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2018-05-15 02:12
中国轻工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总体总分主观

徐 滨

(天津科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天津,300222)

一、前言

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自身的生活质量所作的评估,具有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1],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社会支持是指来自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精神或物质上帮助和支持的系统[2]。关于此两者关系的问题学界已有研究,一般的结论是:个体要想获得较高的幸福体验,只有获得各种社会支持的时候才会发生[3-5]。但是关于两者的作用机制并没有形成统一和明确的结论,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环境变量在其他变量(如人口学变量)和总体幸福感之间扮演中介作用[6]。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外在环境(如社会支持)、内部因素(各种人口学变量)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将成为以后总体幸福感研究的重点[7]。

“90后”大学生是目前中国高校的适龄学生,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而且呈现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严重化的趋势[8-10],但是以总体幸福感作为反映心理健康状况重要指标并开展问卷调查的研究尚不多见。面对这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幸福感将呈现怎样的特点?与社会支持度及人口学变量又呈现怎样的关系?这正是本研究所要讨论的问题。

二、对象和方法

1.对象

以天津市某高校各年级(2013-2016级)本科生为被试,随机抽样发放纸质问卷共计520套,回收有效问卷493套,有效率为94.81%,其中男生247人(50.10%),女生 246人(49.90%);来自城镇的 266人(53.96%),来自农村的 227人(46.04%);大一学生 134人 (27.18%),大二学生 131人(26.57%),大三学生 125 人(25.35%),大四学生103人(20.90%);理科专业 331人(67.14%),文科专业 109人(22.11%),艺术专业53人(10.75%)。

2.测量工具

(1)《总体幸福感表》(GWB)

包括33个题目,6个因子(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或紧张)。各因子题目得分相加计各因子分,所有题目得分相加计总分,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包括10个题目,3个因子(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各因子题目得分相加计各因子分,所有题目得分相加计总分,得分越高,社会支持度越高。

3.数据处理

问卷经整理筛选后,所有有效测量数据被录入excel表格,使用SPSS20.0进行各项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90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社会支持情况的统计描述

表1为GWB的统计情况描述,显示6个因子以及总体幸福感的极大、极小值,平均分和标准差。表2为SSRS的统计情况描述,显示3个因子以及社会支持度的极大、极小值,平均分和标准差。

表1 “90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统计描述

表2 “90后”大学生社会支持统计描述

2.“90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度情况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1)性别状况的t检验结果

表3 “90后”大学生有关幸福感情况的性别t检验结果

表4“90后”大学生有关社会支持情况的性别t检验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幸福感各因子分以及幸福感总分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表4可以看出男女生在支持度各因子分以及支持度总分上也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性别这个人口学变量对总体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度两个变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2)城乡状况的t检验结果

表5 “90后”大学生有关幸福感情况的城乡t检验结果

表6 “90后”大学生有关社会支持情况的城乡t检验结果

由表5可以看出,城乡学生在幸福感各因子分以及幸福感总分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表6可以看出,城乡学生在支持度各因子分以及支持度总分上也均无显著差异 (p>0.05)。以上结果表明:城乡户籍这个人口学变量对总体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度两个变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3)不同专业间的方差分析结果

表7 “90后”大学生有关幸福感情况的专业间方差分析结果

表8 “90后”大学生有关社会支持情况的专业间方差分析结果

由表7可以看出,在幸福感方面,理科、文科及艺术三类专业间除“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因子得分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因子得分和总分均无差异显著。具体到两两专业比较,理科学生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和“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两因子得分显著低于艺术类学生(p<0.05),其余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表8可以看出,在社会支持方面,无论是理科、文科及艺术三类专业间比较,还是两两专业间比较均无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专业这个人口学变量对总体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度两个变量存在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

3.“90后”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分析

为了检测“90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度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的相关程度,依据Pearson积差相关进行分析,由表9可以看出,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因子“对健康的担心”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与社会支持度量表中所有因子得分和总分均无显著相关;因子“松弛或紧张”除与“主观支持”显著相关外,与其他也无显著相关;“幸福感总分”和“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支持总分”显著相关,与“客观支持”无显著相关。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其余三个因子与社会支持度各项均呈显著相关。

表9 “90后”大学生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各因子间的相关情况

4.“90后”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度的回归分析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之上,为了进一步检测各社会支持度因子对于有相关性的总体幸福感各因子的预测力大小,分别以总体幸福感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社会支持度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如下。

表10 “90后”大学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情况对社会支持各因子的回归

由表10可以看出,以“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为因变量,社会支持度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显著(F=14.520,p=0.000),其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可以预测,可解释方差总变异的7.6%。

由表11可以看出,以“精力”为因变量,社会支持度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显著(F=11.119,p=0.000),其中“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可以预测,可解释方差总变异的5.8%。

由表12可以看出,以“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为因变量,社会支持度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显著(F=8.941,p=0.000),其中“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可以预测,可解释方差总变异的4.6%。

由表13可以看出,以“松弛或紧张”为因变量,社会支持度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显著(F=2.686,p=0.046),其中“主观支持”可以预测,可解释方差总变异的1.0%。

四、讨论

1.关于统计描述的讨论

“90后”大学生的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度情况总体趋于良好。关于总体幸福感,以往研究认为大学生平均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偏上[11],略高于量表的理论中值84.5;学者尤瑾等则得出其平均得分显著高于理论中值的结论[12]。与尤瑾结论比较,本研究结果又显著高于前者(p<0.005)。关于社会支持度,本研究结果与学者彭欣等以往的结论[13]比较,显著高于后者(p<0.001)。这表明“90 后”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度水平明显提高,可能是“90后”大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环境比以往有了更优越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保障,更便于获得各种社会支持,使其对生活有更高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体验。

表11“90后”大学生精力情况对社会支持各因子的回归

表12 “90后”大学生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情况对社会支持各因子的回归

表13 “90后”大学生松弛或紧张情况情况对社会支持各因子的回归

2.关于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的讨论

“90后”大学生的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度情况无性别、城乡和专业间的显著差异。在总体幸福感上,“90后”大学新生不存在性别方面的显著差异,这与以往很多研究结论相同[2,12,14];也不存在城乡方面的显著差异;在专业方面,理工类学生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和“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两个因子得分上显著低于艺术类学生,可能是因为艺术学习具有更大的丰富性和更好的趣味性,而理工科学习相对枯燥和繁琐造成的。在社会支持度上,“90后”大学新生在性别、城乡和专业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研究结论相同[13]。这表明,时代的变迁并没有造成“90后”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度在性别、城乡和专业方面的显著差异,“90后”大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在总体上是维持均衡发展的。

3.关于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的讨论

“90后”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度得分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社会支持度并不是决定幸福感的唯一因素。在总体幸福感各因子和社会支持度的相关分析中,有三个特殊因子:其中“松弛或紧张”只和“主观支持”相关,和其余均不相关;“对健康的担心”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不相关。关于前者可能因为“对个体状态的放松”是人心理上的现实体验,它只有被个体充分感受到了才能获得,因而“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显得更有意义;关于后两者,之所以和“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不相关可能也是相似的原因,但为什么和“主观支持”也不相关?可能因为无论是“对健康问题的安心”还是“对行为情感的控制”这种主观体验的获得似乎还需要某些中间变量,有的研究结果也为这一推测提供了佐证:人格可能是社会支持和幸福感的中间变量,多血质性格幸福感水平比抑郁质性格要高[12],但无论各种性格社会支持对于总体幸福感的获得都很重要,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任何中间变量都无法发挥作用。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在社会支持度各因子对总体幸福感各因子的预测力方面,仅“主观支持”可以预测“松弛或紧张”,社会支持的各因子均不能预测“对健康的担心”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这与相关分析的结果相吻合。而总体幸福感的其他因子中,社会支持度对 “生活的满足和兴趣”预测力最高,“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都可以预测,说明获得充分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个体更加热爱生活;对于“精力”和“忧郁或愉快的心境”而言,仅“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可以预测,“客观支持”不能预测,说明“客观支持”仅仅是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有效提高 “支持利用度”对个体的幸福感水平提升也非常重要。

五、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首先,研究的调查对象来自一所高校的一个年级,用来反映“90后”大学生的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整体情况尚需扩大调查范围,例如全天津甚至是全国高校。其次,调查的采样时间点是静态的,对于反映“90后”大学生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尚需做进一步的动态追踪和分析。最后,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在社会支持和人口学变量之外对更多的因素加以综合考量和分析。

本研究利用《总体幸福感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于“90后”大学生进行了考察,发现可以此为参考在一定程度和侧面反映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度对于他们的辛福感体验有一定程度的预测性,提示高校需要整合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网络等各种社会资源,开展更有针对性、更为系统、更为长效的干预和辅导措施,促使“90后”大学生获得、感受和利用更大的社会支持,以提升他们体验幸福的能力,从而增进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Diener,E.d,Suh,E.M,Lucas,R,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125(2):276~302.

[2]杨光金,程永佳,陈朝阳.“80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366-1368.

[3]Shannon,M.D.,Allison,A.F.,Jennie,F.,et al.Teacher support and adolescent s’subjective well-being:a mixed-methods investigation[J].S 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09,38(1),67-85.

[4]Meehan,M.P.,Durlak,J.A.,Bryant,F.B.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support to perceived control and subjective emental health in adolescents[J].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3(21):49-55.

[5]王大华.亲子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心理学报,2004,36(1):78-82.

[6]陆洛.中国人幸福感之内涵、测量及相关因素探讨[J].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组汇刊(人文及社会科学),1997,8(1):115-137.

[7]张羽,邢占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30(6):1436-1438.

[8]张文华.“90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0(17):118-120.

[9]高彬.“90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10):69-72.

[10]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7(4):111-114.

[11]李银萍,庞庆军.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68-70.

[12]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65-69.

[13]彭欣,马绍斌,范存欣,等.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40-41.

[14]威廉.佩沃特著,李莹,译.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9,25(6):133-136.

猜你喜欢
总体总分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对立与存在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