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共青团改革再出发

2018-05-14 16:02
中国共青团 2018年2期
关键词:团市委团干部团组织

党的十九大以來,团金华市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于激发团组织生机活力,发挥好共青团组织功能,严格团干部管理,以铁腕推进共青团改革。

改革团的组织框架,吹响改革“集结号”

团金华市委始终牢固树立以青年为本、开放、协同、务实的理念,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组织框架,让更多优秀青年加入到团组织中,吹响改革“集结号”。

百花齐放春满园,改革团的领导机关。2017年,召开共青团金华市第七次代表大会,根据团改要求,确保基层一线青年在团市委常委会、全委会、团代会中比例分别不少于30%、50%、80%。顺应青年流动和分布的新变化,全市所有县(市、区)都出台三定方案,优化机关设置。团金华市委设置了办公室、组织统战部、宣传学少部、基层工作部、社会参与和权益维护部等5个部门,进一步理顺工作职能,提升整体效能。

不拘一格降人才,扩大团干部来源。从青年学者、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农民、青年工人、青年干部、青年专业技术人员、青年管理人员、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等8类青年群体中摸排推选兼职副书记11名,挂职副书记5名,将一批“知青少年、懂青少年、爱青少年”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共青团组织中,充实了团干部队伍力量。联合市委组织部对团市委机关挂职干部选派做出制度性安排,打破年龄、学历、级别、身份的限制,7名来自基层的优秀党团员担任团市委中层副职职务,挂职期限为1年。同时,团市委有7个志愿服务岗位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引导体制外的青年带头人、意见领袖、青年工作者进入团市委机关兼职,打造“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新模式,增强了共青团组织的活力。

明者因时而变,推动团属青年组织改革。金华市青年联合会按照改革精神进行换届,严格控制委员规模,优化委员结构,其中青联委员中基层一线工作者比例提高了15%。落实少先队改革相关要求,市少工委联合市教育局出台了《金华市少先队改革“393工程”实施计划方案》,指导少先队改革各项工作,全市共设立少先队改革试点单位29家,推行项目承诺制,团结带领各级少先队组织树立新标杆。

改进团的运行方式,打造贴心“青年友”

适应青年工作和生活分离的特点,广泛而自觉地用好组织化、社会化、扁平化、分众化方式开展团的各项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青年友”。

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让青年更有获得感。全市共有85家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10家团的领导机关入驻了“青年之家”云平台,方便青少年通过移动终端找到团属青年服务阵地。“青年之家”已累计开展线下活动980次,覆盖青少年2.4万余人次,活动内容囊括青年婚恋交友、就业创业培训、兴趣爱好交流、技能提升等多领域,让普通青年更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倾力打造网上 “亲青恋”平台,全市共开展130余场婚恋交友活动,为1.5万余名单身青年牵线搭桥,400余对青年配对成功。依托网上“亲青筹”平台,围绕困难青少年帮扶、特殊青少年群体救助等内容开展众筹,共开展33个项目,筹款金额107万余元,覆盖青少年5千余人。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对团员队伍、基础团务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目前“智慧团建”已录入六级团组织8265个,覆盖率达93.1%,下一步将依托系统实现团籍管理、团组织生活网络化。

倾听青年声音,让青年成为主角。把青年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活动请青年一起设计,部署任务请青年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青年一起评议,让青年成为团工作的主角。2016年以来,团金华市委连续两年通过第三方开展工作满意度测评,通过普通青年的评价,选出最受青年喜爱的团组织、最受欢迎的工作项目,引导基层团组织回归主业,把精力集中到服务青年中来。

到青年中去,让团干部长出大脚掌。深化“8+4”“4+1”“1+100”制度,全市461名专职团干部常态化联系青年46151人,线上互动5795次,线下互动5514次,评论3040条,点赞24287次,进一步转变团干部作风,增强与青年群众的联系,提升团组织服务能力。开展“共青团大脚掌走基层”团干部主题访谈夜活动,要求专职团干部每年夜访不少于6 次,每次夜访时间不少于1 小时。通过夜访明团情、通社情,做到“泥土粘得上、板凳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家长里短聊得来”,不断增进与青年的朴素情感,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水平,专职团干活动参与率达100%。

夯实团的基层基础,焕发团内 “新气象”

始终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大力健全和活跃基层团组织,广覆盖,补短板,严标准,全面夯实团的基层基础。

广覆盖,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在青年网商集聚的区域创建网络团支部,让网商青年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团组织;在青年白领集聚的商圈楼宇开展楼宇团建,让白领青年在“8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能就近参与团组织的活动;在“横漂”集聚的区域创建“横漂”团组织,围绕“横漂”的切实需求提供服务,并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让青年不管怎么流动、流动到哪里都能找到团组织。

补短板,开展“双百双提升”攻坚。团县(市、区)委通过对照标准自查,全面掌握基层团组织现状,每年各确定1个基础相对薄弱、有提升空间的乡镇(街道)团(工)委和中学团组织作为整顿提升点,集中精力、规范整顿、专项提升,发挥抓住一批、牵动一片、带动全局的作用。每年12月,团市委对照问题、任务清单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目前已经有20%的团组织通过考核达标,进行了销号处理。

严标准,把牢团员发展入口关。按照全面从严治团的要求,扎实推进“一学一做”主题教育实践,健全团员常态化教育管理机制。控制增量,严把入团标准和程序,稳步实行发展团员总量调控,探索发展团员全程纪实制度,从源头抓好发展团员质量。2017年全年新发展团员1.8万人,同比减少11.11%。管好存量,及时规范团费收缴,开展团员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积极稳妥做好不合格团员处置工作,通过制度建设,活动引领,使团员更有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

猜你喜欢
团市委团干部团组织
弥勒市关工委联合多部门开展腊月暖冬行动
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对策研究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创文巩卫”,我们在行动
在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新世纪、新青年系列活动开场
代培生能不能在学校加入团组织?
无主管企业建团组织后的隶属关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