“彩蛋”便是副文本的一个典型表现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彩蛋向观众传播该电影的前世今生或是未来。

(二)型文本。它指明文本所从属的集群,即文化背景规定的文本“归类”方式。在系列超级英雄电影中,同一阶段的超人扮演者都是一个人,两部神奇女侠的扮演者也是同一个人。体裁当属型文本范畴中最突出、最具规模的一种。超级英雄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类型片,其拍摄视角、拍摄风格、拍摄结构都有其固定的方式,由此而来,其目标受众群体容易对同一电影主题进行聚合性的分析与解读,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群体。

(三)元文本。它是指文本生成被接收之前,所出现的有关此作品所有相关的新闻、评论等。如《蝙蝠侠大战超人》《神奇女侠》在正式上映之前都组织过超前点映,邀请粉丝、媒体和电影评论家观影,为电影宣传造势。

DC公司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对伴随文本进行了充分利用。一方面,使电影受众更加完善地对电影文本进行分析和解构;另一方面,通过配合电影文本,不仅补充了电影内容,还收获了一批忠实的、具有粘性的中国目标受众。

参考文献:

[1][德] H.R.姚斯, [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學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路岱玲,女,硕士,吉林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符号学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
我们存在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交流.拓展.展望:记2008年南京国际符号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