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2018-05-18 10:47季华娜
考试周刊 2018年45期
关键词:高一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其教学目标也有所改变,如今,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其以后的历史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本文探讨培养高一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与方式,以期可以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有用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一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培养策略

本文从“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时空观念”以及“如何培养高一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时空观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培养高一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基础、原则、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 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时空观念

(一) 何为历史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实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所有高中历史知识都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建构、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史实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时空框架下逐步构建自己的历史思维,并按照历史时间线索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

(二) 历史时空观念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1. 让学生更好地分析历史事件。就是要学生逐渐地具备并不断地提高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可以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对学生来说,历史事件分析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时空观念素养,它可以帮助高中生进一步提升历史学习水平。

2.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即学生可以从历史事件中理解历史现象,并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能够转化为对现代化有启迪作用的思想感悟。时空观念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但是要培养学生这样的历史能力,花费时间最长、培养难度也最大。

3. 培养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随着新课改地不断进行,增强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已成为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趋势。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培养学生知识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二、 如何培养高一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时空观念

(一) 培养高一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模式。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大多数教师都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但是,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授课中尤其是在高二、高三的文科历史教学中,总是避免不了出现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在高一历史教学时间相对比较宽松、任务比较轻松的阶段,教师要努力改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其次,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历史文化素养。教师自身只有具备较高的历史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从而培养其历史核心素养。再次,学生要改变学习观念。现代教育虽然还处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中,但是学生应明白成绩并不是学习的全部,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念,注重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继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第四,学生要进行历史知识补充。历史知识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内,学生应在课外多阅读一些历史材料或是看一些历史纪录片,不断补充自己的历史知识,从而为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 培养高一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指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并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提升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第二,教学结合原则。教和学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和语言交流的过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是平等的,即学生也可以教给老师知识,师生在良性的互动中共同培养核心素养。第三,方法适应性原则。即教学方法必须要适合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在讲授历史知识点时,特别强调时间和空间概念,引导学生以史实的时间为基点延伸出对应的横向、纵向的时间轴。第四,内容扩展性原则。即历史学科知识不能如一潭死水,要时常补充和更新,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全面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业余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并不断充实自己的历史知识,提升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例如,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时,我们就可以充分的抓住“1912年”这一敏感的时间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综合分析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

(三) 培养高一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方法

1. 生活化教学法:即通过创造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现代化教学法,历史本就是过去的生活,借助生活场景(历史场景)的再现,将使学生的历史学习容易很多。例如,在讲解必修一“专题六——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时,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场景故事,通过这位公民的生活折射出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的构成和特点。这样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

2. 任务教学法:即以任务为课堂知识载体,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任务教学法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例如,在讲授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适当引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可以结合古代希腊(地中海地区)的地貌特征、气候类型等,来分析古希腊经济工商业发达的特点,从解释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自由、平等的经济根源。

3. 分组合作教学法:即通过合理分层、分组,实现“上拉下推,左帮右扶”的教学效果,让学习好的学生承担更多的课堂责任,让学习差的学生能够跟上课堂教学节奏,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的分组,并让学生合作学习知识。可以从高一年级做起,小组成员共同整理出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时间表,最后到高二年级三本必修学完时,能组成一份以时间为中轴线的《中外历史的大事年表》,这是借助集体力量培养学生时空素养的好方法。

4. 多媒体教学法:首先,展示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和视频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材料,而對于高一学生来说,图片和视频要比冷冰冰的文字有趣的多,所以在高一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电视机等教学设备展示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具象化时空观念。其次,配合讲解,加深理解。多媒体教学技术重在展示教学材料,如果只利用它,教师的教学作用就无法发挥出来,所以教师要注重讲解与展示的结合,做到一边展示一边讲解,这样会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时空观念。再次,历史事件剖析,更加细致。例如在讲解时间概念的分类时,教师就可以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例,科学的时间观念有两种,一种是指年代的时间概念,如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种是逻辑的时间概念,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改变之始。

(四) 培养高一学生历史时空观念应注意的问题

1. 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首先,教师定期抽查或提问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让学生始终对历史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清晰、系统的认识;其次,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同时和学生一同学习和成长,培养自己的历史时空观念;最后,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2. 循序渐进不冒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耐心和恒心,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即使面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也要沉下心来耐心辅导。然后,教师要善于学习和总结,即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又可以在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好方法。

三、 结束语

高一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容共分5部分,历史时空观念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养高一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基础、原则、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的内容,虽然不够全面,但希望可以为高一历史教师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薛花.注重细节,夯实基础,打造有效课堂——高三一轮复习的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7(14).

[2]王国栋.高中历史时空观培养探微[DB/OL].

作者简介:

季华娜,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一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高一学生英语作文中词汇错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