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 让教育回归最本质的天性

2018-05-14 14:45李丹
留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朱永新文凭中心

李丹

继传统商业、传统的银行业被颠覆之后,学校制度的颠覆,正在悄然酝酿中。中国的国际教育行业,自此也进入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快速发展期。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

2018年5月6日,在“第二届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的“领袖论坛”上,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对于未来教育的定位,引人深思。

朱永新对于教育的思考和关注,由来已久。2007年,因为新教育实验,朱永新被评选为“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家,朱永新对于教育,始终有着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坚守。

在朱永新看来,未来教育,本来便意味着是国际化的。“用未来改变现在”,也正是朱永新时常提及的理念。

学校制度的颠覆 或许已为时不远

“教育,已经到了应该被改变的时候。”在领袖论坛上,朱永新简明扼要地点出了自己的观点,而提及教育改革,首当其冲的,正是现在的学校制度。

“现在的学校制度,其实不是教育本来的样子。”在朱永新看来,当今的学校,更像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大工业时代,追求效率更高,把人集中起来,用机器化生产的方式,统一大纲、统一部署,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非人性化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的出现,改变已经不远了。”

继传统商业、传统的银行业被颠覆之后,学校制度的颠覆,正在悄然酝酿中。在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蓝图中,“未来学习中心”将会成为取代现代学校的场所。“对于未来教育的部署,无论是现在的学校,还是未来在建的学校,都应该按照学习中心的路子去建,才有生命力。”

在未来学习中心,朱永新希望可以践行他关于未来教育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的原则。“其实我们现在很多教育的设计,并不是以人为本的,比如说学校规模,追求大规模、效率高,但是大规模是非人性的,以后要讲定制化。而自由化,则是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学生可以很人性化地选择学习以及向谁学习。同时未来的学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是一个标准,这还是应试的标准,未来的标准,应该是有鲜明特色的。”在领袖论坛上,朱永新如是向在座的观众描绘着他的规划。

国际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学习中心”应运而生

伴随着留学的低龄化、国际学校的快速增长、资本对教育行业的青睐,中国的国际教育行业进入到了发展的机遇期。伴随着“机遇”,培养什么样的人?中外课程如何融合?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如何推进?未来校园应该建设成什么样?学校测评与学生评价怎样才能适应未来发展?国际化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也如约而至。

这些问题,促使着朱永新不断地进行思考。在领袖论坛的主旨发言上,朱永新给出了一个关于未来学习中心的基本构架,既形式上更丰富、本质上更自主、时间上更弹性、内容上更定制、方式上更混合、教师多元化、费用双轨化、评价过程化、机构开放化、目标幸福化。

在朱永新的构建之中,未来学习中心,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国际教育的另一种体现。“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真正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未来学习中心的根本特点。

“传统的学校有统一的教材、课程、作息时间等,未来将是去标准化、个性化、弹性化、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一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一切都是定制化的。现在,是在把学生和别人比,而在未来,更多的,只是把你和自己比。”

而在这样转变的背后,需要一种全新评价体系的支持。“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国家标准会进一步的人性化、进一步基础性,降低整体的学习难度,减少脱离生活的学习内容,一人一课表的学习方式将真正的成为现实。”朱永新说。

认知外包的时代 学习方法论比知识更重要

教育改革的“难”,在朱永新看来,除了人的复杂性之外,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很强的政治性,不能随便改变,每个国家也必须掌握自己的教育控制权,所以我们说国际学校,不能把国外的那一套照搬过来,必须要有自己的价值观。”

朱永新希望,中国未来的教育,可以从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

“扬长教育就是帮助每个人发现自己,帮助每个人成就自己。要从学生的天赋、个人兴趣出发,设计个性化的课程,对优秀学生、天才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奖励。而现代的基因技术、心理学、脑科学已经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这正是欧美教育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而提及未来的学习方式,朱永新提出了“混合学习”和“合作学习”两个概念。“混合学习,指的是借用智能设备同步学习,而合作学习,意思就是,未来的学习应该是合作式的,不同年龄的人、不同背景的人共同研究一个问题,相互学习。未来,从伙伴那里学习到的东西,会远远超出在老师那里学习的,未来的学生,也会从知识的消费者变成知识的生产者,研究性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阐述混合学习时,朱永新多次提及“认知外包”。“凡是谷歌上有的东西,便没有必要再在课堂上学习。我前年专门访问了一个大学的校长,他这个大学很奇怪,已经不教现代大学流行的知识性课程,教的全是方法论,数学的方法、调查的方法、哲学的方法、思辨的方法,他会把研究问题的方法教给你,第二年开始在全世界的六个城市里进行主题式和探究式学习。”朱永新将其称为未来大学新的格局,而这样的混合式学习,也就成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课程为王 文凭作用将会进一步弱化

在朱永新的“未来学习中心”,考试评价将走向描述、诊断、咨询,文凭的作用进一步被弱化。

“专家们认为,未来学校文凭最多占39%的作用,其实我认为,未来甚至可以没有文凭的概念。”相比文凭,朱永新更看重的,是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这也是一个从以文凭为王走向以课程为王的过程。

“比如同样考一百分,含金量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是数学考一百分,你做的哪一道题目,得到哪个分数,反映出的数据思维能力是不一样的,靠分数去衡量人是完全不对的,未来学校不是看你考了多少分,而是看你真正學到了什么,建构了什么,创造了什 么。”

与文凭为王同步,朱永新反复提及“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的评价体系,则可以用“学分银行”来完成。“我们会制订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学习体系,用记录的方式,原生态的记录下来人一生当中取得的学分,存到每个人的个人帐户中。经过一定的储蓄机构(如学习中心)转变成相应的学分。”朱永新表示,这样的学分银行制度,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机构、单位课程之间进行直接互通与转化。

终身学习的推行,离不开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国家会建设最高水平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采购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和教育资源,免费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符合多层标准的教育资源,同时提供考试与评价。”

教育: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领袖论坛上,朱永新坦言,教育千变万化,而不变的,是对教育本质的坚守。“让每个人能够快乐自主的学习,过上享受教育的生活;让每个人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与天赋,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教育应该做的事,这也是我们新教育所有的学校,挂在学校最醒目位置上的一句话,因为我觉得它反映了教育最本质的天性。”

朱永新反复强调,好的教育,应该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的教育。“所以我们要建设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学校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让人们在学习中心能够不断和美好相遇,成为最好自己。”

猜你喜欢
朱永新文凭中心
总是写在第一段的外貌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文凭能代表知识水平VS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
朱永新:以阅读推广为己任
法国推出在线文凭证明服务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从渴望改变的那一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