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车联网产业的瓶颈

2018-05-14 23:43朱帅王子健苍岚丁悦
新能源汽车报 2018年37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联网车辆

朱帅 王子健 苍岚 丁悦

当前,汽车产业正在面临着诸多技术领域的变革,未来汽车产业从生产、销售到服务的理念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汽车动力从传统能源转向新能源,与此同时,车联网、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等汽车驾驶方面的创新发展,也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共识。我国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以及相关行业发展,现已从产业发展政策上开展了许多工作,车联网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车联网技术刚起步

车联网产业涉及众多技术领域,包括自动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以及卫星导航等,这些技术共同作用,确保汽车与周边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中,对于特定指令的识别是车联网技术发展的核心,车联网技术中发出和接受指令的主体、指令的安全性等问题都关系到车辆能否准确、快速、有效地接受信息和指令。

识别传感技术是车联网技术中的感知层。通过传感器、车载终端等设备,感知路况与车况,实现车辆与道路交通信息的全面感知和数据采集,为车辆进行处理提供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信息来源很多,包括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车辆与道路以及交通控制信息、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信息。

无线通信技术是车联网技术信息交通传递的通道,是保证各种指令能够有效发出和接受的基础。传统的蓝牙设备、卫星导航设备、卫星导航系统目前都已经在汽车产品上进行了应用。卫星导航系统目前不仅能够起到无限传递信息的作用,还会对车辆周边的环境、交通信息进行整合汇总,做出最佳路径选择,为车辆从未去过的陌生环境进行分析。

智能化控制技术是车联网技术的核心。车辆除了传统的行驶功能外,当前的汽车功能已经越来越丰富,这必然会导致车辆驾驶者必须完成更多设备的操作,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可以替代驾驶者执行很多操作,确保车辆行驶过程更加安全可控。目前的汽车电子系统中嵌入的智能化芯片,以及相应的电子电路设计,都正在解决这一问题,从整体上大大提高了汽车的综合性能。

相比于欧美和日韩在車联网技术上的发展,我国车联网技术尚处起步期,正在探索研究车联网技术突破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本土汽车企业积极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加强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车联网技术在中国市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预见未来将在汽车和客车等多种车型上进行应用。

车联网产业商业模式多元化

商业模式关系到产业能否高效完整地运行这一整体系统,以最优的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创造价值并且获得企业效益。目前,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尚未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产业各方仍在思考、讨论和探索更好的商业模式。车联网商业模式根据运营主体可分为汽车制造商主导模式、移动运营商主导模式、汽车经销商主导模式以及行业第三方主导模式,另外按照盈利方式,又可以划分为服务费模式、广告营销模式、数据增值模式等。

目前,我国车联网的商业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的技术变革有望推动商业模式变革,与此同时,商业模式创新也需要打破行业主管部门边界,进行资源的跨界整合,交通信息公开和共享程度都影响着新技术能否更好地推动商业模式发生变革。车联网在技术上与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汽车技术两大领域都有交集,在产业化发展中,许多国内汽车厂商为在短时间内抢占优势,提出以“车载终端+产品+后续服务平台”的商业模式抢占市场。在前装市场(即整车出厂时就已经装备电子产品)方面,公司系统建立在“跨终端”服务形态上,以云服务为核心,打造车载终端与互联网、手机、呼叫中心的跨平台协同应用。而在后装市场上,公司通过推出相关产品,采用官网产品预定等方式,推出基于不同理念的车联网创新型产品,帮助用户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应具有的各类功能。目前主要从汽车车况、节约油耗以及安全保护三个方面来为客户提供服务,特别是在遇到汽车故障时,车载设备能够了解故障详情和紧急程度作出相应处理,对于影响用车安全方面的自燃、爆胎等意外事件提前进行预防。

车联网面临的瓶颈

(一)核心技术短板多 近几年我国车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核心技术领域存还存在明显短板。同时,我国欠缺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和生产能力,在车联网的核心硬件设备中,毫米波雷达、高端前视摄像头、远红外夜视等还都只能完全依赖外国产品,国内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在中央决策控制、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和环境感知及数据融合等关键性软件技术方面,我国也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显著。此外,国内市场上的车联网产品层次较低,高技术产品匮乏,低品质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高技术层次的突破,影响核心竞争形成。

(二)商业模式不够清晰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完整逻辑和体系。商业模式不清晰,意味着单个企业将面临更多来自产业链和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众多企业的不确定因素叠加会导致整个产业链更加不稳定和脆弱。车联网的商业模式要以建立汽车制造商、零部件商、互联网企业之间的互联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基础,在我国,一些因素阻碍着这种机制的建立。首先,从汽车使用角度看,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汽车品牌和数量,大而杂对车联网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困扰。其次,当前我国乘用车市场车联网应用产品面临一定的供需矛盾。虽然产品种类繁多,但多数应用都集中在信息娱乐和远程服务两个方面。对用户而言真正有独特意义的行车安全、节省油耗、规避拥堵等服务十分滞后。这种供需矛盾直接造成应用提供商的盈利困难。

(三)数据壁垒影响产业发展 政府部门的数据开放和共享是车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基础。相比我国车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数据整合、公开和共享步伐还较为滞后,成为阻碍车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避免数据壁垒进一步阻碍车联网产业发展,我国亟需快速建立一套科学安全的车联网数据收集和共享机制。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四)国产品牌整车企业支撑能力不足 虽然带有鲜明的互联网色彩,但汽车依旧是车联网产业链的核心。在日益激烈的车联网市场竞争中,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与国外品牌和合资品牌相比,劣势较为明显。

一方面,国内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技术集成能力较低,对车联网产业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降低了车联网产业的国际谈判能力。此外,国内自主品牌实力不足直接制约了国内供应商的发展。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联网车辆
“身联网”等五则
德国车辆来波兰加油
风口之上,车联网系统将是“另一个”手机系统?
车辆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6000万
商业模式考验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
2006-2007年度商业模式未来之星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