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市城商行发展述评

2018-05-16 17:09纪盛
银行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不良率存款规模

纪盛

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金融监管的元年,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三去一降一补”“三三四十”“资管新规”“利率市场化”等关键词共同作用下,2017年中国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规模增速放缓,但资产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回归信贷本源的趋势。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一员,部分上市城商行资产和净利润增速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受人才、系统、流程、资源、地域等因素的限制,部分上市城商行群体内分化进一步加剧,并呈现出区域性差异特征。展望2018年,身处“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的上市城商行,将面临多样化的机遇和挑战。上市城商行需要明晰监管脉络,在严守合规的基础上,主动调结构、控风险,切实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2017年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概述

规模扩张放缓,区域分化加剧

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为3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2.34%,增速较上年降低12.16个百分点,规模扩张速度进一步放缓;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2.57%,占比较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占比增量较上年减少0.37个百分点;总负债为29.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6%,增速较上年降低了13.1个百分点,总负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2.68%,占比较上年提高0.39个百分点,占比增量较2016年减少0.81个百分点。在存贷款方面,各项贷款余额12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9万亿元,在资产负债中分别占37.9%和64.4%,较年初提升1.9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尤其是存款占比实现了近八年来的首次回升,呈现出回归信贷本源的趋势,存贷款业务基础得到夯实。

从12家上市城商行的资产规模和增长率来看(见表1),多数上市城商行的资产规模增长呈现放缓势头,但也有部分银行已寻找到发展新路径,如徽商银行资产规模增长率较往年进一步放大(图1)。从资产增速上看,12家上市城商行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在长三角区域的上市城商行已经走出发展疲软的困局,资产增速与往年相比已逐步企稳,并有抬头向上之势;西部区域的上市城商行,其资产增速与往年相比虽然有所降低,但下滑幅度放缓;而中部、东北及邻近沿海区域的上市城商行,多数资产增速波动幅度较大,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

从贷款占比及增速来看,如图2所示,多数上市城商行贷款占比仍保持增长态势,仅宁波银行、徽商银行以及郑州银行贷款占比有小幅收缩。贷款增速方面,只有上海银行、锦州银行保持着较快增速,有三家上市城商行的贷款规模增速与2016年同期基本持平,近半数的上市城商行贷款规模增速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

进一步拆解12家上市城商行贷款结构可以看到,在企业贷款方面,如图3所示,仅上海银行、哈尔滨银行和锦州银行2017年企业贷款较2016年有了明显的增加,并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其余几家上市城商行企业贷款虽有小幅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此消彼长,多数上市城商行个人贷款规模有了明显的增加,如图4所示个人贷款增速也有了较大提升,最为明显的是盛京银行、重庆银行和甘肃银行,这三家银行的个人贷款增速都超过了40%。零售贷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主要源于2017年以来,在对公业务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受压、同业业务受到监管约束的情形下,上市城商行顺应大势,主动转变经营理念,重塑零售业务,带动了个人贷款业务增长。

在存款规模及增速方面,如图5所示仅天津银行存款规模较2016年有所下滑,多数上市城商行存款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在存款增速方面,多数上市城商行都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其中宁波银行、锦州银行、徽商银行的存款增速下降较为明显,分别比2016年同期下降33.25%、24.37%和17.62%;而中原银行和盛京银行则逆势而上,存款增速较2016年有了进一步增长,分别高于2016年同期水平27.01个百分点和10.85个百分点。

从存款结构上看,零售存款规模方面,如图6所示,除天津银行以外,其余11家上市城商行零售存款仍能平稳增长,其中8家仍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零售存款增速方面,12家上市城商行呈两极分化态势,有5家城商行零售存款增速较2016年有所增加,其中盛京银行、锦州银行和甘肃银行排名前三,增幅分别比2016年同期扩大121.16%、20.39%和9.74%;其余7家城商行增速均低于2016年同期增速水平。除此之外,2017年作为金融监管元年,银行业监管力度显著加强,多项政策频频出台,倒逼银行脱虚向实,主动“缩表”,从表2可以看出,2017年半数上市城商行同业存款增速为负值,而其余城商行同业存款虽有增加,但增速较2016年均有所下降,这表明强监管政策带来的“缩表”效应仍在不断放大。

缩表效应逐步显现,盈利增速持续下行

面對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城商行盈利能力相对较好,截至2017年末,城商行整体实现利润2473.3亿元,较2016年增长10.2%,高出商业银行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从12家上市城商行净利润规模及增速情况来看,如图7所示,过去城商行两位数盈利增速的时代已然过去。在12家上市城商行中,有6家银行净利润仍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但增速较2016年放缓;4家银行净利润增速已下滑至10%以下,有两家银行净利润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从区域上看,长三角区域的四家城商行净利润增速较为平缓,波动幅度平稳;东北部及沿海区域的5家城商行则受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企业管理等多方因素制约,净利润增速波动幅度较大;在中西部地区的3家城商行中,甘肃银行和中原银行净利润增速仍在放大,这主要得益于这两家银行生息资产总额稳步增长。

净利润持续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净利差和净息差的进一步缩窄。在净利差方面,如图8所示,12家城商行中,11家城商行净利差呈缩窄态势,其中锦州银行、天津银行和郑州银行收窄态势较为明显,分别较2016年下降83bp、62bp、58bp。其中,天津银行净利差已经降到1%以下,到0.81%,这也直接影响了天津银行的整体效益。除此之外,仅有5家城商行还能保持高于2%的利差,其中在净利润增幅排名靠前的甘肃银行和中原银行,其净利差也排在前列,分别为2.74%和2.57%。

净息差方面,从图9可以清晰看出,12家银行净息差较2016年均有所下滑。其中,甘肃银行、锦州银行和中原银行净息差尚处于高位,分别为2.91%、2.88和2.76%,而盛京银行、上海银行和天津银行的净息差已经下降到了1%~1.5%的区间之内。在净息差降幅方面,锦州银行、郑州银行和天津银行净息差降幅明显,分别下降79bp、61bp和51bp,而宁波银行和甘肃银行净息差降幅最小,分别下降1bp和17bp。

过去,城商行盈利增速的快速上行还得益于中间业务的强力支撑,而近年来,受监管政策强制缩表的影响,多数上市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受表外收缩的拖累,呈下滑态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商行盈利增速下行态势。由图10可以看出,与2016年全面呈现两位数增长态势相反,仅5家上市城商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幅仍能维持两位数,其中中原银行(71.37%)、郑州银行(53.58%)和甘肃银行(46.96%)增幅位列前三。有5家银行已呈现负增长态势,其中降幅最大的为盛京银行(-15.73%)、重庆银行(-12.77%)和锦州银行(-8.97%)。而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幅变化上看,除甘肃银行(10.53%)和天津银行(4.23%)的增幅保持正数之外,其余10家银行的增幅均有所收缩。

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潜在风险依然存在

从整体上看,经历过2016年经济下行、风险逐步暴露的洗礼,2017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其中国有银行资产质量率先呈现拐点,不良率逐步下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也逐步走出上行通道,不良率整体企稳,而城商行不良率仍然低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从表3可以看出,在12家上市城商行之中,半数以上的城商行资产质量向好,不良率下滑。其中宁波银行资产质量最好,不良率仅0.82%,中原银行不良率则相对较高,为1.83%。从区域上看,长三角区域随着经济回暖,新动能带来的效益逐步显现,该区域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向好,而东北及邻近沿海区域,尚处于旧动能转换,新动能尚未萌发的阶段,不良率仍有抬头向上的迹象,中西部地区城商行不良率则相对介于上述两个区域城商行不良率之间。

进一步从关注类不良贷款和三个月以上逾期贷款上看,如图11所示,仅宁波银行、徽商银行和盛京银行关注类不良贷款规模较2016年有所下降,分别下降41.68%、17.27%和14.10%,其余9家均有所增加,其中甘肃银行关注类不良贷款增长率达到了241.02%,存在潜在不良爆发的隐患。

在逾期90天以上贷款方面,从图12可以看出,上市城商行逾期90天与不良贷款比例呈阶梯式上升,且上升幅度有放大态势。进一步看表4可知,继2016年逾期90天以上贷款快速增长之后,2017年半数以上银行的逾期90天以上贷款在规模和增速上都进一步放大。随着监管逐步趋紧和不良认定标准的进一步趋严,城商行不良资产处置和风险防控能力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进一步来看12家上市城商的拨备覆盖率,如图13所示,多数上市城商行拨备覆盖率较2016年有所回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各行风险抵补能力。其中,宁波银行、徽商银行和上海银行拨备覆盖率位列前三,分别为493.26%、287.45%和272.52%,而宁波银行、甘肃银行和盛京银行则是增速最快的三家银行,增速分别为141.84%、29.29%和26.85%。

2018年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展望

2017年,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和日漸趋严的监管形势,上市城商行整体上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在规模发展上,通过调速换挡,逐步走出“粗放野蛮”的发展模式,规模扩张逐渐趋于合理。整体上看,12家上市城商行发展呈现一定的区域分化特征,长三角区域的银行已经逐步走出发展泥潭,逐步迈入新的发展车道;而东北及邻近沿海区域的银行,则受制于经营环境、资源禀赋、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业务发展、盈利能力和风控水平都承受较大压力,整体发展持续放缓,而中西部地区的银行情况则介于两者之间。

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对于上市城商行,需要明晰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服务社会的责任以及维护金融稳定的责任,坚持回归本源的定位,坚守城商行使命,聚焦关键领域,定点突破,切实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不良率存款规模
29城居民人均存款排名:北上广人均存款超10万
我国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研究
银行辞职潮中苦不堪言的小微企业信贷部
外储4月站稳3万亿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隆昌县联社:“开门红”增存75877万元
不良率农行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