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设计“数与代数”复习课

2018-05-18 11:41柳清明
读写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数与代数思维导图

柳清明

摘 要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能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能力,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数学复习方面促进效果明显。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数与代数”领域为载体,发现应用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实践策略,以期提高数学复习课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数与代数;复习框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215-01

“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也是“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基础。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笔者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小学生整理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将孤立的、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从而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以下是笔者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分享。

一、运用思维导图展示生成过程,构建清晰数学思维发展

运用思维导图展示生成过程,重点在课上引导学生对不同思维导图作品的分析与认识。一幅清晰的思维导图,不仅能整理清晰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而且能把学生的思考展现在图中,便于后期的复习、回忆、运用等。在绘图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数学思维生成过程,由此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间的相互关系,思维生成的走向。从中发现学生的思维特点,并针对学情进行后续的复习指导,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结构图。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以“分数与整数相乘”为主题设计发散式思维导图。首先,笔者介绍了主题发散式思维导图的要求:呈发散状,列举主要的关键词分布在核心主题四周,作为核心主题的第一层次。根据思维发展,每一关键词的第二层次,又分别包含不同的内容。这些内容借助分支,联系与核心主题的关系。其次,学生依据思维导图的设计原则,讨论、设想来进行思维导图修改绘制,开始进行第一层次的分类、第二层次的分类绘制,并运用框架、颜色、图形等,进行整理、构图。最后,学生采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形,直观分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关系。以核心关键词“分数与整数相乘”为主题,构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两个层次的关系,最后通过韦恩图再次进行梳理、联系,不仅从横向展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和方法,而且纵向展示计算方法的两种情况,即直接相乘和约分,从而清晰的展现数学恩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加快复习进度。

二、运用思维导图丰富数学体验,突显数学教学的生活性

运用思维导图,结合实际生活情境,教师引领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复习活动。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充分的体验发现、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此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良好的复习经验。

例如:针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笔者设计了如下复习活动:六年级学生小明打算在五月初与父母一起去北京旅游,请结合外出旅游所需开支的吃、住、行等方面,做调查研究,制定切合家庭实际情况的计划,并根据计划预算费用。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调查外出旅游所需开支的吃、住、行等方面,并收集相关的费用情况,进行整理、比对、展示。最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展示、交流,比如以“北京旅游”为核心词,“吃”“住”“行”为第二层关键词,第三层可分别进行举例说明,包括优缺点、价格、预算等。可见,在复习活动中,笔者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设计丰富的数学情境体验,让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既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估价,又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思维导图复习的价值所在。

三、运用思维导图巩固已学知识,完善学生自主复习框架

巩固提升在复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巩固是完善学习效果的根本,而科学严谨的复习框架更让人赏心悦目。由于小学生处于积累数学知识的初期阶段,在复习时常常会出现机械记忆而导致效率下降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整理出已学知识的重难点,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扩展,帮助学生积累和提高每个数学问题中相关的知识点。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回答表格中的问题,让他们对自己的思维导图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其次,以表格中百分数与小数的相关问题为例,指导学生得出答案,比如:小数化成百分数需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数化成小数需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并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来。最后,笔者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补充,强调小数化成百分数时可以把小数的分母看作1,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扩大100倍就可以化成百分数。可见,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不仅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数学问题,而且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利于复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课,可以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兴趣,克服排斥数学学科的心理,帮助学生培养、运用发散性思维,从而最大限度地使不同复习水平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1]小學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有效运用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2]黄琳.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4).

猜你喜欢
数与代数思维导图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策略探究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策略
通过操作活动有效参与低段学生“数与代数”中的概念学习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与代数”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