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J21北上哈尔滨为了啥?

2018-05-15 03:37睮媛
航空知识 2018年5期
关键词:支线适应性哈尔滨

睮媛

2017年初冬,ARJ21-700飞机108架机北上哈尔滨,以哈尔滨太平机场为主基地,在哈尔滨、黑河、抚远、佳木斯、漠河、五大连池和长白山等7个支线机场间开展了航线适应性飞行,19个飞行日飞行了60多个架次,共61飞行小时,顺利验证了ARJ21-700飞机在高寒条件下的适应性,为日后ARJ21-700飞机投入东北地区开展航线运行奠定了基础。

黑龙江省面积广阔,人口较为分散,受旅游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十分重视支线机场建设。此次ARJ21新支线飞机飞抵的五大连池饥场就是2017年11月份才刚通航的。目前,黑龙江省省内有1个干线机场、12个支线机场,机场总量居全国第5,“十三五”期间还将兴建几个支线机场,形成覆盖全省的“一干十四支”民用机场布局。

哈尔滨太平机场干线支线联合运营的模式,也与ARJ21新支线飞机市场定位十分吻合。ARJ21飞机2225~3700千米的航程,覆盖了哈尔滨到北京、哈尔滨到沈阳等主要干线航线以及哈尔滨到省内其他机场等支线航线。另外,黑龙江省的支线机场跑道较短,适合支线飞机起降,并且乘客有限,大飞机—般难以满载。以漠河机场为例,机场跑道长2200米,宽45米,民航市场因旅游旺淡季存在较大波动,因此更适合运营支线飞机。据了解,ARJ21新支线飞机的首家用户成都航空有计划于2018年在哈尔滨投入运营ARJ21。

此次ARJ21新支线飞机在黑龙江省开展航线适应性飞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飞机和运维手册在高寒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在高寒条件下,飞机动力燃油系统、液压系统等运行与正常条件有所不同,我们要验证这些不同是否会影响飞机正常运营,保证飞机正式运营后有较高派遣率。”上飞院总体部李栋成说。

拿发动机来说,由于低温环境下,空气和燃油密度发生变化,可能影响到发动机燃烧室点火性能,甚至引起起动失败;滑油在低温下黏性增加,容易因为润滑不足使发动机内部轴承等机械零部件产生磨损。经过飞行验证,ARJ21新支线飞机的发动机性能可以适应黑龙江的低温环境,没有发生起动失败的情况。

除了发动机,动力燃油系统还验证了APU在开启情况下,进行飞机除冰雪操作。“东北气温很低,飞机在外场停了—夜之后,往往会积冰。除冰时,有的机型要求不开启APU。我们经过验证,认为我们的飞机是可以开启APU除冰的,这会给航空公司航前准备带来便利。”上飞院动力燃油部工程师田宏星说。

“航线适应性飞行与适航验证飞行不同,适航验证飞行主要验证飞机的安全性,而航线适应性飞行主要验证飞机的适应性,有点类似试运营的概念,会更加关注细节。”李栋成说。

其实早在2010年至2013年,ARJ21曾三抵海拉尔开展高寒试试验飞,在-40℃的低温条件下,验证飞机各系统、设备的工作情况能够满足适肮条款要求。严格说来,高寒试验不是一项风险性科目,试验的难度在于如何在短暂的气象窗口时间内,最有效地完成所有测试任务。

“理論上来讲,飞机开展了高寒试验,就应该具备在严寒条件下运营的能力。”李栋成说。但ARJ21进行这次航线适应性飞行,模拟正式航线运营,是为了从飞机状态到运维手册,再到乘客感受,多维度地挖掘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把问题杜绝在运营之前。为ARJ21未来在黑龙江投入运营后,带来更好地客户和乘客体验。

猜你喜欢
支线适应性哈尔滨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支线飞机替换战略的经济性分析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支线机场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配网馈线接地定位及环供支线接地选线判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