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8-05-18 11:20陈红
读写算 2018年26期
关键词:高年级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陈红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要求,而且是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相适应的需要。而作为一名优秀的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师,则应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幫助学生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展开了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能力;高年级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012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铺垫创新的土壤,播撒创新的种子,以催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其创新的火花点燃。尤其在高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探索、尝试与创新,以便将其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创新思维特质掌握、思考需要良好的培养环境

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所在便是创新思维。通常情况下,创新思维指的是基于客观的需要,在发挥已储存知识的作用下,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新信息的思维形式,并通过创造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新形象,而突破性进展认识和实践的一种思维活动。而针对小学生展开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更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既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增强才华,又能使其形成创新精神。而生成创新思维离不开良好的环境。

(一)学生生成创新思维所需的社会环境

人的思维能力既和其自然生活环境有关,更和其社会生活环境联系紧密。即怎样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便会培养出怎样的人才。所以,若社会崇尚文明和科学,则学生便能发展高尚的情操。同时也应辩证地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的影响。而儿童创新力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家长的管教与家庭情况。若家长过于严格要求孩子,规定他们不可以干这干那,则他们的创新力便不好;反之,若家庭具有民主的气氛,则孩子便具有更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生生成创新思维所需的学习环境

学生主要是在学校掌握知识和提高认知水平。目前的教育十分重视素质提升,所以尊重个性、宽松、民主的校园环境,更能帮助学生发展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而高年级语文教师尤其应一改与社会隔绝、自我封闭的现状。在教学中与社会、生活广泛地联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创新的学习生活气氛。十二三岁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是非观念,而且对外界有了强烈的探知欲,希望能探索一些事物。若引导得当,则学生便有一定的问题思考主见,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看法与观点。只有大力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猜想、独立思考,才能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发展创新思维

学者罗杰斯提出,课堂气氛的和谐安全才能造就成功的教学。语文学科肩负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责任,所以应为学生营造一种发表看法、自主思考的氛围。语文老师应善于通过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热情;努力将引导者做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自由地发表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见解。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现代的先进教学手段。例如,在讲解《观潮》时,可以为学生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使学生体会气势磅礴的潮水所带来的感官刺激,进而提高学习课文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在这种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推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创造的火花等。

(一)多鼓励质疑问难,将创新能力增强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情境教学等,来鼓励和教导学生质疑问难。即从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在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主要为老师讲学生听,一般强行灌输名家解读或教学参考给学生,这只会禁锢他们的思维,却激发不了其思考,无法促使他们自主发现问题,产生质疑的冲动。所以,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发散与求异思维,以摆脱原有的学习思路、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多提问:你看了题目以后,可以猜想出课文是怎样的内容呢?思考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当你阅读课文以后,究竟学到了什么样的知识?通过预习,你的思考、发现、启迪有哪些?这便能帮助学生养成寻找突破点、持之以恒质疑问难的好习惯。所以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预习问题,并深入思考和充分交流,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其思维与语言交际能力增强,并以此来训练求异思维,将其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

(二)加强联想想象及创新思维的拓展

想象力指的是创造性认识功能之一。而在某种程度上,小学语文教学是指学生丰富想象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讲解《普罗米修斯》时,则能够以远古神话故事为导入,而拓展学生想象与思考的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其渴望弄清第一粒人类火种的由来,而激发他们的听课兴趣与阅读热情。此外,还应在空间拓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学生的思维。总的来说,应帮助学生养成继续探究已明白事物的习惯,使其永不满足,从而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创新欲望,以帮助他们养成探究性的思维习惯。

三、结语

综上,培养与本世纪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时代赋予教师的重要使命。在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新氛围的营造、创新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并不断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最终成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绍男.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方法研究[J].好家长,2018(88):97.

[2]沈在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三条途径[J].知识窗(教师版),2018(05):75.

[3]张洪义.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经贸实践,2015(10):240.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略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单词教学质量
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探讨语篇教学理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