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8-05-18 11:20热孜亚·阿布来提
读写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热孜亚·阿布来提

摘 要小学语文是整个小学课程的重要学科,也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科学的指导下得到有效锻炼,教师一定要积极做到引领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课堂教学的激活,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充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其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092-01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永恒的话题,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让课堂教学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趣性。学生就能主动参与,积极创新。师生的关系能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我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用自己的真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来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由于受到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尊严往往是不可侵犯的,而学生的尊严却被大大的忽视,从而形成了“唯师独尊”的局面。面对正在成长,需要教育引导的学生,不应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嘲笑他们,更不应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他们在人格上需要关怀理解,更需要尊重。我们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关爱所有的学生,去尊重他们的个性。

(二)要真诚理解相信学生

在班里,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教师都真诚地去对待。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思想,去体验他们的感受,要坚信每为学生是有前途培养的。只要我们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师生之间就能达到情感交融,思维和学习心理产生了“共振和共鸣”。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赞可夫认为: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地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够造成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优秀作品一種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改变以往的“一言堂”、“老师问,学生答”的课堂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的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出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营造这种氛围教师做好六个字:微笑、点头倾听。微笑代表了一种亲密的关系,是一种“我很喜欢你”、“我不讨厌你”的一种具体外在的表现。它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点头是一种肯定,是一种对学生的无声鼓励,通过眼神、姿态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其次还需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弯下腰来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能以朋友之心与你交谈,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切实教师可以信赖。以此增进师生的关系。鼓励学生自由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

三、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建立学习教案能够使教师的教学课堂更有效。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提前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案,通过调查班级的实际人数、学生的语文成绩、学习习惯、个人性格特点等,以六人左右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每小组选出一名组长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负责人,小组组长可以每两周轮换一次,让小组每个成员都体验作为负责人需要担当的责任。学生在分组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取名、编口号等,丰富其过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要求小组在课前进行预习,并整理出小组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提出,其他小组可以自由解答问题,在大家都不太理解或者出现错误理解的时候,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事半功倍。通过这几个环节达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学习,着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去主动思考。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走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其创新思维的基础。小学语文课本中丰富的插图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好教材。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图画,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在交流中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等。当然,还要重视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现实生活去观察。即有意识地把课内观察延伸到课外,以增加学生创造性观察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五、课堂内外延伸,提供创新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生活为我们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它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科学、艺术和社会调查等等活动,都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在这实践活动中与人们的交流又是创造性认识产生的重要条件。

总之,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进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科学的指导下得到有效锻炼,教师一定要积极做到引领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课堂教学的激活,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充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其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慧春.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创新的活力[J].素质教育论坛,2009(11).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