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业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018-05-14 01:48赵婷婷史丽芳
知识文库 2018年24期
关键词:双语学期应用型

赵婷婷 史丽芳

学前教育可以算得上是现代教育的基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也对整个国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全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地方独立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要以行业的需要为导向,重基础、重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明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华北理工学院轻工学院是一所足落于河北省唐山市的民办独立院校,主要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学校顺应市场需要,于2017年申请开设学前教育(双语)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合现代幼儿园和早教行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希望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热爱学前教育的专业思想,具有较扎实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高等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具备较强的幼教专业技能和英语语言能力,具有较好的主动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的,服务京津冀地区双语学前教育机构的一线应用型幼教师资。

2 掌握幼儿园和早教行业的职场需求

在对地方独立院校本科级别的学前教育(双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过程中,笔者调查了当地学前教育机构的普遍需求,发现绝大多数的教育机构都缺乏一线的教师。典型的工作任务涉及学前儿童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婴幼儿卫生保健和保育工作、幼儿大脑开发和习惯养成工作、參与家长沟通协调工作以及班级环境布置装饰工作等。需要从业人员有唱歌、跳舞、绘画等的基本能力,有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有使用多媒体平台进行工作的能力,有与人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保护幼儿的能力。

3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定参考工程专业的CDIO教学理念中对于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职业能力和态度、人际交往能力、企业和社会环境下行业运行全过程的划分,参考社会需求、职业发展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根据3+1学年的模式,对课程群进行模块化处理,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教育实践模块、职业素养模块。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现代汉语等。

专业理论模块包括学前教育学 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

专业技能模块包括音乐基本、美术基础、形体与舞蹈、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儿歌、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英语儿歌、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学前儿童文学、幼儿园课程与活动指导等。

教育实践模块包括;公益劳动实习;口语发音练习(汉);口语发音联系(英);艺术实践(音乐);艺术实践(美术);艺术实践(舞蹈);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实习实训 ;毕业论文等。

职业素养模板包括职业核心能力、幼儿园教师礼仪、儿童营养学、婴幼儿护理学、幼儿心理咨询、品格教育研究等。

每一个课程模块的设置都是按照国家专业培养标准要求,参考行业需求精心设置划分,开课学期也参考了学生学习发展的一般规律。

4 强调课程实践性的贯穿

为了打造地方独立院校学前(双语)教育的专业特色,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突出实践性的贯穿性。

前六个学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每个实践的时间为一周时间,除了要去当地的幼儿园和早教机构进行认知实习之外,为了突出双语特色,在第一和第二学期夯实学生音体美基本功的同时,加强英语和汉语的发音训练。在第三、第四和第五学期进行艺术类实践的集中汇报,第六学期配合学期课程,重点加强课堂设计锻炼。在最后的一年时间里,进行校外入园顶岗实习,设立校内毕设导师和校外业务导师,共同帮助学生进入最终的毕业论文撰写。

5 结语

面对适应京津冀地区快速发展的幼儿教育事业,独立学院积极应对,开办学前教育(双语)专业培养可以在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并针对幼教行业需求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在探索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为幼教事业的发展和兄弟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猜你喜欢
双语学期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