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2018-05-18 11:20邹慧君
读写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化学

邹慧君

摘 要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智能化、实时性、数字化等优势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握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位置,适时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让课堂更加精彩,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化学;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009-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系统的应用以强大的渗透力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教育、艺术、娱乐、通讯、建筑设计、医药、工程等。其中,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在教育教学领域更是起到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智能化、实时性、数字化等优势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

一、展示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将文本、视频、图像、声音等信息建立逻辑整合,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纯粹靠教材上的文字描述以及教师的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营造悦耳、悦目、悦心的学习情境,例如,教师在讲高中化学《原子的结构与性质》这部分内容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图片资料,如人类认识原子的过程,原子的结构动态图,还可播放原子的诞生,宇宙大爆炸等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认识微观世界,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在讲解《化学平衡状态》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平衡模型,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绘制微观模拟动画,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方法帮助学生在思维上建立化学动态平衡模型,直观形象地分析化学动态平衡的特点,搭建宏观停止,微观进行的动态平衡概念,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是作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一种有效途径。并且,让课堂教学更加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给课堂教学平添了一股时代气息,极大丰富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二、优化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从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化学实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操作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有效措施。但有些化学实验,由于条件或时间所限,也或由于物质本身性质的原因,甚至一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课堂中演示或者操作实验则带来一定的困难。此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实现。例如,本人在准备高一第一节化学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感知化学的奇妙,从网上下载了“十大神奇的化学实验”和“化学骗局大揭秘”等相关视频和图片,其中“冰块着火”、“烈火中的花布”、“火蛇”、“滴水生火”等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受到很好的反响,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传统化学演示实验中,大多数教师采用自己操作实验,部分学生走上讲台观察实验现象或者将实验结果在教室中巡回展示,但部分学生对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仍看不清楚,因此可利用投影仪或者手机与电脑同屏,将演示的结果放大,提高对细微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在此过程中还可培养学生有目的性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精确全面的观察能力。例如演示铜和浓硫酸反应,在刚开始反应时,铜丝表面先变黑,后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灰黑色,产生的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实验结束后将溶液倒在少量水的烧杯中,溶液变蓝,整合以上实验现象,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原理。

对于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合成氨工业、硫酸和硝酸的工业制法、工业制碱、硅酸盐工业以及炼铁和炼钢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切身感受,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教师简要介绍工业生产流程,化学基本反应原理,采用的主要设备等,帮助学生体会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和实践。除此之外,工业生产还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开发、食品等热点问题,例如一些由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可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

三、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选择多媒体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其作用是“辅助”,而不是“代替”,执教者不可盲目地,一味地追求多媒体带来的视觉“盛宴”,将大屏幕或相关PPT课件等成为节省板书的投影仪,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犹如走马观花。为避免这种情况,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选择多媒体。例如,对于上节课知识的复习或者进行章末总结等,借助多媒体绘制思维导图等可以很好地完成。在讲《晶体的结构与性质》这部分内容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如ChemSketch的Show3D和ModelChemLab的MoleculeViewer可以清晰演示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等三维动画和立体结构图,如果展示二氧化碳、氯化钠、铜等晶体实物模型,更能帮助学生真切的感受晶体的结构,更好地归纳总结晶体结构特点、化学反应与价键结合规律。在进行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配位化学物等抽象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突破重难点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应合理地选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以求达到最好效果和最高的效率。

四、有效把握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三要素:教师讲授、黑板、粉笔。随着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以其智能化、集成化、交互性等特点,让教学课堂更加的生动、直观,优化了教学过程,增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多媒体教学不可完全替代传统课堂教学,教师应尽可能避免或缩短形式上的追求,不能抱着为了使用而使用的想法,更不能为偷懒而使用。在演示实验时,不能以动画或视频完全代替可以在课堂中演示的化学实验,毕竟学生切身参与,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创新性。在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时,一味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就算再醒目而绚烂的文本课件,大量的文本课件也只是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面前一晃而过。而传统教学,适当的板书,提供学生在课堂上对于重难点知识的接收以及思维上所需要的时间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让学生有时间动脑,动手,可以帮助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很强的知识表征。板书,有的老师认为浪费时间,甚至觉得浪费体力,但是,这样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精彩地讲解,是多媒体课件中文本课件所不能代替的。如果教师的讲解完全依靠多媒体程序化及多媒体的显示,而忽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灌输式”的教育,对于课堂教学反馈,教师因材施教,对学生整体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實时指导,违背了新课标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因此,合理有效把握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关系,对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是一项重要举措。

总之,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其作用只是“辅助”。在今后的执教过程中,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合理把握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位置,适时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才会让课堂更加精彩,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化学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浅谈如何提升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