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尔蒂斯的少女情怀

2018-05-14 14:53鲁迎艳
参花(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象征少女

摘要:少女,可以说伴随了巴尔蒂斯整个创作生涯。他一生创作的作品有300多幅,主要描绘的对象都是少女。因而少女也就变成了巴尔蒂斯作品中最突出的隐喻符号。巴尔蒂斯说:“青春期代表着将来,它面对的一切成为一种完善的美。”少女的再塑性让巴尔蒂斯给予了她们多样的象征含义。

关键词:巴尔蒂斯 少女 象征

一、天真与纯洁

对于不追求名利的巴尔蒂斯来说,经历了世界大战和人生沧桑之后,只有这些纯真的童年是他无限的向往,少女也就成了他借以抒发情感和思想的对象。

巴尔蒂斯说:“我的作品是宗教绘画。”他把画中的少女看成是纯洁无瑕的美丽天使,独自一人,享受着那一刻的时光,或是静静地等待着某种命运的到来。时间在画里凝固了,人物如同蜡像,诡异与纯洁、短暂与持久、瞬间与永恒相互交织。

例如在1940年巴尔蒂斯绘制了一幅画作《采樱桃》(《樱桃树》)。画中一个含苞待放的花季少女站在木梯上,一手扶着木梯,另一只手上伸采摘树上的樱桃。背景是铺满了阳光的草坪和山冈。整幅画面的色调无比明亮温暖,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给人一种很强的幸福感。少女的身体则处在大树的荫影下,斑驳的阳光洒在她蓝色的裙子上,好像使少女的身姿更加夺目动人。即便背对着观众,但透过画面,也能很清晰地感受到她清纯可爱的气息。画家更像是把这一刻所有的美好定格了,这时的女孩像一位天使,她的美是真实和永恒的。

在巴尔蒂斯的作品中,有多幅作品描绘了沐浴后的裸体少女。如现藏于纽约曼彻波里坦艺术博物馆里的《壁炉前的少女》,作品里刚从沐浴中走出来的少女,对着壁炉上的镜子精心地梳理着她的秀发。画中正处在发育期的少女有着丰润的身體,即便全身赤裸,也没有丝毫成年女性那般引诱的气息,相反却显现出青春的纯洁与完美。她好像只是对着镜子观察和欣赏着自己的身体,这里没有丝毫欲的困扰和丑恶的缠绕。这幅画,作者以极大的热情,采用了明亮的色彩和简洁的手法,刻画了少女那无瑕而结实的身体。在1957年创作的《金色下午》,同样是一幅少女刚沐浴结束的作品。女孩手里拿着一条黄色的浴巾,女孩那多姿的体态、白皙柔滑的皮肤,在阳光的映照下变得更加晶莹剔透。少女本就是纯粹干净的,而沐浴后的少女更是圣洁明净的。这也许正是巴尔蒂斯偏爱刻画沐浴后少女的原因。当然,这种特点也存在于画家其他作品中,如《壁炉前的裸女》《熟睡的裸女》等。

二、诡异与神秘

巴尔蒂斯善于从普通平凡的生活场景中揭示人的心理活动。所有的天使也有好坏之分,幼年时的偏执心理经常在画中体现,在或冷漠或平淡或诡黠的画面中似乎包含着一种莫名的思考。

对于巴尔蒂斯来说,这一切物象的背后,表达的是一种看不到的存在,一种眼睛所不能看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受到的真实存在。画于1934年的《吉他课》,是一幅极具争议的作品,描绘的是在吉他课上,女教师把一名女学生放在腿上猥亵的画面。作品中,女教师一只手狠狠地抓住少女的头发,另一只则邪恶地伸向了少女的私处,脸上流露出阴险罪恶的神情。而少女一只手摊放在地上,另一只手则伸向了老师的胸部。她的嘴巴微张,眼睛上翻呆滞,似乎是等待着魔鬼的到来。后来,巴尔蒂斯曾在一次采访中解释过此画,出于当时画家本人一贫如洗,他需要一些“丑闻”让自己摆脱这种状态。不管画家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每一个观看的人都能从这幅画中感受到残忍的气息。

巴尔蒂斯善于利用不同的光线制造气氛,让感到迷惑的观者的视线跟着这道光线,走进充满神秘的房间。他一生在追求和探寻着梦与现实的存在,一种物象背后的真实存在,一种难以言状的愿望。《房间》是巴尔蒂斯代表作之一。画面更像是来自梦魇中的一幕,女孩裸体躺在正对窗户的沙发上昏睡过去,像是一个被控制的木偶。猥琐的侏儒狠狠地拉开窗帘,故意将女孩暴露在阳光下。这里的窗户不再是室内与外面的连接,而是光线进入房间的通道。光线烘托了神秘的氛围。侏儒是否象征着人类丑恶的一面。更加别有深意的是角落里诡异的猫。你好像无法捕捉它的目光,它是那么的尖锐、空洞。或者它才是这场戏剧的策划者?这显然是画家刻意加入的,那么画家想表达怎样的象征含义呢?类似的作品还有1964年的《三姐妹》,1933年的《窗》,1955年的《起床》,1949年的《永远不会到来的日子》。

三、结语

在20世纪波涛涌动的西方艺术画坛上,巴尔蒂斯显得那么地格格不入和独树一帜。他借用少女表现了纯净和美好,以及隐藏于美好之后的邪恶。巴尔蒂斯的孤独并非是指他人的不理解,而是源于对自己内心的追求和了解。他拒绝加入画派,没经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喜欢离群索居。也正因如此,他只是通过笔下的少女,追寻真实的自我。巴尔蒂斯说:“我一直在我的画里确认自我,结论是:我不存在。”

参考文献:

[1]龙飏寰.巴尔蒂斯绘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2]贾慧芬.巴尔蒂斯绘画艺术浅析[D].保定:河北大学,2016.

[3]张双.巴尔蒂斯绘画艺术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

[4]石治明.论巴尔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D].锦州:渤海大学,2013.

(作者简介:鲁迎艳,女,硕士,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责任编辑 王珊)

猜你喜欢
象征少女
一击即中
承认吧,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当这届90后老了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少女心
安托瓦内特的悲壮宿命:《茫茫藻海》中红色的象征意义
《愤怒的葡萄》:主题与人物形象的探析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