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批评助力成长

2018-05-18 11:41陈勇华
读写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小琳小涛小雅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 批评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运用得好,可以启迪心智,让学生改正错误,获得进步;反之,则会伤害学生的心灵,产生隔阂,激化矛盾,适得其反。那么,如何用好“批评”这把双刃剑来鞭策学生成长呢?下面结合自身教育实践,谈谈我的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 巧用批评;助力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247-01

一、理解尊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心智不成熟的学生。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犯错的学生,真诚地去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对于学生非原则性的错误,我总会降低声调,先问清原因,听学生辩解,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批评教育。

二、及时公正

学生犯了错,及时处理能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但在未全面调查了解事实之前便主观臆断,妄下结论,不留情面地批评,往往只会欲速而不达。班主任应该耐心地核实情况,冷静地分析原因,然后再来决定是否批评,如何批评学生。

一次课间活动时,几位学生跑来告状:“小雅把小涛的数学书撕了!”加上小雅平时留给我散漫任性的印象,于是不容分说便把她叫来数落了一顿,还责令她把撕掉的那一页书粘好,可小雅却很不服气地走开了。之后的一节课她也一直低头不语……按捺住心中的不快,我不禁意识到自己没有公平妥当地处理好这件事,撕书的背后肯定另有原因!经过调查了解,原来是上数学课时,小雅违反课堂纪律,被数学老师批评了一通,同桌小涛以此幸灾乐祸地嘲笑小雅而被撕书。于是,在放学前我找到合适的机会,分别对小雅和小涛进行了批评教育。我先对自己武断的言行向小雅表示歉意,接着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她任性的后果以及面对嘲笑更好的应对方法。教育她要用实力證明自己,只有良好的表现和成绩才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真正赢得敬重。小雅这回欣然地接受了批评。小涛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互相道歉,并主动留下来把书粘好了。

三、正面引导

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有了“爱面子”的心理,老师的批评不能过于简单直白,不能过于刻薄、绝对,批评学生的话要慎重,要坚持正面引导,特别是对逆反心理较强,对老师的批评很敏感的学生,我们不妨旁敲侧击,给予积极的暗示。小琳是个懒散且逆反心较强的女生,作业经常偷工减料不订正。一次,我抓住出水痘在家休养一星期的后进生小丽坚持交作业这个契机,在班上进行了不点名的批评:“至今还有一位同学的作业拖拉未订正!可更让老师感到欣慰的是小丽同学,她虽然生病不能来学校,可是她自觉主动一天不落地让同学帮她交上做得工工整整的作业。小丽真是好样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定会尽力帮助她,相信她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通过表扬小丽积极端正的学习态度,既教育引导了大部分学生,小琳也在别人不知不觉中订正好作业,一下课就主动地交到办公室来。我向小琳投去了信赖、期待的目光,“你能及时认识错误,端正学习态度,太让我感到高兴了!我就知道你的悟性不差!相信你的作业也会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能做到吗?”小琳感激地望了我一眼,使劲地点了点头。

四、耐心等待

俗话说:三分教育七分等。学生从认识错误到真正改正错误有一个过程,甚至中间还会出现反复,批评教育不能要求一蹴而就,要相信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要善于从中捕捉到细微的变化,点滴的进步,耐心等待,批评学生的同时不忘鼓励,给予希望。

后进生小军学习糟糕,贪玩好胜,脾气倔,是学校有名的打架大王,大家都嫌弃他。当小军被分到我班上时,他三天两头地打架惹事,没少挨我的批评,我也为他感到着急、气恼不已,但从未放弃他。小军每次打架之后,我总是帮他总结教训,让他明辨是非,教他如何理性处理同学间的纠纷,同时不忘肯定他的点滴进步,经常教育他“愚蠢的打架是得不偿失的!聪明的人要学会保护自己,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你脑子并不笨,你若能把玩闹打架的劲头用到学习上,从明天开始鼓劲加油,迈开步子,你一定不会比别人差!老师期待你的进步!”我还加强与其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共同鼓励小军在学习上积极进取,争创佳绩。经过一个学年不懈的努力,小军各科成绩均有了很大的起色,打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学期末他被评为学校的“进步之星”。每次远远地望见我,小军总是很有礼貌地主动打招呼问好。小军其实是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信赖,让批评充满希望!等待,让批评更有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愤怒的时候,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饱含感情和期待地开展批评,会给学生带来信心、力量和积极的影响,学生会自然而然按老师的希望去做,使批评发挥其积极作用。总之,在批评学生时要多讲究一些策略,多点爱心,多点信任,多点耐心,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国义.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3).

作者简介:陈勇华(1977-),男,汉族,籍贯: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学历:本科,毕业院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职称: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听说读写融合研究。

猜你喜欢
小琳小涛小雅
铁砂掌
小涛长大了
想变成猫的小琳
小雅
小琳与猫
小琳与猫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小琳与猫
小雅的眼睛
母爱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