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探讨

2018-05-18 11:41刘桂源
读写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多元化

刘桂源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情况,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多元化;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056-01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正处于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创新教学理念加入到教学实践中,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大提升。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依然还有很多教师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吸收和应用。因此教师应不断进行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一、凸显主体,调动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一般是处于主体位置,负责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制定,并且对学生传授知识。但是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自身发展角度入手,活泼、主动地加入学习当中,从而实现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人员,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实施教学。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公园》的时候,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跟家长去公园玩,因此,我向学生询问,他们的眼中的公园是什么样子的,必须具备哪些要素。有的学生说,自己去的公园都有很多树,使得公园的空气非常好,在里面会有比较清爽的感觉;有的学生说,自己在公园里的时候,经常会到亭子里去进行休息,亭子一般都有古代的風味,非常漂亮,并且与周围的景色融入一体,具有和谐之美。我向学生介绍,本节课我们要使用绘图工具,画出我们心目中的美丽的公园。学生对公园有了基础性的了解,在教师的带领下,勾勒出了公园中亭子的基本外观,并使用画图中的工具,完成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并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出发,对美丽的公园进行绘制,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提升。

二、情境引入,提高学习趣味性

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很多教师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而没有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爱。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情境教学模式,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的展示,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趣味性,以开心、愉快的态度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网上来鸿》的时候,我向学生询问:“同学们喜不喜欢交友呢?大家都通过什么方式交朋友呢?”学生表示都非常喜欢交朋友,有的朋友是通过同学认识的,有的朋友是在网上论坛认识的,有的朋友是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认识的。我又询问学生:“同学们在日常的时候,有没有通过电子邮件跟同学联系的经历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看小明和小红是怎么样通过电子邮件联系的。”我播放了视频,视频中的小明通过电脑操作电子邮件,在邮件中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里面,并且附带上自己的图片。小红在登录电子邮箱的时候,收到了小明的邮件,点看进行查看,并根据小明说的内容进行回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进行了了解,非常希望能进一步了解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使课堂氛围非常火热、积极,从而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实践性

新课改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合作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完善,从而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对空气污染的研究》的时候,我让每六名学生结成一个小组,共同对周围的大气环境进行调查。首先,我让小组进行讨论,制定一份完整的调查计划,对调查的内容、步骤、人员分配进行规定,并将其上传到学科平台进行交流。其次,当确定方案之后,小组可以自由进行调查,按照之前制定好的流程来完成调查任务。最后,小组成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录入到电脑中,形成调查报告,完成本次调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起到主要负责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调查工作进行指导。通过小组成员的互相配合,学生很好地完成了调查任务,不仅出色地掌握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更明确了合作探究的重要意义,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主动进行探究,从而实现自身实践能力的发展。

总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也日益突现,尤其是对于处于认知主体地位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在基本保留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教学环境,在教学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贤祖,徐红玉.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

[2]陈兰昕.探究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模式的落实策略[J].学周刊,2018(28):37-38.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