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远轰猜想

2018-05-15 03:37
航空知识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国空军轰炸机弹道导弹

歼20隐身战斗机和运20重型运输机的问世并试装部队,标志着中国航空装备向国际水准的一次阶跃已经取得里程碑式成果。在那些惯于研读中国航空力量的分析人士看来,这样的成果仍然不是“攻防兼备,空天一体”这一思想的终极体现,中国空军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完成隐身战斗机、重型运输机和战略轰炸机这些战略性平台的构建,让以20为代号的“三驾马车”成为中国空军新时期作战能力的重要支撑。

姑且把中国新一代轰炸机臆测为轰20——实际上许多心急的西方媒体已经采用了这一代号,另外一些媒体则将其称作轰×,外界认为该机的初步论证可能在21世纪之初就已经展开,2016年中国空军司令员马晓天上将关于中国将发展新一代远程轰炸机的表述,更是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对构建20军团的期望。近些年来,中国战略火箭军和海军潜射弹道导弹技术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火力投送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新一代远程战略轰炸机的缺位,仍然让中国在远程火力投送方面缺乏选择性和灵活性。传统弹道导弹虽然具有相当的射程,但陆基发射井只能固定部署,公路机动式弹道导弹也只能在有限地域实现机动。核潜艇虽然具备隐蔽机动优势,但其机动速度远不及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最为强大也是最具诱惑的优势,在于其快速大范围机动的能力,倘若具备一定的隐身和电子对抗特质,则可以按照战时需要实现全战区全域机动调动与部署,其火力投送发起点往往令对手难以预测,防范也就更为困难。战略轰炸机还具有高度的任务柔性,其攻击方式的空间和时间选择上更為灵活,可对更广域目标实施多波次打击,携带武器的种类也具备多种选项,既能执行常规打击,也能实施核打击。

有消息认为,中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必然会应用中国在歼20、运20以及近年出现的各种特种平台上积累的科技成果。高度的信息融合和处理能力,完善的通信指挥手段,适度的隐身性能,更优的电子对抗能力,高效的发动机,以及更大的载荷能力,将是轰20研制中的重要指标。

轰20究竟是超声速还是亚声速?如果是前者,该机将像美国B-1B“枪骑兵”那样更注重速度而不是隐身性;如果是后者,该机则会把关注重点放在用于突防的隐身性方面,类似美国B-2“幽灵”。B-2即使没有空中加油航程也足有11000千米,这个航程应该是中国期望的指标。然而考虑到现代隐身与反隐身技术博弈的新变局,以及远程空射武器的新动向,加上体系化的突防思想,相信中国未来远程轰炸机,不会是B-2旧时设计思维的翻版。

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决定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再囿于国门之内。要维护新时期的国家利益,中国的军事力量必须具备全新的能力。当下,中国的武装力量若想胜任捍卫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再也不能以国家疆域为界。未来战争可能具备的全域化特征,要求中国军队必须具备全域机动和投送能力。

中国未来轰炸机究竟什么样?没人能真正说清楚。但外界一致相信,中国军事装备技术发展的速度不容小觑。依照歼20和运20屡屡颠覆外界猜想的发展速度,西方分析人士中这次有人大胆预言:也许2020年中国新一代轰炸机就会揭开面纱。

王亚男

2018年3月25日

猜你喜欢
中国空军轰炸机弹道导弹
歼-20:中国空军的王牌战机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第十一页 知识点 轰-6K轰炸机
载入史册的中国空军英雄
B-1B轰炸机
图-95轰炸机
基于分解协调法的弹道导弹突防效能控制优化
中国空军首次对日大空战
中国空军抗战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