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应用于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病人牙周治疗中的意义分析

2018-05-14 08:40王元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心理护理

王元媛

【摘 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本院口腔科120例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专科护理)及观察组(专科护理+心理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配合治疗能力、自我修复能力、定期复查、治愈好转、总满意度等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经至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PI及SBI水平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运用于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病人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 心理护理;慢性牙周炎;中老年患者

Psychological nursing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periodontit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Wang Yuanyu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ing City, Jining, Shandong 272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chronic periodontiti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of middle-aged and senior citizens in our department of dentist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specialized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specialized nursing+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pare nursing results. Results: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ability, self-repair ability, regular review, cure improvement, and total satisfaction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PI and SBI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odontiti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Chronic periodontitis;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牙周炎是一種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且具有破坏性的疾病,是牙石、食物嵌塞、菌斑、咬伤等因素引起的,临床特征是因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从而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因此常引发患者产生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1]。常规治疗仅对患者的疾病本身进行细致护理干预,但是对患者不良心理未能进行及时护理干预,从而影响牙周治疗效果。本文作者探讨心理护理在干预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研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口腔科收诊的120例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60例/组。其观察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52.69±5.47)岁,病程2个月~1年;对照组患者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3.49±4.47)岁,病程2个月~1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纳入与排除标准:1)全部患者均符合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2)收治的全体患者均同意本次护理模式并配合调研;3)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排除肝肾功能障碍者;5)排除沟通障碍者及精神疾病患者[2]。

1.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口腔及牙周情况进行监测,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按时随访等。

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健康指导:由护理人员组织患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慢性牙周炎疾病致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指导患者正确认识慢性牙周炎疾病;同时采用影像、宣传版画、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治疗性知识宣教及预防性知识宣教,提高老年患者对该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的认识,并使其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对治疗及护理进行有效的配合;2)治疗中护理:正确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沟通方法,采用通俗的沟通方式,尽量避免专业术语,减轻患者在牙周治疗中产生的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并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地解答,由于老年人群多伴有听觉障碍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可适当贴近患者耳部,在使患者能够清晰听取护理人员相关指导的同时,避免对其他患者造成影响。同时,护理人员详细介绍患者的检查情况及举例往年成功的案例与经验,树立患者的信心及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3)治疗后护理:术后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及用药的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可以轻吐药液,但30min内不可漱口;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告知患者治疗后注意事项,例如:禁烟酒、禁辛辣生冷食物,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式,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嘱咐患者定期复诊;4)加强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增加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促进患者与患者家属间的交流;提高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关心,避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自卑、抑郁等心理,同时解决患者经济上的压力,促进患者放心治疗[3-5]。

1.3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观察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愈好转、自我修复、定期复诊、配合治疗情况等)及患者满意度。并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比较其在初诊时,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菌斑指数(PI)及龈沟出血指数(SBI)。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统一采用的数字统计软件是SPSS 20.0软件,其中计量数据为(±s)表示,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治疗期间的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配合治疗能力、自我修复能力、定期复查、治愈好转等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观察组的非常满意度、满意度、总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且其总满意度达到96.67%。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治疗期间的情况[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PI及SBI情况

两组患者早期初次出院时,PI及SBI水平均较差,且基本相同(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PI及SBI水平均有所好转,且至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PI及SBI水平分别为(0.69±0.34)及(0.63±0.37),显著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PI及SBI情况(±s)

3 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影响患者外观的慢性炎症,如不给予相应的护理,增加患者产生抑郁及自卑等不良心理的比例[6]。

专科护理仅對患者的疾病进行相关护理,对患者不良心理不能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明显影响患者的术后的治愈效果。邹红玉[7]对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的心理状况进行统计,统计显示患者均出现对治疗中是否疼痛、出血及感染等的担忧;对术后面部美观、咀嚼的影响以及经济压力等产生不良心理压力。研究表明,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的发展和康复与患者心理应激有一定相关性,患者在心理应激状态下,机体的免疫预防能力明显下降,加重牙周炎的发展。而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消除患者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使患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提高患者复诊率及依从性,改善护患间关系[8]。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配合治疗能力、自我修复能力、定期复查、治愈好转、总满意度等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心理护理有效地通过良好的沟通,消除患者的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修复能力、治愈能力及患者的依从性。且两组患者早期初次出院时,PI及SBI水平均较差,且基本相同,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PI及SBI水平均有所好转,且至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PI及SBI水平分别为(0.69±0.34)及(0.63±0.37),显著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进而使治疗更为有效的实施,进而使患者相应症状得到更快的改善。

综上所述,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在专科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相应症状更有效的恢复,对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且对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也具有重要益处。

参考文献

[1] 管兆兰,陈淑.护理干预对半导体激光治疗老年牙周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06):28-29.

[2] 李艳茹.慢性牙周炎早期预防与护理的教学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3):91-92.

[3] 赵莹.综合护理干预在牙周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01):157-158.

[4] 薛月红.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牙周炎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07):1672-1673.

[5] 尹可娟,梁敏.牙周综合护理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8):27-29.

[6] 薛金波.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健康状况及口腔行为能力的影响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05(05):38-39.

[7] 邹红玉.心理护理在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4):2731-2732.

[8] 张苹.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前的心理调查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07):93-95.

猜你喜欢
慢性牙周炎心理护理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邦沃磁致伸缩牙周治疗仪与传统牙周基础治疗的对比研究
Florida探针与普通牙周探针对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疗效的评价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派丽奥软膏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分析
局部应用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