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怎么治 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8-05-18 16:32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保健与生活 2018年6期
关键词:携带者基转移酶乙肝病毒

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尚 佳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又称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

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免疫耐受需要定期复查

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乙肝病毒是通过母婴传播的。孩子出生后,身体免疫系统误以为乙肝病毒是“自己人”,没有排斥它,处于免疫耐受状态。这部分人不能称为乙肝患者,只能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处于免疫耐受时,无论用哪一种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均不好,因为目前抗病毒药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身体主动对乙肝病毒进行免疫清除。

这个免疫清除的标志就是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氨基转移酶水平不升高,意味着身体免疫清除能力不行。此时若勉强治疗的话,不仅疗效欠佳,耐药(对口服抗病毒药而言)的发生率也会增加。再者,乙肝病毒水平高但氨基转移酶水平不高者,直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非常小。“乙肝病毒水平越高,患者患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就越大”的说法,主要是针对成年以后且有肝炎发作的患者,并非指所有乙肝病毒携带者。

何时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

乙肝病毒感染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携带者成年以后,身体开始发现乙肝病毒不是什么好东西,就会主动清除它,从而进入免疫清除期,但在清除乙肝病毒的过程中,肝细胞也会受到损害,发生肝炎(氨基转移酶升高)。此时正是患者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好时机。

抗病毒药物的选择

很多患者希望速战速决,早点儿治好,早点儿停药,此想法可理解,但目前暂时无法实现。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把旧版内容“清除乙肝病毒”改为“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说明短期治疗不切实际,长期治疗才是关键。“长期、优选、优化、定期检测”是初治策略的“十字方针”。

其中,“优选”即选好患者、选好药、选好方案。因为,“没有哪一种药物对所有人都有一样好的效果”。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与其沟通后,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案一旦确定,患者就应坚持治疗。

定期复查

为了取得最佳疗效,患者在治疗期间要进行“优化、定期检测”,简单而言,即定期(3个月左右)做肝功能等指标的监测,以便医生根据监测结果来优化治疗策略。数据显示,对慢性乙肝患者(非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发展成肝硬化,小部分人会不经过肝硬化而直接发展成肝癌。然而,乙肝发展成肝硬化后更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这不仅有效,还可以使肝功能迅速恢复,延缓肝硬化进展,缓解肝硬化病情;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整个肝脏就硬化了。

肝癌患者也是如此,哪怕做了手术,同样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乙肝病毒若仍存在于肝脏,肝癌复发的机会将增加;而抗病毒治疗抑制了乙肝病毒,就能减少肝癌复发的机会。

猜你喜欢
携带者基转移酶乙肝病毒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氨基转移酶升高真有这么可怕吗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氨基转移酶升高代表肝脏受损吗
童光东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常用药对举隅
植物三萜皂苷代谢中糖基转移酶蛋白特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海藻酸钠固定化重组川芎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
与细菌携带者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