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意象教学浅探

2018-05-18 10:20林晓燕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古诗文意象诗词

林晓燕

在古诗词的创作过程中,意象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形成的,并蕴含了诗人大量的情感,为诗人的情感升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从意象的角度出发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意会及领悟古诗词的意象。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理性分析,轻感悟探究

在现阶段的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比较注重理性的分析,而忽略了对古诗文的品读、情感的培养以及对意象的赏析,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失去了自我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被动学习知识的机器。

2.重功利目的,轻审美探究

在高考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一部分教师过度追求高分,把古诗文课变成了习题课与训练课。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把古诗词的相关应试技巧以及对古诗词的评论术语讲授给了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审美探究能力。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失去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语文素养。

3.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在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每一首古诗词都像一件优美的艺术品,只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在古诗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一部分教师也会组织学生参加古诗词鉴赏活动,但由于宣传力度与活动范围有限,使得古诗文鉴赏活动常常流于形式,并且教师在控制着评价结论,这就使得一些学生颇有见地的想法与意见最终被排除在外。

二、古诗词意象教学的策略

1.在情境中探索意象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探索意象。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根据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创作诗词时的境遇以及生活经历等资料来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古诗词的情境当中更好地去体会作者在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比如,教师在讲授《秋声赋》时,就一定要考量到辞赋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学生对其不太了解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讲述欧阳修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从而为理解作者的情感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教师也可以用一副优美的图画来充分展现出词中所描述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在朗读中体会意象

一般情况下,古诗词的整体内容都比较简短,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作者经过反复的推敲而决定采用的,并具有极为特殊的韵律美。因此,教师要引导与鼓励学生在反复的吟诵过程中,通过古诗词的节奏与韵律来仔细品味诗词的意蕴,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例如,在教师讲解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时,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更深刻地领悟诗人创作诗词时的沉郁悲怆之感。为此,学生在朗读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这句诗时,“无”这个字的语音要拉长,“边”字在读的时候就要短促,“落木”的发音要低沉一些,“萧萧”二字的语音要短促而有力,“下”在读的时候就要重音。学生通过朗读古诗文,就能进一步体会诗词出所透露出来的凄清、苍凉与萧杀的氛围,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愁苦与沉郁的心情。

3.在联想领悟意象

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来领悟古诗词中的意象。这就要求学生要对古诗词的意象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轻而易举的通过对古诗词意象的联想来举一反三。另外,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把意象进行整理与分类,积极引导学生在对原有古诗词意象了解的基础上,去理解不同诗词的意象。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中,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例如:当学生理解《声声慢》中“黄花”这个意象时,“花”在古诗词中是一种很常见的意象,它在《声声慢》中表达了词人孤独漂泊,伤感落寞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联想到晏殊《蝶恋花》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中的“花”,在这首诗中的花也同样表达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感。通过联想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来理解《声声慢》中的“黄花”这一意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4.在角色扮演中把握意象

在新课标改革的新阶段,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由学习的参与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古诗词中描述的情景再现,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可以充分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古诗词的情感有了更贴切的体会,从而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师讲解《琵琶行》这首诗时,在学生基本了解该首诗的大概内容时,就组织学生去扮演诗中的白居易与琵琶女这两个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诗人被贬的悲凉境遇以及琵琶女的凄惨遭遇。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切理解该作品中的意象,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古诗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为此,在高中的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古诗词的意象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来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鼓励学生对诗人进行全面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以及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进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与鉴赏水平。

作者通联:福建诏安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文意象诗词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来自林间的风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